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池的三国故事

 文冠厚朴 2023-11-22 发布于安徽

作者:石山幺

展开地图就会发现,大别山南麓就好像被刀平整地切下了一块。而长江刚好在下面穿过,且拐了个大湾。正是这个大湾,使得长江北岸看上去就像插入长江南部的一块楔子。而雷池古港,就处在这个楔子靠近古道的顶部,其上联通中原,其下水网纵横,扼守长江,因此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

图片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此时的望江隶属庐江郡,而魏和吴均建制庐江郡。对吴国而言,这里湖泊众多,适合水军登陆作战,易攻难守,也是少有的长江北岸领地,要想逐鹿中原,这里是不可多得的前沿阵地。

而对于魏国而言,这里正对长江腰部,地处吴头楚尾,南下渡江就可阻断江汉平原与下游建业都城之间的联系,是切断东吴长江防线的一把尖刀。三国时期,虽然望江还不是一个县建制的政区,但仍然流传着三个有名三国故事。

孟宗哭竹和沉鲊于江

通常将孟宗任雷池的监池司马作为望江建制的一个重要节点。按《三国志》载嘉禾六年(237年)孟宗母丧,因此孟宗哭竹的事当发生在公元237年之前。参考孟宗生于公元218年,即使以嘉禾六年计算,当时孟宗任雷池监池司马时大概16、7岁。雷池的监池司马是孟宗出场的第一个可靠的官职,而“孟宗哭竹”和“沉鲊于江”的故事发生在他任雷池监池司马是时候。

如果知道监池司马是个什么官职,大致上可以从中知道当时雷池的属性。司马在汉代及三国时期是宫廷、将军府下的属官,秩约千石。而孟宗的这个雷池监池司马则是朱据任左将军时的下属官。关于孟宗的这个雷池监池司马,《孝子传》作雷池监,《永乐大典》称雷池监官,《明一统志》称雷池监鱼官,《三国志补注》和《太平御览》均称监池司马。吴国设置有监农御史,孙休即做过此官。另外将军府下有设监军,如《吴书》何邈为武陵监军。这些官职大多为公府高第补之。

图片

当时魏国与吴国对峙长江,望江此时为江北最前沿。因此这个监池司马大致上是吴国在江北地区的屯田军事单位,主管粮谷。孟宗年纪轻轻在前线历练,正如史书所说,他的老师李肃奇之:“卿宰相器也”。最后孟宗果然官至司空。

就在孟宗沉鲊于江的时候,他的老上司左将军朱据也有不小的麻烦。朱据是孙权的女婿,娶了孙权的女儿孙鲁育为妻。然而在嘉禾五年(236年),孙权的心腹吕壹告发驸马朱据贪污军饷,而且他的下属包庇朱据隐瞒事实真相。吕壹的职责是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的文书,所以连宰相都非常忌惮,毕竟他掌握数据链的核心。

朱据受到控告之后,没有办法辩解,只能躺在草席上等待处罚。然而最终查明造假贪污的是不在编制内的一个工匠干的,这个工匠真的是能力够强,胆子够大,竟然贪污了几十万贯的军饷。不过这个调查结果放在被曹操都欣赏的权谋高手孙权案上的时候,孙权也觉得很合理,感觉自己的心腹吕壹太坏了,竟然诬告驸马,于是处死了吕壹。朱据因此摆脱危机,直到因太子孙河与孙霸的二宫之争时,因坚定的拥护太子而被处死。

图片

所以孟母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能从几条鱼干中洞察世间的风云变幻,她绝对不是普通乡野的村妇。孟母可以通过几条鱼干和喜欢吃竹笋的个人爱好,给年轻的儿子上了两场生动的廉政课,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更何况,这本身也是为孟宗将来数十年的人生轨迹指明了方向,这是多么智慧的一位母亲。

当然,孟宗的父亲名叫孟康,是魏国文德皇后姐姐的儿子,而孟康自己做过魏国的中书令,封广陵亭侯,而且是孟子的十八世孙,算起来孟宗就是十九世孙。孟母自然也不会出生平常人家。

图片

周何山和周何神

周何山在今县城内,《望江县志》记载,“周何山在县东一里”,这本是非常低矮的一座小山,现今早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但在历史上周何山传说非常有名。

