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东北吉林人 2023-11-22 发布于吉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咽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急、慢性之分,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 分。急性咽喉炎发作时,患者常常自觉咽喉疼痛,伴有梗然欠利,咽部不爽,发音欠扬,咽干 思饮以言多为甚,或有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周身酸痛、食 欲差、大便干、口干渴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反复发作,将转为慢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 致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脏腑功能紊乱而引起热毒郁积上浮咽喉所致,患者常自觉咽部 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恶,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上述症状在说话 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根据中医理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 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

[0003]目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种类繁多,西药主要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主,这类药物疗效 一般、起效虽快,但不能长期服用,而且有些药物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也无法根治慢性 咽喉炎。目前治疗咽喉炎中药也很多,但有的起效慢,疗效不够好。

[0004]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 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该中药组合物药以 纯天然中药研制而成,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比由以下中药 成分组成:百合9-15份、麦冬6-12份、杏仁5-12份、郁金3-9份、桂枝9-12份、僵蚕5-20 份、厚朴10-15份、射干5-10份、枇杷叶10-15份、牛蒡子5-10份、知母10-20份、诃子3-6 份、薄荷3-9份、茯苓15-20份和甘草5-10份。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比由以下中药成分组成:百合13份、麦冬10份、 杏仁12份、郁金8份、桂枝10份、僵蚕10份、厚朴12份、射干9份、枇杷叶10份、牛蒡子5 份、知母15份、诃子5份、薄荷6份、茯苓15份和甘草9份。

[0009]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0] ⑴按重量份称取以上原料药,放入熬煮中药用的容器中,洗净,加自来水没过药 面约2-3厘米,浸泡30-40分钟后,进行煎煮;

[0011] (2)武火煎煮至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

[0012] (3)第二次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15-20分钟;

[0013] (4)将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即可。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5] 1.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燥湿、宣肺利咽、理气降逆、逐瘀化痰的功效,可用 于湿热蕴结、肺气不宣、胃气上逆、血瘀痰结之咽喉炎的治疗,且无毒副作用,适合于治疗慢 性咽喉炎。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0016] 2.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药源广、成本低。

[0017] 3.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 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0019] 实施例1 :

[0020] -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百合13g、麦冬10g、杏仁12g、郁金8g、 桂枝l〇g、僵蚕l〇g、厚朴12g、射干9g、枇杷叶10g、牛蒡子5g、知母15g、诃子5g、薄荷6g、茯 苓15g和甘草9份。

[0021]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取以上原料药,放入熬煮中药用的 容器中,洗净,加自来水没过药面约2厘米,浸泡30分钟后,进行煎煮;武火煎煮至沸后用文 火煎煮20分钟;第二次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15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即可。

[0022] 实施例2:

[0023] -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百合15g、麦冬llg、杏仁10g、郁金7g、 桂枝9g、僵蚕12g、厚朴10g、射干5g、枇杷叶10g、牛蒡子5g、知母16g、诃子6g、薄荷7g、茯 苓16g和甘草10g。

[0024]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取以上原料药,放入熬煮中药用的 容器中,洗净,加自来水没过药面约3厘米,浸泡40分钟后,进行煎煮;武火煎煮至沸后用文 火煎煮30分钟;第二次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即可。

[0025] 实施例3:

[0026] -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百合14g、麦冬12g、杏仁12g、郁金6g、 桂枝l〇g、僵蚕15g、厚朴12g、射干6g、枇杷叶10g、牛蒡子6g、知母17g、诃子3g、薄荷8g、茯 苓18g和甘草10g。

[0027]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取以上原料药,放入熬煮中药用的 容器中,洗净,加自来水没过药面约3厘米,浸泡35分钟后,进行煎煮;武火煎煮至沸后用文 火煎煮25分钟;第二次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18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即可。

[0028] 实施例4:临床试验效果

[0029] 2010-2014年,将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中药制剂用于临床观察咽喉炎300例患 者,临床报告如下:

[0030] 1、一般资料

[0031 ] 108例患者中,女性55例,男性5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2岁,病程多在7天-3 年之间,平均年龄35. 6岁。

[0032] 2、诊断标准

[0033] ①病史:有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坏境空气 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

[0034] ②症状:咽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性咳 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病程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 症状。

[0035] ③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 咽侧索肿大;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具各上述症状及1项或 1项以上检查所见,即可诊断。

[0036] 3、治疗方法

[0037] 300例患者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2、3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中药制剂,每日1 剂,煎汤2次合并约400毫升,分早晚2次服用,饭前饭后服用皆可。本发明的药物采用温 月艮。服用本发明的药物需要与喝茶、咖啡等间隔1-2小时。1个疗程为1周。在服用上述产 品时不服用其他相关药物,不进行与咽喉炎相关的其他治疗。

[0038] 4、疗效判定标准

[0039] 在目前尚无标准的条件下,参照临床治疗情况制定如下标准:

[0040] 治愈:咽部充血全部消退,咽粘膜正常;

[0041] 显效:咽部充血消退70%以上,咽粘膜已近正常;

[0042] 有效:咽部充血消退20-70%之间,咽粘膜已有好转;

[0043] 无效:咽部充血消退20%以下或未有好转反映。

[0044] 5、临床治疗结果(见表1)

[0045] 表1本发明中药制剂的临床效果

[0046]

[0047]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2、3所制备的中药制剂治疗咽喉炎的总有效率均在 95%以上。

[0048]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 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 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 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 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比由以下中药成 分组成:百合9-15份、麦冬6-12份、杏仁5-12份、郁金3-9份、桂枝9-12份、僵蚕5-20份、 厚朴10-15份、射干5-10份、枇杷叶10-15份、牛蒡子5-10份、知母10-20份、诃子3-6份、 薄荷3-9份、茯苓15-20份和甘草5-10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比由以下中药成 分组成:百合13份、麦冬10份、杏仁12份、郁金8份、桂枝10份、僵蚕10份、厚朴12份、射 干9份、枇杷叶10份、牛蒡子5份、知母15份、诃子5份、薄荷6份、茯苓15份和甘草9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按重量份称取以上原料药,放入熬煮中药用的容器中,洗净,加自来水没过药面约 2-3厘米,浸泡30-40分钟后,进行煎煮; (2) 武火煎煮至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 (3) 第二次煎煮,水沸后文火煎煮15-20分钟; (4) 将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比由以下中药成分组成:百合9-15份、麦冬6-12份、杏仁5-12份、郁金3-9份、桂枝9-12份、僵蚕5-20份、厚朴10-15份、射干5-10份、枇杷叶10-15份、牛蒡子5-10份、知母10-20份、诃子3-6份、薄荷3-9份、茯苓15-20份和甘草5-10份。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燥湿、宣肺利咽、理气降逆、逐瘀化痰的功效,适合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