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很多朋友都会有一个问题,到底应该读经典还是读畅销书?或者经典书和畅销书应该按什么比例搭配呢? 我在最开始读书的时候,也有这个问题,别人推荐什么我读什么,看到哪本书好,就赶紧收藏,但这样读书效率真的很低。 因为别人推荐的书虽好,但并不一定是当下你最需要的,因为好书虽然经典,但并一定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 这样的结果就是,你可能花费了很长时间,读了很多本书,却还是感觉没什么收获,进步太慢。然后就导致你读书没动力,因为正反馈太少了。 怎么办呢? 后来我不断实践、总结,然后慢慢找到自己的一套读书方法,先分3个书库。 主书库:根据当下的需求读书,读畅销书、工具书,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辅书库:刷新世界观、提高认知为导向读书,读经典书,以提高自己智慧为目标。 心动书库:读喜欢的书,随便拿起一本来就读,不喜欢就扔,以温润心灵为目标。 我需要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主书库,小部分时间放在辅书库,一点闲暇时间放在心动书库。 这就像一个书友说的,读书和吃饭一样,你说我们应该以吃饱(功利性)为目的,还是以吃好为目的? 肯定是先吃饱才会追求吃好,饿着肚子就先吃饱再说,不吃饱饭,谈其他都是扯淡。 话糙理不糙,虽然这个比喻不完全准确,但非常形象。我们先多读当下对自己有提升的书,然后再追求更好的书,这个逻辑适合大部分人。 不过,我实践了一段时间,却又发现新的问题,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主书库了,因为我辞职做自媒体,有太多东西需要学,有太多迫切问题需要解决。 这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 内心特别干涸、枯燥、无趣,我脑袋里全是方法、工具,即便正反馈很强,也经常在心底泛起一种干巴巴的感觉,甚至看到工具书会反胃,真的一点不夸张。 但我不想减少主书库的投入时间,因为我要保持足够的进步速度。怎么解决呢? 后来还真让我找到一个办法,利用碎片时间听书。 听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真的太好了,不仅弥补了读经典书和心动书的时间,还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状态来调整。 |
|
来自: 新用户55324506 > 《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