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数万中年人的溃败:照顾老年父母,不情愿的“爱之囚笼”

 谢耳朵馆长 2023-11-20 发布于四川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封建社会,孝,甚至重要到可以影响或是决定一个人的仕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孝”有关的故事并不让人陌生,元代郭居敬还将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了一本书。

然而,在人们称赞孝子的同时,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孝顺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往往要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得到。所以,中国民间也有这样一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

在很多人眼中,孝顺父母、照顾年老的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是,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明白,这种天经地义的背后,往往也隐藏着很多中年人的溃败,他们被不情愿地困在“爱之囚笼”里,却无处可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但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他们和潮流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渐渐被时代和潮流渐渐抛弃,尤其是那些生病的老年人。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失能老人已经超过了4200万,占全国老年人总人口的16.6%。

然而,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这个数字仍然在不断上升。

和那些可以实现生活自理的老人不同,失能老人基本上已经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照顾失能老人,不仅需要足够的经济实力,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很多普通人来说,他们没有能力给老人请护工或是送去养老院,于是只能由家庭成员轮流照顾。

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家庭都陷入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这本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是当这种观念和残酷的现实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人们不得不面对自己人性中有些阴暗的一面,那就是这种照顾父母的不情愿。

在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除了看到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的困境外,也看到了这些失能老人子女所面临的困境。

影片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错乱的记忆,从这些错乱的记忆中,女儿安妮的压抑和无助也零零碎碎地被展现出来。

对女儿来说,父亲不仅会出现记忆错乱的情况,还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甚至拒绝护工来照顾自己。

可是另一边,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团糟。因为父亲,她和丈夫离婚了。但是好不容易能够拥有新生活的时候,她又不得不照顾不能自理的父亲。

无奈之下,她最终选择把父亲送去养老院。

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已经高达960万人

家预测,到了2030年的时候,我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将会超过1000万人。

而我们都知道,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虽然不像其他失能老人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但是由于这种病症的特殊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身边几乎离不开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迷路、走丢。

影片中的安妮,正是很多失能老人子女的缩影。

作为子女,他们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照顾和关心。但是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人,他们能够给予父母的帮助实在有限。

广西南宁的刘先生就讲述了自己照顾偏瘫父亲的经历。

四个月前,原本脑子就不太清楚的父亲得了偏瘫。

作为子女,刘先生对照顾生病的父亲这件事没有怨言。可是四个月下来,他和其他家庭成员几乎崩溃。

得了病以后,父亲上厕所的事情成了问题,这导致家里的床单、父亲的衣服和尿垫每天都要换洗好几次。

到了晚上,父亲的脾气变得更暴躁,动不动就砸东西,一会坐着一会躺着,刘先生直言自己和妻子都已经有些神经衰弱。

孝子,不仅仅是一个表面上的称呼,成为孝子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也是巨大的。

2023年,第一批80后已经43岁了,第一批90后也已经33岁了。

曾经的年轻人一个个步入中年,除了越来越少的头发、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外,还有令人难以招架的中年危机。

80后和90后之中的独生子女不在少数,童年时期,他们享受了家里全部的爱。长大后,他们也成了这个家唯一的顶梁柱。

如果和另一个独生子女组建了家庭,那么这将意味着两个成年人要面临给四个老人养老的问题。

很多人意识到中年危机,都是从父母生病开始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必须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同时,在自己的生活中,可能还要面临老板的PUA、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工作、孩子上学被叫家长等令人头痛的问题。

最令人难过的是,因为生病等种种因素,父母的情绪也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崩溃。

在进入老年时代后,人身体的各方面机能都会出现衰退的情况,不仅体力大不如前,记忆力也会减退。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会产生一种绝望的感觉。

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老年人的情绪都比较暴躁。

再加上一些老人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所以他们也会比一些健康的老人容易发脾气。

这也是让很多中年人崩溃的原因之一,照顾父母的辛苦只是身体上的辛苦,而面对年迈父母的无理取闹,则让他们感到更加心累。

所以,很多老人现在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生病,不仅仅是自己的福气,也是给子女攒的最大的福气。

人性经不起挑战和直视,如果真的成了失能老人,子女能够坚持照顾自己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老人心里都是没底的。

其实,这不是子女的问题,当然也不是老人的问题。

这是整个社会都在面临的问题——人的寿命正在因为医疗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延长,可是老年人当下的困境却很少有人关注得到,如果能够选择,他们也不愿意那么没有尊严地活着。

如何让老年人既能得到照顾又能拥有尊严、获得关注,如何能够解决当下中年人在照顾父母这件事上的困境,才是社会应该关注的。

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