分享

悲壮的二郎山隧道

 书柜茶室 2023-11-19 发布于上海


二郎山隧道,被誉为川藏第一隧,是中国最悲壮的隧道。

它不仅是中国长度最长、海拔最高、改深第一、地质状况最复杂、外部环境最艰险的五宗最隧道,而且是中国唯一一个有五星红旗的隧道。

这面红旗是为了纪念在修建这条隧道过程中牺牲的筑路英雄们而插上去的。他们用血肉之躯在断面上撞开了一条通向西藏的生命线,却付出了每修一公里就有七名官兵牺牲的沉重代价。

他们的英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也让人敬佩不已。那么,他们是如何完成这项工程奇迹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二郎山隧道背后的惊心动魄的历史吧。

二郎山隧道修建的背景和意义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由于西藏地区交通闭塞,物资匮乏,人民生活困顿,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决定修建川藏公路,打通西藏通道。川藏公路全长2413公里,其中二郎山段是最危险也最关键的一段。

二郎山海拔6168米,是川藏公路上最高也最陡峭的山峰。过去,在二郎山上行驶25公里要花费两天时间,而且常常遭遇塌方、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

为了缩短行程时间和降低风险系数,中央政府决定在二郎山下修建一条隧道。

二郎山隧道修建的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首先,二郎山地质复杂,石块破碎塌方,平反地区穿越八条大断层,数十个溶洞暗河,两千余米的岩豹大变形以及高承压水的地段。

这些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其次,二郎山气候恶劣,冬季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度,夏季气温高达四十度,风雪交加,雷电交加。这些气候条件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生存压力和身体考验。

再次,二郎山交通不便,物资匮乏,通讯困难。这些交通条件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后勤难题和信息障碍。

二郎山隧道修建的过程和成果是令人惊叹的。从1958年开始动工,到2003年正式通车,二郎山隧道经历了45年的艰苦奋斗。

工程兵战士在山坡上搭帐篷,睡在云雾里,硬生生靠着一手一锤创造了天堑便坦途的奇迹。他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有417名官兵牺牲在施工现场。

他们的名字被刻在了隧道入口处的纪念碑上。他们的事迹被载入了中国工程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