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A松毛岭634高地 2023-11-21 发布于山东

浅谈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业的兴盛,蒸汽动力带来的变革

于世界近代经济史而言,工业革命必然是十分重要的话题,以动物为交通工具到以煤炭、石油为能源,从纺织手工工场到塞满机器的林立工厂,工业革命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紧接着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的革新改变着世界的方方面面。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为什么在众多西欧国家中,英国能引领此次工业革命,这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息息相关,而英国在这方面是占据优势的。首先要明确的是,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所以必然会在一个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中诞生,而英国资产阶级已经在1640至1688年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夺得了政治地位,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环境,而欧洲大陆上的资产阶级(除了荷兰)还在与封建王权进行斗争。

除了政体优势外,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也高度发达,这些体现在重商主义、海外殖民霸权、农业革命和手工业发展。英国长期以来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体量庞大的资产阶级。英国还拥有众多的海外殖民地,特别是在七年战争之后又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其部分殖民地,使其海外殖民达到巅峰,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场使英国人获取了巨大利益。

英国长达数百年的圈地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所谓的“羊吃人”运动将农民赶出了他们的土地,使这些人成为了城市的劳动力,而圈地养羊则为英国纺织业提供了大量的羊毛,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手工工场的建立。此外,手工业在农村也得到了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曾被美国学者赋予了“原工业化”时期的概念,也就是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原工业化”成为了工业革命的过渡时期。

此外,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促成工业革命的一大要素。当时的英国不仅拥有许多的科学成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顿力学,此外还有许多科学技术被运用到经济生产活动中来,产生了许多发明专利,奠定了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在18世纪60年代起,在英国最兴盛的纺织业出现了许多用于纺织的改造机器,为纺织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也标志着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

纺织业虽然是英国的重要经济产业,但是纺织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对纺织技术和效率的改进成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还有,纺纱和织布的技术也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技术的不平衡必然会促进低效率的一方进行变革。早在1933年,英国的凯伊发明了用于织布的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但同时也导致纺纱效率的落后。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也就是著名的“珍妮纺纱机”,有的说法认为,珍妮机的出现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768年,阿克莱又发明了另一种纺纱机,即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结合了珍妮机和水利纺纱机的优点,研制出了骡机,使得纺纱技术和效率大幅提升,而半个世纪前的飞梭也开始显得落后。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幅提高了织布效率,使纺和织达到了平衡。

纺织机器的变革也引起了动力的变革。由于水利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出现提高了纺纱效率,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纺织工厂,但这些工厂的建立和运作,往往受到水源的限制,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动力来打破这种限制,而蒸汽机就是改变这种状况的动力。蒸汽机其实早就出现了,但当时的效率还能低下。1782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并在1785年开始运用于棉纺织厂,瓦特的蒸汽机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大标志。

蒸汽机的出现不仅被运用了纺织领域和其他工业领域,也运用在了交通工具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人富尔顿在1807年研制的汽船和英国人史蒂芬斯在1814年研制的蒸汽机车。蒸汽机的运用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工厂对机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制造机器需要的金属和驱动机器、炼钢所需的煤炭又带动了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发展,冶金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机器制造业在英国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英国引领了工业革命,但美、德、法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这三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各自的工业化过程都很有特点。首先是美国,美国工业化的同时还伴随着一场重要的西进运动,所以在交通领域发展迅速,此外,美国在专利权方面也领先世界,吸引了大量人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在德意志,虽然德意志当时还没有统一,但是他们通过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实现了德意志各邦在经济上联合,德意志也得以完成工业革命,并且重点发展教育,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众多成果来自德国。最后是法国,18世纪的法国是政权更迭频繁,所以工业革命也受到影响,特别是拿破仑帝国时期实行的大陆封锁政策,英国工业革命没能影响到法国工业革命,这一情况在拿破仑一世退位后得到改变,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时,法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的重大胜利,机器的运用和大工厂的林立使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摧毁了传统的封建经济,使众多农民成为了工人这一无产阶级群体,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浅谈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兴起,垄断经济盛行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人类社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但另外一个跳跃式发展即将来临,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于第一次,科学的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更加深刻,因为有很多科学成果都被运用于工业革命,而科学成果的运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还不太明显,这可能也是因为当时的科学还没有发展到更高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科学领域诞生了许多重要成果。在物理学方面,英国的法拉第和焦耳分别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前者成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后者成为了内燃机的理论基础。在化学方面,最重要的成果当然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在生物学方面,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为医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及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物种进化论,不仅让人类对自身的起源有了更合理的解释,也在社会学上促成了以斯宾塞为代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的殖民扩张进行了辩护。

