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5年前,价值连城的“大龙票”,诞生在咱天津卫!

 Budiye 2023-11-19 发布于山东

天津和平 2023-07-28 19:20 发表于天津

图片


或许,你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贴邮票寄出的信件是哪一年了;

但是,大龙邮票、祖国山河一片红、80版猴票……这些收藏界著名的邮票,你或许并不陌生。其中,要追溯邮票在中华大地上的诞生,又离不开我们这座城市——天津!而它的大背景便是中国近代邮政是以天津为中心开端的,当时海关邮政的总部就设在天津。

一座楼,告诉你为何龙腾津门

天津市和平区的解放北路,在近代中国被誉为“东方华尔街”。相对于外国银行林立的金融街上,有一栋建筑很特别。天津文史学者唐文权先生曾在《话说天津卫》节目中介绍这幢建筑,它是仿罗马式建筑,两层带半地下室,但却是砖木结构,建筑外表采用清一色的中国青砖砌筑,尤其以中国传统的砖雕技术雕刻西洋的古典花饰,如毛茛草叶,甘菊花、珠饰等精巧、和谐,可谓中西合璧。尤其是位于今天营口道与解放北路交口的八角楼,突出醒目,它的上面曾悬挂着“大清邮政津局”的中文牌匾。

图片

图片

上图为 | 今天营口道曾是当年英法租界的分界线,地图呈现了今解放北路与营口道交口四角主要建筑;下图为曾印有大清邮局和周边建筑的天津明信片(韩军 收藏)

近代中国看天津。正如中国的铁路、电报等等由天津开端一样,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也在天津,开办中国近代邮政的管理机构便设在天津。

1877年3月9日,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在天津拜会李鸿章后,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天津、北京、上海、牛庄(营口)、登州(今烟台)五口试办邮政。3月23日,津海关书信馆对外开放收寄华洋公众信件,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由此开启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序幕。

图片

图 | 德璀琳以天津海关为中心在五口试办海关邮政

图片

图 | 德璀琳

图片

图 | 坐落在海河岸边的老海关大楼,曾是海关的公事房,海关书信馆就设在该楼内,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也是从这里发行出去的。

五口开办邮政,天津是管理中枢。这座欧式风格建筑,曾是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海关邮局及“大清邮政津局”的所在地,旧称“津海关拨驷达局”,是当时海关邮政的总部。历经百年风霜的这座小楼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邮政官局建筑,如今,它已成为天津邮政博物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海关书信馆开办起来以后,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同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德璀琳又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大龙邮票。

邮票是近代邮政的重要标志之一。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的故乡。

1878年7月24日,大龙邮票在天津“腾飞”。

今年7月,来自天津、北京等地的20余位集邮专家齐聚天津邮政博物馆,共同纪念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在津首发145周年。

图片

图 | 纪念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在津首发145周年研讨会成员在天津邮政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来源:天津邮政博物馆)

图片

图 | 为庆祝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45周年,经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天津市邮政分公司6月启用《大龙邮票发行145周年倒计时30天》自助式彩色邮资机宣传戳1枚。

不学黑便士  选中云龙图

当时,英国的黑便士,以君主头像作为标志。在欧洲、美洲,邮票图案题材主要有两种:一是君王头像,二是神话人物。但对于当时的大清王朝,慈禧太后老佛爷是至高无上的,头像显然不能随便印刷。

德璀琳向英国德纳罗公司寄去了订制邮票的订单。在订单中特别强调一点,邮票图案不能用君主头像。两个多月后,英国德纳罗公司设计好的八幅设计图,带回天津,交到赫德手中。这些图案几乎完全相同——中心是“阴阳”符号,周围以花环枝叶为装饰,两边各有一条龙,画得并不像。显然,这不能令人满意。于是,赫德决定由海关的人自己设计邮票草图。过筛选,赫德确定采用象征帝王的“云龙”图案印刷邮票。

关于邮票印刷,时任烟台关税务司的德璀琳受赫德指派,一开始做的是在英国和在中国印制邮票的两手准备。因为大清海关驻伦敦办事处金登干的不配合,致使德璀琳在伦敦印制邮票的计划一拖再拖,而拖到1878年 6月,邮政试办已近3个月,急需邮票,津海关税务司的德璀琳(1877年 9月调来)干脆决定在中国印制。于是,1878年6月15日致海关上海造册处税务司夏德,请求开始印制急需的第一批邮票。

由海关上海造册处印制的第一批云龙邮票,一套三枚,铜质版模,工匠用手工刻制,图案正中一条五爪蟠龙,表情呆萌,衬以云彩、水浪。邮票上端是“大清邮政局”五个字,图案中“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邮票上方标有“CHINA”,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分银)字样。

图片

这套邮票用颜色来区分面值:“一分银”是绿色的,“三分银”是红色的,“五分银”是桔黄色的。当时邮资,北京—天津收关平银3分;北京、天津与牛庄、烟台、上海间收关平银5分;印刷品,无论远近,收关平银1分。这个惯例由此延续下来,也就解释清了为什么邮局邮寄印刷品的邮资,要比寄普通信函的邮资低。

