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本纪上:“礼仪之邦”的起源,40年没用刑罚的理想国度什么样?

 雪忆柔 2023-11-20 发布于黑龙江

周本纪


《周本纪》主要记载周朝的历史。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享国七百九十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镐京(今西安市),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今洛阳市),公元前256年,秦国灭周。因洛邑在镐京东方,故称东迁之前为西周,东迁之后为东周。其中东周又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编辑搜图


仁德文王

姬昌(约公元前1152—公元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又称周侯、西伯、姬伯。死后谥号文王。

周的始祖姓姬,名弃,因为擅长农耕,唐尧、虞舜便设置后稷之职,让姬弃执掌农业,成为农耕始祖,被尊为农神、后稷。后稷之后几代子孙都从事农业,研究耕种,周族因此兴盛。

周族传承到姬昌时,成为商纣王在西方的大诸侯。姬昌勤于政事,广泛访求人才,影响力越来越大。纣王找借口将他囚禁起来,属臣们献上奇珍异宝,才将他解救。姬昌在狱中见识了纣王的酷刑,心下不忍,一回国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酷刑。纣王见到宝物土地,同意废除酷刑,还赐给姬昌弓箭斧钺,任他为西伯,有权征讨西方的诸侯。

编辑搜图

西伯为人公正,诸侯都请他裁决争议。有一天,虞国和芮(ruì)国为一件小事争论不休,请西伯评判对错。他们进入周国境内,发现人人都尊重长者,友爱幼小,种田的人都互相礼让田界。两国觉得惭愧,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国人引以为耻的,还找西伯干什么,只会自讨耻辱罢了。”相互礼让后返回。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西伯德行如此好,恐怕就是承受天命的君王。”于是尊他为王,是为周文王。

西伯在位大约五十年。经过积极经营,已经实现了三分天下,周有其二,但他依然以商朝的臣子自居。西伯被纣王囚禁期间,将上古流传下来用于占卜的《易》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是为《周易》。《周易》集我国古代祖先的思想、智慧之大成,成为思想文化的总源泉。后来,又经过大教育家孔子编撰,成为群经之首,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编辑搜图


武王伐纣

姬发(?约公元前1043年),姬姓,名发,岐周人。周文王的嫡次子,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死后谥号武王。

武王登基后,继续实施周文王的仁德之政,任用姜太公为军师,任命弟弟姬旦辅政,国力蒸蒸日上。武王即位第九年决定伐纣,但他担忧德行不够,于是用车载着文王牌位,供在中军帐中,自称太子发,意指奉文王之命前去讨伐。武王横渡黄河,船走到河中央,有一条白鱼跳到船上,武王用它祭天。到达黄河渡口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境内)之后,又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在武王房顶上下跳动,变成一只赤红的乌鸦,发出吓人的鸣声。当时有八百多名诸侯没有约定就来了,要跟随武王讨伐纣王。武王担忧遇到的天象,说:“现在还不可以。”率领军队又回去了。史称“盟津观兵”。

编辑搜图

两年后,武王听说纣王更加昏庸暴虐,大臣与百姓纷纷逃亡,便向天下宣告:“殷王罪恶深重,不可以不讨伐了!”亲自率领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披甲战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军队刚渡过盟津,诸侯都赶来会合。武王向联军宣告:“殷王虐伤忠良,听信谗言,疏远亲族,天人共弃。现在我要代天行罚!”

二月甲子日的黎明,武王领军行至牧野(今河南省卫辉市境内),一手持斧,一手举旗,带领诸侯宣誓:“战时齐心,同进共退!”誓师完毕,前来会合的诸侯带领战车四千辆,摆开了阵势。纣王听说武王进攻,发兵七十万前来抵抗。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却不愿意卖命,心里盼着武王赶紧打进来。他们纷纷掉转兵器,指向纣王,武王的战车畅通无阻,直接冲到朝歌城下。纣王自焚而死,周取代商成为天下正统。

平定商纣王的第二年,武王因操劳过度而去世。

编辑搜图

成康之治

姬诵(?公元前1021年),姬姓,周武王的儿子,西周第二位君主。死后谥号成王。

周成王继位时,年纪还小,且周朝建立才两年,他的叔叔周公姬旦担心诸侯叛周,于是亲自摄政。

殷商时期,王位传承遵循传弟、传子两种制度,直接导致了“九世之乱”。周公引以为戒,制定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祧(tiāo)制度,规定由正妻生的大儿子继承王位和财产,为王室大宗,正妻生的其他儿子及嫔妃生的庶子分封为诸侯,为王室小宗。诸侯爵位的继承,也按这个规矩,形成诸侯大宗、小宗。以此类推,一直分封到士。

编辑搜图

嫡长子继承制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因争夺权位和财产引发的祸乱,维护了社会稳定,成为自西周以后三千余年不可撼动的核心制度。

以宗祧制度为基础,周公还制定了严格的等级,从天子到诸侯到士,各自遵循、使用不同的礼仪、居室、服饰、祭祀器具、车马、军队等,来明辨亲疏尊卑,规定行为规范,这就是礼。又根据不同的礼,制定了相关的音乐。合起来便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度被后世沿用了三千多年,影响巨大。直到今天,中国仍以“礼仪之邦”自居。

此外,周公还平定了三监之乱,营造新都洛邑(今洛阳市),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编辑搜图

周成王长大后,周公归政。成王生活节俭,对内践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大会诸侯,宣扬国威;对外用武力征讨淮夷,控制了东方。周成王死后,儿子姬钊继位,是为周康王,由召(shào)公、毕公辅佐。召公、毕公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告诫他要节俭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业。

周成王与周康王统治时期,天下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四十余年都没有用过刑罚,史称“成康之治”。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