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发明是发电机和内燃机,德国人在这两个领域的成果在工业革命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随后在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手中又发明了电动机和远距离输电,美国人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火力发电厂,并建立了输电网,从此,电力成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能源。德国人还在内燃机领域取得了诸多发明成果,先后发明了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小型内燃机,还有以柴油为燃料的重型内燃机,伴随内燃机的诞生而出现的还有德国人本茨发明的第一辆汽车,这在当时的交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内燃机的广泛运用也带动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煤炭改变了世界,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石油改变了世界。除了石油开采外,其他化工领域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诺贝尔在1867年发明了火药,火药不仅在生产工作中有所用途,但更大的影响是催生了军事领域产生了重要变革。此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使得钢铁的需求逐渐增长,同时也再一次促进了冶炼行业的技术变革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产品的生产复杂化,特别是机器的制造更加精密和复杂,所以也催生了生产管理制度的变革。生产管理制度的变革实际上是对分工这一生产理论的细化和发展,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分工可以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每个工人都拥有熟练的技能,各司其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家将分工这一理论运用到极致,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能力,同时也意味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奴隶”——无产阶级工人将遭到更多的剥削,生活更加水深火热。

生产管理的制度的变革必然要提到泰罗制,这是美国工程师弗里德里克·泰罗提出的理论。其理论就是对工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进行科学分析,然后研究出最具效率和最经济的所谓“标准操作方法”,并且据此严格地挑选和训练工人,使得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此外,泰罗制还实行了差别工资制,不同标准使用不同的工资率,以及职能式管理。

泰罗制诞生后在美国和西欧国家十分流行,福特制这一经典生产管理模式的诞生也和泰罗制息息相关,二者的理念都是相似的。福特制是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提出的,其标志就是“流水作业线”,在生产自动化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福特将生产过程组装成了流水作业线,这据说是他从工厂宰牛的过程中获得的灵感,这种流水线无时无刻地运转,使工人像机器般重复一种动作。这种流水线给资本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也使工人的境遇更加悲惨,查理·卓别林的默片《摩登时代》就讽刺了流水线这一生产方式。

除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外,垄断经济也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主要产生了康采恩、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四种垄断组织形式。

康采恩和托拉斯是两种高级的垄断组织形式,二者有所不同。康采恩是以一个最强大的企业为核心,将分属于不同经济部门的的企业进行金融控制而形成垄断组织,这些企业保持名义独立,实际上受到核心企业的控制。康采恩在日本较为盛行,也被称为财团,著名的有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托拉斯是多家生产同类商品或产品密切相关的大企业联合而成的垄断组织,这些企业在法律和生产销售上没有独立性,权力由托拉斯董事会掌握,他们负责托拉斯企业的一切业务和财务活动,而原来的企业成为垄断组织的股东,利润按照股权进行分配。托拉斯在美国十分盛行,美国在1882年就出现了第一个托拉斯,就是洛克菲勒创立的美孚石油公司,后来又出现了美国钢铁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托拉斯组织。托拉斯损害了一定的社会利益,美国也进行过一系列的反托拉斯行动,例如颁布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赫伯恩法》,美国总统“托拉斯爆破手”老罗斯福也积极打压托拉斯。康采恩和托拉斯的区别是康采恩由一个最强的企业对其他企业进行控制,而托拉斯是通过托拉斯董事会对所有企业进行管理,康采恩是进行多角经营的,而托拉斯往往专注于一个方面的垄断,例如钢铁、汽车等。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卡特尔,卡特尔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进行的联合,参与卡特尔的企业和康采恩、托拉斯不一样,他们在产销、法律、财务上的独立性非常大,但是他们要遵守各企业订下的关于划分市场、规定产量和确定价格的协议,否则就会被处罚。这种形式在德国十分流行,在1857年首次出现于德国。二战后,还出现了“欧佩克”那样的国际卡特尔。

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在世界历史的各个方面都影响深远,甚至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也深受影响,例如使用内燃机的武器被应用于战场,各种战略战术也被更新,在其他领域更不用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我们至今还在受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