图片

图 | 大龙邮票实寄封

艰难寻找到的“7·24”纪念日

关于大龙邮票发行日期之谜,集邮界已经争论了近百年 。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有1878年“12月说”、“10月说”和“8月说”,以“8月说”最为普遍。“8月说”以英国的《吉本司目录》、马任全的《国邮图鉴》为代表。根据主要是绵嘉义所著《华邮纪要》。《华邮纪要》中写道,大龙邮票由海关上海造册处印刷,1878年8月运至天津。

1925年,上海周今觉先生在《邮乘》1卷1期上撰文,首提“12月说”。理由有二:其一,据其所藏及所见大龙邮票数百枚上盖销的日戳最早为12月;其二,上海海关出售邮票的通告为12月16日。

1931年,周先生将“12月说”修正为“10月说”。他在《规定华邮纪念日之提案》中写道,“继购得5分大龙型票一枚,其邮戳日期为1878年10月2日,地点为北京,乃知北方京津一带发行日期,实较早于上海”。周先生或许忽略了一个事实基础:近代邮政试办以天津为中心,邮票印制出来后统一交到天津,由天津分发各地,天津开始发行的日子才是首发日。因此,要论大龙邮票的首发日,需找天津的实寄封。据记载,天津收到大龙邮票后,立即向北京、牛庄、烟台等地分发,向上海分发恰恰是五口中最晚的,为1878年9月份。

而在1940年左右,天津邮政人“出场”了。来自天津邮政系统的网友“泽欣”曾发文讲述天津邮政与大龙邮票的历史往事,他说,第一位来介绍大龙邮票首发日期是7月24日的是天津邮局邮票发行总经办人徐家麟。时间约在1940年,他在与天津邮票会常务理事黎震寰先生聊天时,讲到其泰山在生日当天(农历戊寅年六月二十五日,即公历1878年7月24日)购买邮票的事儿。从此,“7月24日说”不胫而走。1940年7月出版的《天津邮刊》上写有:“中国政府正式发行之首次邮票,在一八七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40余年后,黎震寰先生旧话重提。集邮家杨耀增先生于1982年6月,在《集邮》杂志撰文,引述黎先生讲的“故事”,力主7月24日发行之说。半年之后,上海海关的老专家杜圣余先生在《集邮》杂志1983年第1期披露了自己的最新发现: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海关档案中查找到了,由津海关填写、于1878年7月24日收到大龙邮票5分银的“收发文联系单” ,也就是德璀琳的签收单。杜先生据此认为,德璀琳作为全国海关邮政主管,在收到邮票的当天即公开发售是合乎情理的。

1986年1月,天津市邮政局史志办公室在天津市档案馆耗时一年,找寻到尘封百年的近代邮政试办初期的一份英文原档,这卷档案,起止时间为清光绪四年至八年(1878—1882),是中国近代邮政最早的一批珍贵史料。虽说不够完整,却大体勾勒了近代邮政初创时期的雏形。其中,记录有——

  • 1877年7月3日,烟台海关税务司德璀琳致海关上海造册处税务司关于为印制邮票而购进十令纸张的函;

  • 1878年6月15日,德璀琳致海关上海造册处代理税务司,请其指示印刷房印制邮票的函;

  • 1878年7月25日,德璀琳致上海海关税务司,关于华洋书信馆业务及相关事项的函;以及德璀琳向各处海关发送大龙邮票的函,等等。

这份珍贵档案的“出土”可谓挖出了“金娃娃”!1988年5月,约30万字的《天津邮政史料》(第一辑)出版,作为献给近代邮政诞生110周年的一份厚礼。

时光如梭,今年,已是大龙邮票在津发行145年!

将近一个半世纪前发行的大龙邮票,便保存在天津邮政博物馆内!大龙邮票一套三枚,每版25枚。天津邮政博物馆三个全张整版都有,这在全国其他邮政博物馆是独一无二的。除此之外,目前国内未见全套整版大龙邮票,只有个人收藏单枚的。

图片

图 | 天津邮政博物馆“镇馆之宝”——三张全版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X抗战援华

德璀琳或许永远想不到大龙邮票发行60多年后的这一幕——

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就盼望着美国出面支持中国的抗战,但美国却一直没有动静。1942年11月,宋美龄出访美国进行外交斡旋。临行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左思右想,带点什么礼物进白宫呢?最后想到了送邮票!

因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个邮迷,当中国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呈上见面礼一册厚厚的邮票集时,罗斯福看清这是中国从前清第一套“大龙邮票”到民国各时期的珍邮时,眼睛突放异彩,欣喜万分地说:“尊敬的夫人,这些邮票都是罕见的国宝啊,这叫我怎么感激你才好呢!”

随后,罗斯福批准了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英语演说,美援华抗战大门从此敞开,而这个大门就是用中国珍邮叩开的!

图片

图 | 1943年2月,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英语演说。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登上这一讲坛的女性,震惊了美国政府和公众。

……

邮票的功能似乎日渐减退,但回望城市历史,近代天津的那份荣光,余韵悠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