传说周何山因周何庙而得名,而所谓的周何庙,则是祭祀周瑜与何无忌二人而建立的。

图片

何无忌是东晋著名将领,也是气吞万里如虎的皇帝刘裕的好哥们,曾当过江州刺史。传言晋义熙六年(410年)卢循叛乱,进攻江州,何无忌自浔阳引兵迎战,刚好西风顿起,何无忌所乘的船飘向东岸,徐道覆乘船进逼,何无忌战死。

按这种观点,想必战死地点大致在望江县城不远的江上。因此后来在望江修建了周何庙。何无忌当时权重一时,而其败绩直接导致卢循兵临京城,天下震动。后刘裕与卢循再次对战,刘裕即屯兵雷池,双方在江上展开激战,最终刘裕用火攻焚烧卢循战船,致卢循大败。这个时候,屯兵雷池的刘裕给好兄弟何无忌修一座祭祀的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周瑜更是多次转战望江,第一次是建安四年(199年)冬随孙策北上破皖城,命李术为庐江太守,留三千人守皖。第二次是建安五年,时孙策身亡,孙权召周瑜回宫,周瑜自巴丘顺江途经大雷港。同年李术脱离控制,孙权当年冬天带周瑜孙河等围攻李术,并任孙河为庐江太守。

图片

按史载,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以柴桑为基地率孙瑜讨伐麻、保二屯。207年江夏太守黄祖率邓龙进攻柴桑,周瑜还击,生擒邓龙。208年孙权征讨黄祖,周瑜为前部大都督。同年七月曹操发起荆州战役,而后讨伐孙权。周瑜进驻赤壁,至此后周瑜主要在湖北活动。

有关周何庙,历史中还有过一个记载,侯景之乱时,王僧辩屯兵雷池,夜梦雷池君周何神,说是周何神自称征讨大将军,乘坐红色大船,将校整齐,顺江而下讨伐侯景,不一会儿神君便返回,说是已经杀了侯景。这个故事又称为“梦杀侯景”。这个故事在古代十分有名,很多典籍都有记载,也大大增加了周何山的知名度。

然而这个故事也带来一个问题,既然是自称大将军,想必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神,那为何又说周何神是周瑜何无忌二人呢?毕竟事情过去太久,历史上望江名人也提出过疑问,但也是缺乏资料,说不清。反过来说,这周何神前还有雷池君,搞不好应该是三个人或者三个神。然而“梦杀侯景”原本只是一个梦,也别当真。

图片

西圩屯田

有关西圩最早的起源,则传说是周瑜屯田所筑。实际上因望江所在的庐江郡地理位置特殊,双方在此常年展开拉锯战。而双方的策略也大致相同,即屯田驻兵。无论是魏国还是吴国,因战略的需要,均不会轻易丢弃这块土地,同时也需要防范对方以此为跳板,开展攻势。因此当时对这一地区的政策均是迁走百姓,形成无人区,再开展军屯,大开稻田,以田养兵。这样既能保证对方无法在此立足,又能解决驻军的粮食问题。

西圩位于望江县的“河北”,有关西圩的故事和传说颇多,后续文章详细展开。

曹魏太和二年(228年),征东大将军曹休打算建功立业,突破长江防线,主力选取的进攻地点既是以雷池港口为跳板,渡江南下。然而陆逊、全琮、朱桓等在望江沿江一带击败曹休,逼迫曹休退还石亭(今潜山北),而此次兵败,最终导致曹休愤疾而死。

当时曹休已经是曹叡的四大辅政大臣,是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封长平侯。对这次的战败非常看得很重,当年秋九月病死。其后望江一带经历一段短暂的宁静,于是有了孟宗在此任雷池的监池司马。

图片

总体而言,当时的雷池虽然只是一个小地方,但在魏吴对立时期,却显得十分特殊。作为四战之地,且挡在长江要冲,留下来的故事也基本以军事为背景。

无论是孟宗的雷池监还是西圩周何山,均是战争下的产物。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变迁,孟宗留下的孝道故事,周何神留下的是神秘,而西圩,却在后来的历史中,一步步演变为粮仓,从而有“家在望江,命在西圩”的歌谣。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