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主动、不合群、不敢说!8个内向孩子的教养方法,父母应该知道

 妖精妈妈育儿经 2023-11-21 发布于北京

小明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他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也不喜欢参加热闹的活动。他喜欢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画画、玩游戏,他觉得这样很安静、很舒服、很快乐。但是,他的父母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小明太孤僻、太自闭、太不合群,他们总想着让小明变得更开朗、更自信、更活泼。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就强迫小明给陌生人打招呼,说一些礼貌的话,甚至表演一些才艺。小明总是很害怕,躲在父母身后一声不吭,他觉得这样很尴尬、很难受、很痛苦。家里的老人看到这种情况,就说小明没出息,打个招呼都不敢,长大了怎么办?他们还说小明是父母教育的失败,要是他们的孩子,早就把他打得服服帖帖,让他知道什么叫做礼貌和社交。小明听到这些话,心里更加难过,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坏孩子,让父母和老人失望,他想改变自己,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他觉得自己很无助、很孤单、很不快乐。

其实,小明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也不是一个问题孩子,而是一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优势的孩子。他只是内向而已,这并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性格特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优势,只要正确的教养,内向的孩子也可以成长为快乐、成功、有影响力的人。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教养内向的孩子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内向孩子的八个正确的教养方法:

1、尊重孩子底线,陪伴面对新挑战

内向的孩子往往对新的环境、人际、事物感到不安和恐惧,不愿意尝试和冒险,容易退缩和逃避。这时候,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嘲笑、批评、威胁孩子,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选择,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和调整。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一些温暖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你在他身边,支持他,相信他,帮助他克服恐惧,勇敢地面对新挑战。

2、顺着孩子天性,提供替代方案

内向的孩子往往不喜欢大声说话、表达自己、参与集体活动,而是喜欢安静、思考、独立完成任务。这时候,父母不要强求孩子改变自己,也不要认为孩子是孤僻、自闭、不合作,而是要顺着孩子的天性,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替代方案。比如,如果孩子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可以让孩子在纸上写下答案,或者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如果孩子不愿意参加大型的聚会,可以让孩子和几个好朋友一起玩,或者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3、等孩子一下,他会做得很好

内向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信息、做决定、表达观点,不喜欢被打断、催促、抢答。这时候,父母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认为孩子是迟钝、懒惰、无能,而是要等孩子一下,给孩子一些思考和反应的时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做事情。你会发现,内向的孩子往往会做出令人惊讶的成绩,因为他们是深思熟虑、负责任、有创造力的人。

4、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内向的孩子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心事,容易被忽视和误解。这时候,父母不要冷漠、漠视、指责孩子,也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和期望去衡量孩子,而是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给孩子一些肯定和赞美,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受,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5、先预告,多演练

内向的孩子往往对未知的事情感到紧张和担心,不喜欢突然的变化和安排,容易失控和慌乱。这时候,父母不要随意改变计划,也不要让孩子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做一些事情,而是要先预告,多演练,让孩子提前知道要发生的事情,给孩子一些准备和练习的机会,让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做好准备,减少孩子的焦虑和压力。

6、给孩子保留沉淀的时间和空间

内向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消化和整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喜欢被打扰、干扰、干涉。这时候,父母不要过分干预,也不要认为孩子是逃避、孤单、不快乐,而是要给孩子保留沉淀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有一些独处和休息的时间,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恢复精力和情绪,保持平衡和健康。

7、不要宅在家,多出门让孩子接受多元刺激

内向的孩子往往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和排斥,不喜欢过于热闹和嘈杂的环境,容易感到累和厌倦。这时候,父母不要让孩子一直宅在家,也不要认为孩子是无趣、无聊、无朋友,而是要多出门让孩子接受多元刺激,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人和事,让孩子开阔视野和思维,让孩子学习和适应多样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8、鼓励必不可少

内向的孩子往往对自己比较严苛和不自信,不喜欢冒险和尝试,容易放弃和退缩。这时候,父母不要苛责、贬低、打击孩子,也不要用别人的成功和失败来比较孩子,而是要鼓励必不可少,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期待和信任,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让孩子敢于尝试和挑战,让孩子克服困难和失败,让孩子成长为自信和勇敢的人。

总结

内向的孩子并不是问题孩子,而是有着独特的性格和优势的孩子。父母要正确地理解和教养内向的孩子,不要强加自己的期望和标准,不要忽视和误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要苛责和打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而是要尊重和顺着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多元的刺激和机会,给孩子温暖的陪伴和鼓励,让孩子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下,快乐、健康、成功地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