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类常见肺炎的影像图鉴

 素问镜听 2023-11-21 发布于河北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今年,随着入冬后气候的急剧变化,肺炎患者也相应显著增加,而且,由于细菌、病毒、支原体同时涌现,相互叠加,使得形势更加凶猛。因此,更加需要放射科医生尽快准确判断出肺炎的类型,从而提高诊疗效率。同时公众也需要增加对肺炎的了解及认识,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一、肺炎的常见症状

肺炎的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等,这取决于引起感染的细菌或病毒类型、患者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通常表现为发烧、寒战、疲劳、胸痛、咳痰、恶心呕吐或其他类似于流感的症状。

二、并发症

🔹菌血症:从肺部进入血液的细菌会将感染传播到其他器官,可能会导致其他器官的衰竭。

🔹呼吸困难:如果肺炎很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呼吸的频率、深度会改变。严重时需要张口呼吸,甚至会因为缺氧导致嘴唇或指甲发紫。

🔹胸腔积液:如果肺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可能会导致胸腔积液。

🔹肺脓肿:脓肿通常用抗生素治疗。有时需要用长针或长管插入脓肿部位进行手术或引流以清除脓液。

三、高危人群

2岁及以下的儿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及免疫低下的患者患病风险最高。

四、肺炎常见类型、病理及CT影像表现

肺炎有多种类型,包括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1

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的典型表现为急性进展的发热和咳脓痰,还可出现呼吸困难、胸膜炎性疼痛和咯血。常见白细胞增多,提示为急性炎症。在年老体弱或免疫抑制的患者中,上述症状可较轻微或缺乏。肺部听诊时可闻及爆裂音。

病理表现: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特征是肺叶大部分或整个肺叶的纤维蛋白化脓性实变。病理上分为四个阶段:充血期,发病后 12 ~ 24h,此时肺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有浆性渗出液,其内混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肺泡内仍含气体。红色肝样变期,2 ~ 3d后肺泡内充满大量纤维蛋白及许多红细胞等渗出物,使肺组织变硬,切面呈红色肝样。灰色肝样变期,再经过 2 ~ 3d,肺泡内红细胞减少而代之以大量的白细胞,肺组织切面呈灰色肝样。消散期,在发病 1 周后肺泡内的纤维性渗出物开始溶解而被吸收、消失,肺泡重新充气。

CT影像表现:大叶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某一肺叶内相邻肺段的均匀性气腔实变,实变周围可见磨玻璃样影。实变通常跨越小叶和肺段边界,常见空气支气管征。

图片

图1.女,33岁,大叶性肺炎

左肺上叶大片状高密度影,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图片

图2.男,37岁,大叶性肺炎

右肺中叶大片状高密度影,内可见含气支气管

2

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小叶性肺炎是由于致病菌感染导致的肺泡炎症,好发于婴幼儿,通常病情进展迅速,如果患儿不能及时接受治疗不仅会影响其预后恢复,还可能会诱发心肌炎等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临床上可见发热、咳嗽、咳泡沫黏液痰或脓性痰、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可闻及干啰音。因患者虚弱,抵抗力低,故体温及白细胞可不升高。

病理表现:病理学上多为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远端肺泡的感染。病变范围为小叶性,呈散在分布,亦可融合呈片。致病菌由支气管或细支气管蔓延,使肺泡壁及细支气管管壁发生炎性充血、水肿,白细胞、吞噬细胞、纤维素等炎性渗出物充填肺泡和细支气管,形成肺小叶性实变。病程中,若细支气管发生不同程度的阻塞,可出现小叶性肺气肿或肺不张。

CT影像表现:两肺云絮状、斑片状、结节状高密度影,沿支气管走行分布,边缘模糊,散在的小片状影,可以融合成大片状,可并发小叶性肺气肿及肺不张。

图片

图3.男,1岁,支气管肺炎

双肺模糊斑片影,沿支气管束走形

3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主要为间质改变,诱发因素为支原体,小儿是高发人群,传播途径为经空气传播口鼻分泌物,会促进流行性或散发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夏秋与冬春之交是高发时间。

病理表现:轻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肺泡腔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而重症患者的病理改变更为明显,包括肺泡腔和肺泡壁的多种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和水肿,以及肺泡纤维化等。

