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瓶梅笔记(第七回之三)孟玉楼的高调亮相:布店还是皇宫

 心中有一个太阳 2023-11-23 发布于河北
虽然杨姑娘说不用相看孟玉楼,毕竟这才是西门庆要娶过门的人,又真正掌控那上千两遗产,怎么也要看看。第二天,西门庆又穿齐整(不知还是不是昨日那身行头),骑着大白马,带着订婚的“插戴”,两个贴身小厮平安和玳安(后者最后继承了他的家业),还有骑驴的薛嫂,神气洋洋的去玉楼家了。 西门庆出行其实也常骑驴的,不过今天场合不同,要把高档坐骑拿出来,做个真正的白马王子。词话本里多一个孟夫家的地名:猪市街。从臭水巷到猪市街,孟玉楼名字高雅,却是不折不扣的市井中人。杨家所在街名草根,房子还是很气派的,“门面屋四间,到底五层”(据词话本)。后面喝茶时薛嫂提到这房子值七八百两银子。词话本接着写西门庆在门首勒马等候,薛嫂先进去通信。(绣像本里则是“薛嫂请西门庆下了马,同进去。“)下面看到“坐南朝北一间门楼,粉青照壁。”这门楼就是大门口,如贾家写着“荣国府”“宁国府”的牌坊。中国文化里脸面很重要,这门就是一家人的脸,所谓“名门”,“高门”,“寒门”,“门第”(这第字就指官绅的大宅子),“门当户对”等词都表现了这种屋人一体的观念。杨家的门楼肯定比不上贾家,但只要有,就不是普通人家。照壁是讲究的住宅必有的,可在门内或门外,又叫影壁,北海里的九龙壁就是此类,相当于屏风。大观园里的“曲径通幽”起到的效果相似,不让门内外一览无余。据说照壁由古时宫殿里的“萧墙”化来(出处见《论语.季氏》,可驱鬼,因为传说鬼不会拐弯。另听得一种理论照壁可反光,使院内更明亮,不知有无道理。无论如何,照壁在中国传统中太普遍了,可以做得非常奢华,比如以乔家大院为代表的山西晋商的住宅。它也是一家人的名片,把富贵品味都显在外面。杨家的相对很简单,只是涂成粉青色,就是很象绿玉的颜色。这颜色明清时很流行,也常在瓷器上用。
再往里走,我们看到“仪门紫墙(绣像做照墙),竹枪篱影壁,院内摆设榴树盆景,台基上靛缸一溜,打布凳两条。”旁张评“是布店”。可以看出,杨家把厂房和店铺都设在自己家里了。后面薛嫂提及孟玉楼常在家照应“二三十染的”吃饭,可见他们雇了许多帮工,有点资本家的味道。仪门是大门里的门,竹枪篱是竹篱笆:莫非这染布坊看上去也有点林妹妹潇湘馆的韵味?盆景原是文人赏玩的东西,现在也飞入商人家了。这很有情致的布置中,是一溜“靛缸”,就是里面盛着靛蓝的染缸。由此见,杨家做的是面对一般用户的低端产品,因为靛蓝原料易得,价钱低廉(见民俗147-148)。随着衣着的消费分层,蓝衣服成了中下层社会的象征,就是那时的“蓝领”。不过从杨家生意火爆,“一日不算银子,搭钱(绣像做铜钱)也卖两大簸箩”来看,这个市场大得很。薛嫂提到玉楼精明,“毛青鞋面布”,“定要三分一尺”,可想他家一天能卖出多少这样的布。晚明时棉布一下普及起来。棉虽没有丝绸奢华,但舒适度比以前的麻衣大大提高,成了小有余钱人家的首选。靛蓝染料应是配棉布的,杨家的发迹,就是靠薛嫂这样中低消费群的崛起。
推开一道“朱红槅扇”, 薛嫂带着西门庆来到了一间有“三间倒坐客位,上下椅桌光鲜,帘栊潇洒”的会客厅。“槅扇” 是古建筑中常见的格子门,但这朱红色出现在一个平民家未免扎眼。所谓“朱栏玉砌”, 朱红这种颜色因其昂贵与艳丽,主要出现在皇宫和贵族家里。这与欧洲贵族喜欢的那种金灿灿的风格不同。所以我们有《红楼梦》而不是《金楼梦》。不知《金瓶梅》中这一细节是写实,疏漏,还是另有所指。暂且存疑。
