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教学:“水晶明珠”的写意葡萄画法

 1966无语 2023-11-20 发布于山东

葡萄又名蒲陶、草龙珠、赐紫樱桃、菩提子,有“水晶明珠”的美称。葡萄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流入中国,可以说是在中国有着较久的历史。那么,在这么久的历史下,想必葡萄在人们的认知中不仅仅是一种水果的存在,而是逐渐转变成一种文化沉淀在人们心中。

图片

葡萄预示着多子多福、长长的、蔓延的葡萄藤往往寓意飞黄腾达、连绵不绝、久盛不衰、兴旺发达;“一本万利”寓意人丁兴旺、丰衣足食、硕果累累。

今天我们来看看葡萄的画法:

一、叶子的画法:

一般画葡萄先从叶子画起,可先画浓叶,然后再补充少许淡叶。

葡萄叶为掌状五出,叶子较大。画时用提斗笔,先调淡墨,然后再在笔前端加浓墨,侧锋方笔顺序画出。注意浓淡变化,一笔墨用完。

忌用一个墨色,忌通篇无变化。画出变化和层次感,同时也要注意叶子的疏密聚散。

叶筋用浓墨勾, 掌握不好时,可以等叶子半干时再勾筋,用笔要肯定。

图片

图片

叶子也可以采用 墨+色

图片

图片

二、藤枝的画法:

藤枝是整个画面的构图重点,先了解葡萄藤枝的特点:葡萄的藤枝枯硬有节,有木质感,只有嫩的枝条成盘绕状。作画时中锋、侧锋并用,干笔涩笔用于老藤,嫩枝则多流畅;

构图上注意分割、留白位置的不对称性;不可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显得画面呆板无趣;

但枝藤不要一气全部画实画满,要有断有续,笔断意连,以便留出画叶或葡萄的位置,勾藤时要略带斜势,或抑扬,或上或下,均无不可,以产生动感。

图片

三、果实的画法:

点厾葡萄。在一幅画面上不宜点得过多,一般在中小幅画面上有两、三组即可葡萄的分布应与叶子上下参差,或左右错落,有藏有露,有多有少,要变化自然,疏密得当,富有节奏感。 

葡萄可用墨点,也可用色点。可以双钩填色,也可以没骨法直接用色。注意葡萄的姿态、虚实、浓淡及其色彩的变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墨葡萄

用大白云笔蘸淡墨色,笔尖蘸重墨,再蘸一点淡墨,形成:浅——深——浅的墨色效果。在生宣纸上水墨变化,会出现更加生动的自然晕染变化效果。画的步骤和带色葡萄一致。

也可以看下徐渭的墨葡萄

【名画解读】徐渭的传世画作之一“墨葡萄”

图片

色葡萄

中楷兼毫先画一个小半圆,在第一笔的上方往下再画一个大一点的半圆,中间留出一个高光白点。第二个第三个继续画下去,注意果实之间重叠、掩映的前后关系,果实要有大有小,有全有缺,这样更贴近自然。

四、点出果脐、勾出果柄:

葡萄画好以后,趁着半干时候再点果脐、勾果柄,这是连接葡萄和藤蔓及叶子的重点,是一幅画完整性的体现,勾画时要注意,视觉的阴阳向背,前后遮挡关系,使画面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更有艺术性。

图片

名家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鉴赏】

四尺三裁

喜欢的朋友也可以私信询价

图片

    想要一起来学习    

  扫码添加管理员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