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肾中的阳气升起,腰暖了,胃也暖了,一个奇妙的中成药

 当归与地黄 2023-11-23 发布于四川

有几个朋友在练传统马步桩。他们说,当通过腿部发力的时候,气血运行加快,呼吸加深加粗,气机下沉丹田,腰部热感随之产生。

丹田之气上滋脾胃,脾胃也获得温暖,运化消化吸收好。身体得到充足的能量供养,精力随之旺盛。

朋友A因脾胃虚寒,胃口不好,还常常腹泻。练习两三个月之后,这些症状得到改善。

朋友B因肾寒腰痛,遗精尿频。练习一段时间后,症状有改善。

朋友C因肾寒不化气,腿部浮肿,身体水肿。练习一段时间后,症状有改善。

以上症状的原因,八个字概括:肾不化气,脾胃虚寒。

而之所以肾不化气,是肾的阳气不足。肾阳特别不足的人,后腰两侧通常是凉的。这种凉能引起血凝,凝则不通,腰痛随之产生。

中成药升阳十一味丸
集温肾、温胃、利水于一体,适用于胃寒、消化不良、肾寒腰痛、遗精尿频、浮肿、水肿、寒性腹泻等的治疗。

组成:

石榴、冬葵果、肉桂、黄精、红花、蒺藜(微炒)、荜茇、益智、天冬、玉竹、天花粉。

本方温肾的中药有两味,且这两味还均有暖脾作用。这就是肉桂、益智。

肉桂的火力甚至能把跑到高处的虚火召唤而回。就像一团旺盛的篝火祛散寒意,身体的血脉也可因它而通。益智则以温暖脾胃而止泻,以暖肾而固精止遗。

两味合力有一个特色,肉桂引火归元,益智藏纳归源,让肾能量和物质都不缺,助阳化气的基础就打牢了。

温胃的中药有石榴,荜茇。尤其石榴的干燥果实,温胃生津,涩肠止泻,是护胃良药。唐代孟诜所著《食疗本草》甚至指出它能止泄精,将其与固肾联系了起来。

荜茇则温中散寒,对于寒性腹泻佳。相传唐太宗治痢的药方中就以荜茇站了主位。

两者搭配,能开胃消食,又能止遗止泻,也把胃和肾都温暖了。但与肉桂和益智相比,更偏于温胃开胃,消化止泻。而脾胃好精力好,是祛病的基础。

接下来谈其余七味的作用。

由于阳不化气,阴就不成形,正常的血液和津液正是这些形。津液血液得不到充足的阳气推动与气化,就会形成水肿,浮肿,甚至血瘀这些病态物质。

处理这些问题,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 利尿消肿

冬葵果以利尿消肿出名,可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人体水液代谢问题。比如各种肾性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或糖尿病肾病导致的下肢水肿,伴有腰部的疼痛不适。

2 浊水消除了,还得补充足的肾水与津液。而这也是阳化气的资本,没有充足的阴,阳则无以生化。

黄精天冬玉竹天花粉均能养阴生津。

黄精心肺脾胃肾之阴皆可养,天冬养肺肾之阴。两味合而着力于肾水的滋养。

玉竹天花粉均养肺胃之阴。天花粉相比玉竹更多了苦味,这也让玉竹更善于养,天花粉更善于清,清热生津的能力更突出。

四味共使肾水与津液充足,成为身体的能量与润滑剂,为化气提供资源。

3 寒凝则瘀,处理血瘀的中药:红花蒺藜。

红花活血化瘀,蒺藜活血祛风。帮助打散肾寒血凝,治因其而产生的腰痛。

红花活血化瘀的运用非常广,以逐全身痛闻名的身痛逐瘀汤,它赫然在列。蒺藜除了活血祛风,还可平肝解郁,而情绪病是导致很多疾病的根源。

这便是中成药升阳十一味丸,从它对脾胃和肾的温暖,让人想到脾阳根于肾阳。肾就像那个柴火,胃就像那口锅,柴火燃烧有力,锅里也热气腾腾,水谷津液都能得运化消化,则消化不良、肾寒腰痛、遗精尿频、浮肿、水肿等得到治理。

这便是本方升阳的妙处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