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汇川的秘密(三):美女的自画像(2)-钱从哪来

 老葛书房 2023-11-20 发布于江苏

在上篇文章《汇川的秘密(三):美女的自画像(1)-营收几何》中分析了推动汇川营收增长的结构组成以及未来发展的逻辑。本篇开始,会着眼于汇川的三大报表,分析数字背后的逻辑。
汇川是上市公司,客户、员工、供应商,成千上万人了,但我估计大部分人没有读过汇川的年报,尤其是三大财务报表,或是浅尝辄止停留于表面数据。因为,说实话,年报或者财务报表真的没啥趣味性可言。
那些数字眼花缭乱,关系错综复杂,真的不太好啃。所以,这块难啃的骨头就交给老葛吧。咱们看一看,数字背后的汇川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我们知道,企业经营是离不开钱的。企业从一笔钱开始(注册资金),也从一笔钱结束(破产清算)。中间的经营过程,任何时候缺了钱,企业都玩不转。钱,尤其是流动资金,对于企业而言,无外乎空气和水之于人。缺了现金流,企业分分钟玩完。
所以,今天的文章来探究一下,汇川,钱从哪来。
开始了
先上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资产负债表基本也是这个结构。左侧记录的是资产,展示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即钱转化成的各项资产。右侧反应的是企业的钱是从哪来的,主要分为负债和股东权益两大部分。
我们从资产负债表右侧看开始看起,看看推动企业发展成长的资金来自何方。这里先对负债和股东权益进行一下细分,将负债分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将股东权益分为股东入资和利润积累
经营性负债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主要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员工、税务局之间的一些所涉科目。经营性负债的要点在于“经营性”三个字,即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与上下游企业间的负债,属于无息负债。
一般而言,经营性负债中占大数字的是两个应付和一个预收,另外两个科目不会很大,除非企业真的是经营不下去了,连职工薪资也没得发了。应交税费不会很大,因为最先着急的肯定是税务局。所以,综合来讲,经营性负债可以理解为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体现的是企业的产业链地位。
金融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等,主要是企业向金融机构的借款或者向资本市场的发债融资(可转债或债券)。金融性负债属于有息负债,是需要企业还本付息的债务。
股东入资包括股本、资本公积,顾名思义,股东入资,就是股东入资。
利润积累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也很好理解,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赚取的利润,留存下来的那部分就属于利润积累。另外,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科目是未分配利润。
公司正常经营,每年盈利,账上积累了数据较大的未分配利润,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账上有那么多现金可以用于分配。公司的现金,是货币资金科目里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而不是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很可能已经被公司投资出去,变成土地设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其他各种投资。因此,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存下来,用于扩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用途的资金。最开始的时候是现金,最终转化为企业的各项资产。
以上四项,代表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四种来源。要么是先占用的供应商资金用于企业自身运营,过一段时间再付;要么从银行贷款、从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筹资,但要还本付息;要么从股东那里拿钱;要么把赚到的利润,留存下来用于发展建设。
以上四种渠道虽然都可以引入资金,但不同渠道带来的资金量,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首先,我们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格力电器2018年的数据为例做解读,然后再解读汇川的数据。

如上是格力电器的数据展示,各位,看到格力的数据有什么想法吗。如果仅看到这部分大,那部分小,是不够的。财务分析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从不会说话的数字中,看到背后那个生动鲜活的企业。
格力的四项数据中,绝对值最大的利润积累800多亿,其次是经营性负债,绝对值最小的是股东入资。假如你不知道这是格力,看到这三项数据,你会想些什么?
从股东入资和利润积累的数值来看,我们推测这是一家处于成熟阶段的公司,并且效益不错。多年的发展造就了报表中的巨额利润积累,已经完全走过了靠股东入资支持发展的阶段。
经营性负债将近700亿,如此规模的上下游资金占用,我们推测这家企业具备很强的产业链优势,强势地位明显,或向上强势,或向下强势。向下占用客户或者经销商的预付款形成预收款,向上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形成应付款项。
另外,金融性负债金额相对于经营性负债和利润积累来看,规模不大,我们推测企业不缺钱,靠利润积累和上下游资金占用便可以实现企业正常运营。再进一步看,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余额1131个亿,远超金融性负债。因此,理论上讲,企业是没必要借这200多亿的,也反映出企业不缺钱。
以上,便是四个数字可以反映出的企业鲜活形象。哈哈,和格力联系起来没有违和感吧,一家效益很好、产业链地位强势而且不缺钱的公司。
看完了格力的数据,掌握了基本概念后,我们再来看汇川的数据,看看数字背后的汇川是什么样的。

我们注意到汇川的数据中,利润积累占比为首,股东入资其次。此外,股东入资近三年没有太大变化,并且股东入资和利润积累在同一个数量级别上,而不是像格力那样差距甚远。
那能不能说汇川已经到了成熟阶段,不再依靠股东入资,仅靠利润积累发展呢?现在还不能这么说,因为上面数据列示的时间跨度太短了。要想看到汇川的发展历程,我们需要从长时间跨度来看。

当我们把汇川自2010年上市起的数据,汇总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就很有感觉了。