CT影像表现:病灶分布儿童以中下肺为主,成人病变随机分布,无好发叶段;伴有支气管充气征的大片实变影、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磨玻璃密度影,其它有马赛克征、肺不张、淋巴结肿大等;伴有支气管壁增厚的实变和小叶中心性结节。支气管周围结节(树芽征)发病率较高。小叶中心性结节伴有周围的磨玻璃影或磨玻璃结节改变(晕征)。

图片

图4.男,9岁,支原体肺炎

左肺上叶斑片状高密度影

4

病毒性肺炎

病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受病人年龄、免疫力等因素的影响,上呼吸道感染可向下蔓延导致病毒性肺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病程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其症状具有非特异性,如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难以进行鉴别诊断。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爆发或散发流行。密切接触的人群或有心肺疾病者容易罹患。婴幼儿、老人、妊娠妇女或原有慢性心肺疾病者,病情较重,甚至导致死亡。

病理表现:病变早期阶段,病毒进入气道内上皮细胞刺激呼吸道引起反射性咳嗽,但尚未引起肺泡的渗出性炎,仅仅表现急性间质性炎,以少、中等量淋巴细胞为主的肺泡间隔炎细胞浸润,随着疾病的进展,病变进入急性渗出期,组织学上表现为弥漫性肺泡上皮损伤、区域性肺水肿和部分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感染的肺泡上皮内可能会见到病毒包涵体,脱屑变期为固有或增生的肺泡上皮及终末细支气管上皮及基底膜解离,脱落入肺泡腔内,部分上皮细胞坏死和凋亡,并与炎性渗出物混杂,导致肺泡腔完全被炎性渗出和坏死物填满,此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一系列的体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失调。如果经过积极治疗和患者自身抵抗力增加,病变会转变为增生修复期,表现为肺泡上皮及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的增生,早期纤维化和肺泡腔肾小球样机化等。

CT影像表现:表现多样,十分复杂,不同病毒导致的肺炎影像学有所差异,缺乏普遍规律。其复杂性可能与病程、宿主免疫力、侵入机体病毒类型、数量与毒力等相关。局部磨玻璃改变、弥漫磨玻璃影、多发小结节、实变影、间质纤维化及索条影、伴胸腔积液或气胸。

图片

图5.男,55岁,病毒性肺炎

双肺弥漫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及簇状片絮影

图片

图6.女,81岁,病毒性肺炎

双肺散在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两肺血管支气管束模糊

五、肺炎的检查方法

1.验血

血液检查用于确认肺是否被感染,并检验引起感染的细菌或病毒类型。

2.胸部X光片

有助于医生诊断肺炎并确定感染的程度和位置。

3.脉搏血氧测定

肺炎会阻碍肺向血液中输送足够的氧气,脉搏血氧测定可以测量血液中的氧含量,有助于诊断患者是否有肺炎。

4.痰培养

如果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的细菌,可以认为是致病菌。

5.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血和痰培养分离到的相同细菌,可确定为肺炎的病原菌。

6.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

经过X线胸片检查后不能确诊的患者,可以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六、肺炎的治疗方法

如何治疗肺炎取决于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

1.抗感染治疗

如果是细菌性肺炎,医生会开具抗生素治疗,初次治疗后根据病人的反应、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给予特异性的抗生素药物,预防并发症。

2.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

如祛痰、止咳、吸氧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痰量过多时,可用祛痰药物或使用气道雾化治疗;发烧时服用退烧药。

3.并发症治疗

出现败血症、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需接受抗休克治疗;出现肺脓肿、呼吸衰竭等患者,需接受相应的治疗。

七、肺炎预防方法

1.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流感引发的肺炎。每年引起流感的病毒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每年都接种。

2.生活规律

保持充足的睡眠,经常锻炼,饮食健康,有助于会提高免疫力,预防病菌感染。

3.勤洗手

在吃饭前、准备食物前、如厕后、从外面回来后都要洗手。

4.尽量避免接触流感的患者

免疫力较低的人尤其需要注意,谨防被传染。

作者简介

图片

谢嘉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研究生

审核:

李智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主任医师/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由作者提供,如需转载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