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古文阅读专题复习 · ​《醉翁亭记》(九上)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1-21 发布于甘肃

一、作者作品

欧阳修(1007—1072),字     ,自号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         ”。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二、文体常识。

记:“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课文写作背景。

庆历五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本文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他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和诗酒之中。

四、课文内容概括。

全文四个自然段。以“醉”“乐”二字提挚全篇。“醉”是事物的现象;“乐”是事物的本质。“醉”“乐”二字都是借“醉翁亭”说出,全文脉络十分清楚。

第1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第2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而”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11.临溪而渔:【有争议】

Ⅰ.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 

Ⅱ.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

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词类活用

1. 山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 名之者谁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 自号曰醉翁也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6. 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 杂然而前陈者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8. 太守宴也 

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词

非丝非竹

【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

【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

【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林霏开

【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一词多义

1.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暮而归:回来

2.谓:

太守谓谁:为,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3.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

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2.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庐陵欧阳修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3.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十一出自本课的成语 

1、【觥筹交错】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2、【峰回路转】

亦作「山回路转」。 

①本义指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

②今常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3、【醉翁之意不在酒】

通常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4、【水落石出】

本意是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5、【山肴野蔌】

野味和野菜。亦作「山肴野湋」。

6、【风霜高洁】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7、【前呼后应】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①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①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十二、理解默写。

①写醉翁亭命名的缘由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

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共写了哪四个场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13)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三、阅读理解

1.全文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

第二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

第三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

第四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 

2.内容主旨: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3.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由远而近;写醉翁亭周围环境的优美,引出醉翁亭,为下文写太守与民同乐作铺垫。

7.请抓住一个特点,对文章的第二小节进行赏析。

示例:语言简洁。这一小节写了山间的朝暮之景和四季之景,每种都抓住最主要的特点,只写了一句话。言简意赅,作者的情感也蕴涵在里面。(大意正确即可)

8.第三段中有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滁州的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人民安居乐业而高兴。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9.本文以乐为线索,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怀?(或文章的主题)

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

10.简要阐述本文中“醉”和“乐”之间的关系。

“醉”和“乐”是统一的。作者因乐而醉,醉又增添了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11.“太守之乐”具体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

(1)“山水之乐”;

(2)“宴酣之乐”;

(3)“乐人之乐”。

三乐归一,其本质都是“与民同乐”。

1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13.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都“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都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14.《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 

15.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6.对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②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

(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