上表列示了汇川上市9年以来,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增长了3.2倍、8.4倍、4.5倍。上下两组数据结合起来,可以看出,推动汇川扩张的因素,股东入资和利润积累均有,两条腿走路。

利润积累由上市时的3.39亿增长至目前的36.41亿,增长大概11倍。但利润积累并不完全可以支撑企业发展,因此上市以来,汇川还从股东那里融资将近10个亿。体现为股东入资由2010年上市时的将近20亿,增长至19年中的30亿,增长50%左右。

相比来讲,利润积累是发展主动力。与那些不断从股东那里拿钱的企业而言,汇川更多地是靠利润积累支持自身发展,上市之后的股东入资只是一个不大的部分。从侧面证明,汇川上市将近10年间,实实在在地靠利润积累发展,确实是有给投资者、给股东带来回报的。

看到这里,什么感觉,典型的优质成长型公司。一方面,利润积累是自身发展的主动力,一方面资金不够的时候从股东那里稍微拿一部分。很明显,与格力依靠自身利润发展的成熟型模式不同。

格力虽然也称其多元化,但其主营业务空调实质已经进入守业阶段,空调业务是一头现金奶牛,保持目前市场龙头地位即可。汇川不同,虽然被称为国内工控龙头,但市场上还是强敌环伺,磨刀霍霍,还需要汇川开疆拓土,攻城略地,成长性也由此而来。

经营性负债的规模,这个数字不大也不小,具体来看,没有看出很强的产业链优势。关于这方面,会在本系列第三篇中详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性负债这个科目,我们注意到汇川2010-2015年是没有金融性借款的(2015年数字微乎其微,忽略不计),而后从16年起借款余额逐渐增大。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汇川上市的前几年为什么不缺钱,最近的这几年为什么缺钱
首先,汇川为什么不缺钱呢,两点原因,第一:钱很多;第二:花钱很省。怎么讲呢,从一份报告说起。这份报告叫做《关于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在此就不贴图了,主要内容汇总如下。
汇川技术2010.9.13上市发行2700万股,每股发行价71.88元,募集资金19.41亿元,募集资金净额18.58亿元。截至19.6.30,募集资金已投入总额13.76亿,剩余7.37亿人民币,其中募集资金余额4.82亿元,利息和理财收益2.55亿元。
《关于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天哪,看到这个内容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啥也不说了,全体起立,鼓掌。

这里,老葛并不是无脑鼓吹汇川。要知道,在乱象丛生的A股市场,什么扇贝跑了又回来了,什么商誉天雷滚滚,什么财务造假,什么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各种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真的是数不胜数,直惊得我A股吃瓜群众一愣一愣的,直接黑人问号脸。

所以,当你看到有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将近十年之后,最开始的募集资金还有25%没有花完。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锦上添花地产生了2.5个亿的利息。这是啥,简直业界良心啊。

要知道,上市募集的资金,原始股东或者说管理层可是不掏钱的,那都是二级市场众多小股东的真金白银。一般的公司花起钱来那可是雷厉风行,大手笔阔绰的很,不信的话。举个例子,华谊兄弟收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了解下。

汇川花钱花的这么省,折射出管理层的谨慎务实,对公司负责,对股东负责。所以,上市的前几年,汇川不缺钱,一是有钱,二是花钱省。

而后,下一个问题,汇川近几年怎么缺钱了。先说下我的推测,汽车业务作为汇川近年的主力发展方向,需要持续大量资金投入。在没有引入新的股东入资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利润积累,不足以支持包括汽车业务在内的集团整体业务发展了。所以,金融性负债规模逐步提升。

另外,从收购贝斯特一事来看,汇川目前确实是比较缺钱的。汇川收购贝斯特作价24.87亿元,其中51%-12.68亿元以现金支付,49%-12.19亿元以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的方式支付(关键时刻,自有资金顶不住了,需要股东拉一把,因此后续财报上股东入资的规模还会增长)。
在已经完成收购的12.68亿元中,8.6亿元为通过回收银行理财整合的自有资金,另外的4亿元为贷款利率为3.915%的并购贷款,年利息费用约为1566万元。2019年中报披露,短期借款5.54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0.1亿元,而货币资金余额7.73亿,可见资金较为紧张。

因此,在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收购剩余49%股份的同时,可以看到还有另外一条,增发股份募集3.2亿以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怎么样,是不是可以感受到汇川对于资金的渴求了。

我们推测,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流动资金需求还将保持一定的紧张程度,这是由汇川目前业务发展所产生的资金需求决定的。对于金融性负债要加强关注,更重点关注企业的现金流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跟踪财务状况改善情况。

结尾

文章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

本文从四个方面:经营性负债-反应产业链优势、金融性负债-反应资金需求程度、股东入资-反应股东的贡献程度、利润积累-反应企业多年经营的实际效益,从这四个角度,我们从数据端上分析和推测了汇川的形象。

总结起来,汇川属于优质成长型企业,主要依靠利润积累和股东入资支撑自身发展,并且确实给股东创造收益。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在引资方面,汇川仍将保持两条腿走路。并且由于目前业务扩展需求,在一段时间内流动资金需求紧张的局面将保持。

本系列第二篇完,全文4434字,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欢迎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