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古方,日本人称医王汤,中华医药称汤药之王,补中益气,名不虚传!

 威微 2023-11-2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华医药》栏目,有期节目叫“汤药之王——补中益气汤”。

有位患者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因胃癌进行“全胃切除术”,然后将食管与小肠连接起来。

那大家应该立马就反应过来,怎么吃东西?确实吃不了,所以靠输液维持了9个月,只能进“汤汤水水”这样的流食。

那能存活么?可以!但显而易见的是,体质虚弱。

那怎么办?补脾胃!按中医的理论,胃的功能其实包含“胃肠”,胃作为“器官”这一实质性的被切除了,但它的“功能”还分散在脾、肠之中。所以我们把补脾胃,常常用“补中”来代指。

按照病人自述,每天1付药,早晚1次,跟糙米一起熬、放点糖,“特好喝”。服药前2周,长时间不愈合的伤口就愈合了,拔打掉了导流管,胃口也变好了。一直坚持服用3年,用来扶助正气,预防肿瘤复发。

日本的浅田惟常于1878年口授的《勿误药室方函口诀》,将补中益气汤称为“医王汤”,真的有这么狠嘛?那就要从源头开始说了!

一、来源出处

金朝李东垣所创,载于《内外伤辨惑论》。

1.1李东垣其人

李东垣,河北人,家里富甲一方,而且是书香门第,可以说是梦幻开端。

二十岁时,母亲因病而亡,这也是古代大多数文人开始学医的初衷。于是就离家四百多里,找了当时的名医张元素,捐千金拜师。

这里需要解释下,古代所有的传承,比如手艺人、唱戏的,凡是需要从小培养、口传心授的都是“师带徒”,所以有门户之见,也就造成各种“失传”的局面。医学作为“技艺”也是师带徒的,所以要给老师干活打杂充当学费,或者收拜师费什么的。

这倒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况天天呆在别人家也得交“伙食费”。所以自古以来,学医就得有经济能力,就不说“孝敬”老师,识文断字在古代那也不是普通百姓能承受的,因为一个人读书就意味着家里少个劳动力不说,买书、考试都是会费很高,且回报周期很长的投资。

开头的“富甲一方”、“书香门第”,所以我说是“梦幻开端”。于是数年便“尽得其学,益加阐发”,然而他并没有去行医,为啥?家里又不差钱,学医只是以备不时之需,所以没必要!

但是不要紧,有能力的人,总是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刚学完医“下山”,就在山东遇到了瘟疫,叫“大头瘟”,因病致贫,儿童夭折,处处传来丧亲之痛。他经过研究弄出个方子,救活无数;有人高价要买断这个方,您也能想到,能搭理才怪!

于是在闹市口立块牌子,写上药方,老板姓感恩戴德,于是称为“普济消毒饮”,普济众生、治疗瘟疫之意。

又过了几年打仗,这就又回到了开头,金朝、河北人。那时候,汉族的宋朝在南方、女真族的金朝在北方、党项人的西夏在西北,还有我们熟知的成吉思汗的蒙古族,所以一直就在打仗,不是说李东垣是个“外国人”,宋朝不给力啊,被人活生生打趴下了。

于是就有一段非常重要的信息记录了下来。

1.2《内外伤辨惑论》其书

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辨阴证阳证》中记载:“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及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大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

因为打仗,首都(京师)被围困,城里的人基本都病了(不受病者,万无一二),因此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有十二个城门,每天每个城门送出去的尸体,少则一千、多则两千,持续近三个月。也就是每天12000-24000天,所以死了将近百万人。

于是李东垣就提出疑问,都是得外感病死的嘛?吃不饱、吃饭没规律、还得干重活,明显不是(不待言而知)。经过两三个月的折腾,这是胃气久亏,突然吃多了、吃过了伤人,如果调理不得当,“其死也无疑矣”。

他还说其他地方解围之后,也出现很多“病伤而死”,也是这种情况,有很多人按照“外感病”来治,无不死者,是“药之罪”。

于是“辄以平生已试之效,着《内外伤辨惑论》一篇”,就跟普济消毒饮一样,我写下来,“免后人横夭”。

李东垣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了!《内外伤辨惑论》靠不靠谱,知道了!

关键来了,补中益气汤是本书第一个方子,方子什么样就说了两句话,但怎么运用专门写了《四时用药加减》,几十行。

张景岳说“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就是说人家的看家本事。而且李东垣自己评价“如伤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轻重治之”,就喜欢这么干脆的。

二、组方特点

补中益气汤配伍:

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升麻、柴胡、橘皮、当归、白术各6g。

2.1补中益气

吃不饱、饮食不规律、又有大量消耗,脾胃气虚。与外感接触邪气的感冒、瘟疫相对比,自己折腾(疾病、劳动)导致的称“内伤脾胃”。

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补脾胃之气,缓解各种虚弱状态。因为所有与邪气对抗的“正气”,也就是免疫力,都是靠脾胃之气来补充的。

2.2升阳举陷

《黄帝内经》说:“生病起于过用”、“百病皆生于气”,气本来是往上跑的,如果上面没有能量(阳气)就会被阴寒占据,如果不能保卫肌表就好比衣服漏风,再加上重体力劳动、久泻使得气向下坠,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补气还需行气,不然就是壅滞,导致腹胀,这边是陈皮、当归的用处。

