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结构看世界-By小何儿

 老葛书房 2023-11-20 发布于江苏

序言:最近一年频繁听到的词就是系统、思维、认知、结构化、刻意练习…

去年底一位汇川学院里我最喜欢的老师, 送了我一本《透过结构看世界》,终于花了三个早晨的时间读了一遍,以下是我关于这本书的一些小分享。

书的封面有一行字,“洞悉本质的思考艺术”,但内容不仅是想让读者认为结构思考力就是洞悉本质的思考艺术,更是一种透过结构看世界的人生态度。

首先先讲洞悉本质。春秋战国时期有位著名的纵横学家鬼谷子说过一句名言:“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如果能够让目保持明,耳保持聪,心保持智,则能够明察秋毫之末。那么有何种方法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呢?我想结构思考力可以。

认识事物须看透其结构,透过结构看世界会让我们与众不同,善思、善讲、善写的人才备受青睐。

“善思”,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分析当时天下之势,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之事,当真是每日用心思考。

“善讲”,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

“善写”,就是笔杆子,用文字表达有温度的见解,对事物认知进行归纳输出,这便是硬功夫。

认知: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一种意识活动,对事物规律的总结

接下来是结构思考力三个层次模型的解析。

隐形思维显性化:

关键词是“理解”,我认为就是有论据支撑的论点所得出的结论。

这块文中讲述的关键内容并不多,如果想更多的理解识别概括技术,可以读读《结构思考力》;

显性思维结构化:

关键词是“重构”,下图是它的理念。

其核心原则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结论先行-逻辑递进-以上统下-归类分组,下图是对它的一个展示:

举个例子,任职报告的两份材料,一份标题是2021年关键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规划,另一份是2021年建设事业部流程体系,2022年打造全员质量意识文化,显而易见第二份会更容易记住,这就是有结论和无结论的区别。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作为结论概括的主题,需点内容之魂,让受众迅速形成认知。

王老吉从200万到200亿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对他的认知。

王老吉刚开始的定位是健康相伴王老吉,这个大部分人是没感觉的,后来重新调整定位改为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定位非常精准,什么样的场景,解决什么样的痛点。

所以不管是大到市场定位,小到文章标题,都要有销售思维,让受众对其认知清晰且快速。

结构思维形象化:

关键词是“呈现”,工作上都会用到PPT,有一句话“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不如画”,在规划、总结时一般会进行图示化表达,如何很好的呈现你想表达的内容,有几个技巧:

1)配关系,明确要素之间的关系;

2)得图示,根据关系选择匹配的图示;

3)上包装,要点包装更容易记忆,这里有个类比方法,运用形象或行为类比的方式呈现,更易表达内容。

这里附一张透过结构看表达的5个步骤图。

最重要的第一步,描述问题定方向。著名的吉德林法则“把问题说清楚,就等于解决了一半”。在分析问题时,推荐使用5W2H分析法。

从这本书里收益的内容就讲到这里,开头说其内容不仅是想让读者认为结构思考力就是洞悉本质的思考艺术,更是一种透过结构看世界的人生态度,最后再分享下人生态度。

我们有思考力吗?有;我们有信息获取的渠道吗?有;我们有将信息网络重构成结构化的思考力吗?可能极少人有。

我们不缺信息,缺的是系统化的总结、表达。万事万物皆有显性或隐形的联系,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尽可能全面地看懂事物的本质。

愿你一壶热茶配点心,一盏夜灯加书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