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到了近代史以后

 感与想 2023-11-20 发布于陕西
到了近代史以后,从史料丰富度、历史事件的温存感、历史人物的立体多面等方面来看,近代史更好讲述,理解起来也较容易。
但是讲述近现代史也受到一定限制,那就是主线非常明朗,逻辑链条十分清晰,教师要根据主线、主旨串联起这一个个历史事件,进而使学生明白近代屈辱和御侮,侵掠和反侵略,最终迎来曙光。
因为主线明确,讲述容易,显得近代史好讲。但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近代史讲述方向明确,作为教师可讲述的范围就必然受限度规矩,也就是教师可讲述的自由度下降了。
当你看见一个讲述近代史的教师严肃肃穆,成熟稳重。一方面是因为近代史是屈辱史,他/她难以自拔于这种民族危局的状态,与家国共命运,所以情绪难以高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近代史讲述自由度降低了,他/她收起了往日的活泼挥洒,变得小心了些。
从初、高中历史教材来看中国近代史,初中偏重于史实,高中着重于史论和逻辑线,在纵向把握上要求更多。
高中《纲要》上册,以鸦片战争为近代史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深陷泥沼,各阶级、各阶层先进人士开始反思,所欲求者无非是救国于水火。先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后又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教材中将此列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的洋务,日本的维新,同时开始,结局是甲午一役,清朝失败。甲午战争是民族普遍觉醒的一战,也是民族危机愈加深重的一战。救亡图存、变法图强成为潮流,亡国灭种的论调风靡而动,有识之士怎能袖手而不一为之所也。
康、梁、严以维新自居,思考中日何以败,又何以胜,清朝所缺者,制度改革也。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改良为主体,掀起了为期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由于种种原因结局失败。
其后,清朝自救——清末新政,但赶不上了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颠覆了清王朝统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