另外补气还需提气,不然没人指挥,内力再高不会招式,也没有效果。柴胡、升麻、黄芪升阳举陷,用于各种乏力(肌无力)、声低懒言、脏器下垂,顺带还能有利于生肌收口,用于各种外伤(术后)。

三、名家医案

3.1张锡纯,中西医汇通学派大家、创办我国第一间中医院

在其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好几个医案讲“大气下陷”。

案例一:治疗煤气中毒(冬日闭门烧炭),别的大夫用开破之药,疾病加重。张锡纯诊得“其脉微弱而迟,右部尤甚,自言心中发凉,少腹下坠作疼,呼吸甚觉努力”。

煤气中毒按现代医学的观点,是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因为结合能力比氧气强,所以造成缺氧,最佳的方式是吸氧,尤其是高压氧能逆转其结合能力,“赶走”一氧化碳。

所以用治疗实证的方式,即破气是没用的,所以治完后“心中发凉”“少腹下坠作疼”“呼吸甚觉努力”。

于是张锡纯说“知其胸中大气下陷已剧,遂投以升陷汤,升麻改用二钱”,升麻加量看明白了吧?“加干姜三钱”应对发凉。“两剂,少腹即不下坠,呼吸亦顺……连服数剂而愈”。

案例二:一人,年二十余。动则作喘,时或咳嗽。医治数年,病转增剧,皆以为劳疾不可治。其脉非微细,而指下若不觉其动。知其大气下陷,不能鼓脉外出,以成起伏之势也。投以升陷汤,加人参、天冬各三钱,连服数剂而愈。

治了数年,以为“劳”疾,气不能往外走,因而沉沦为“起伏之势”。

案例三:一人,年二十四。胸中满闷,昼夜咳嗽,其咳嗽时,胁下疼甚。诊其脉象和平,重按微弦无力。因其胁疼,又兼胸满,疑其气分不舒,少投以理气之药。为其脉稍弱,又以黄芪佐之,而咳嗽与满闷益甚,又兼言语声颤动。乃细问病因,知其素勤稼穑,因感冒懒食,犹枵腹力作,以致如此。据此病因,且又服理气之药不受,其为大气下陷无疑。遂投以升陷汤,四剂,其病脱然。

素勤稼穑,就是种地干农活;感冒懒食,病了食欲下降没吃东西;枵腹力作,空腹干活,所以典型折腾出来的“脾胃内伤”。

“大气下陷”,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气陷”,升陷汤就是用补中益气汤的思路进行“升阳举陷”。

3.2仝小林,全国名老中医,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某,女,48岁,2010年7月14日初诊[1]。发现左侧面肌萎缩1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萎缩后完全塌陷,伴疼痛麻木且逐渐加重,曾补充维生素、针灸治疗1个月,未见效果。腰酸腿痛、平素乏力、终日卧床,晨起便溏,脉沉弦硬数尺弱。

用补中益气汤为主治疗,服用1个月后(8月)面肌仍有塌陷,但未再加重,疼痛明显减轻,腰腿痛缓解,站立时间增长。仍有乏力,大便稀溏,脉沉数尺弱。

1个月后(9月)有肌肉酸胀感,小腿痛减轻,脉沉数略弱。

2个月后(11月)疼痛好转、腰腿痛明显减轻、体力增强,晨起腹泻,近5月未出现脱肛,脉沉数弱。

4个月后(3月)自觉肌肉略显丰满,已无疼痛感,腰腿痛完全消失,大便成形,脉沉。

4个月后(7月),自觉咀嚼较前有力,体例明显改善,每日可干活6-8小时。

又1年后(2012年),自觉面部肌肉鼓起,至少长出30%,体力可,二便调。

又1年多后(2014年),面部肌肉持续好转,无疼痛。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所以古人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阳明就是指的补脾胃,尤其是肌肉“塌陷”、平素乏力、腰酸腿痛是“劳伤”的表现,晨起便溏是脾胃气虚的代表。

脉沉为里病、尺弱为虚不足(尤其是脾肾)、数为虚性导致的脉搏加快、弦硬为肝郁不舒之象(患者有高血压)。

服用1个月之后未再加重说明“病势截断”,疼痛缓解更能说明是因为虚不能濡养组织的“不荣则痛”。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在下一次复诊的时候写“近5个月未出现脱肛”,这就是脏器下垂,典型的“气陷”。

后面肌肉丰满、咀嚼有力,通过长时间补益达到。前前后后治疗了四年多,如果我们注意开头,就诊时已经萎缩1年了,如果早期就干预,应该会有更理想的效果。

四、现代研究

4.1气陷

胃下垂153例[2],30天为1个疗程(经过1-3个疗程),治愈112例、有效3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04%

小儿脱肛55例[3],20治疗20天评价疗效,治愈40例、好转7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73%。

4.2脾虚

慢性结肠炎以腹泻为主,治疗6周,60例补中益气汤痊愈48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环丙沙星60例痊愈27例、好转1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4%[4]

慢性鼻炎83例[5],7天为1个疗程,治愈39例、好转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8%。

老年功能性便秘116例[6],4周为1个疗程,显效60例、有效41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69%。

重用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25例[7],坚持服药半年以上,痊愈10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

五、名方小结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医家之门户分于金元”,宋金元时期医学蓬勃发展、大神辈出,李东垣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他师傅“易水学派”的中流砥柱,同时又开创了“补土派”。

魏之琇在《续名医类案》中说“补中益气汤为东垣治内伤外感之第一方,后人读其书者,鲜不奉为金科玉律”,以此作为结尾,再合适不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