词话本在“上下椅桌光鲜”前又多了好几句:“正面上供养着一轴水月观音,善财童子,四面挂名人山水,大理石屏风,安着两座投箭高壶”。绣像本删了不少这种描写摆设的句子,我怀疑这是否意味编者已不太熟悉《金》中描写的物质生活了。相比而言,我还是更喜欢词话本的全面。这一段描写又显出了杨家的阔绰。另外,我怀疑从文人眼光看摆设得很俗气。试想观音童子像多为重彩,和以淡雅为特色的山水摆在一起,多扎眼啊。投箭是唐时就有的宫廷游戏,这里大概就是装饰用。一句“椅桌光鲜,帘栊潇洒”又把孟玉楼作为精明主妇的形象衬出了。
西门庆骑白马而来,孟玉楼也已精心准备多时。薛嫂进去通报,结果人家“梳妆未了”。可能从清晨就开始忙了,只是工序繁复,现在还没好。等候期间,小厮为西门庆上了盏“福仁泡茶”。金瓶梅里的“茶”常是泡各种果仁蜜饯的,可参看这篇资料。这回提到的“福仁”就是福州产的橄榄。这显然是远方来的特产。粤闽等地过去都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杨贵妃想吃个那里产的新鲜荔枝要快马加鞭的跑几天几夜。清河离福建也不近,但明代的运输网比唐代又要发达得多。尤其是,清河不远处就是明时运河上的商业枢纽临清。明代重新疏通了山东地区的京杭运河,带来了临清的繁荣,据说此处上通辽东,下达粤闽,而这些地方又是海外贸易的接口。有资料说临清流动的商人有时比本地人口多十倍(见杜明德“金瓶梅与临清”一文)。正是这繁荣的商业网为西门庆的丝绸生意带来大量客源,也为《金》中奢华的物质生活提供了背景。孟玉楼家里用“福仁”款待贵客就不足为奇了。
喝茶功夫,薛嫂又抓紧机会和西门庆讨利头。按她说,孟玉楼还有两个小丫鬟,兰香和小鸾,可以带过门。这么好的一笔买卖,作为交换,薛嫂只指望“指望典两间房儿住”。 还提到“你老人家去年买春梅,许我几匹大布,还没与我。到明日不管一总谢罢了。”几句之间带出《金》中另一个张竹坡看来提纲携领的人物,春梅。有趣的是玉楼和春梅这两个有象征性的人物都是薛嫂引出的,还都和潘金莲关系不错。
正说着,一个丫头叫薛嫂进去。又过了“良久”(绣像本做“不多时”),打扮了一天的孟玉楼终于闪亮登场了。按书上说是“环佩叮咚,兰麝馥郁”。这是咏仙女的套话,还没着面,只香气和声响就让人想入非非了。《史记》里写子见南子时只用句“环佩玉声璆然”衬出个美妇人的香艳。警幻仙子出场词里也有“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之句。但孟玉楼不是仙女,也不是贵妇,只是个住在猪市街上指挥人染蓝布的老板娘。环佩兰麝等词用在她身上,有点戏仿的味道。不过,按词话本的描写,孟玉楼一走出,的确富贵得离奇:“上穿翠蓝麒麟补子妆花纱衫,大红妆花宽襕; 头上珠翠堆盈, 凤钗半卸”。不要小看这几句,诰命一品夫人穿的礼服也不过如此。补子就是贴在衣服上的刺绣图案,一般在前胸位置。按明代《舆服志》“二十四年定,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到了清代,麒麟补则用在一品武官的官服上。 贵族妇女按礼也不用麒麟一类的兽纹,只“用禽纹补,意思是女子以闲雅为美,不必尚武”。《金瓶梅》里它却几次出现在女装上。这里孟玉楼穿了一次,后来第四十回吴月娘裁了一套“大红缎子遍地金通麒麟补子袄儿”。第七十八回让西门庆一见就“魂飞天外,魄丧九霄,未曾体交,精魄先失” 的何千户娘子蓝氏则穿一身“大红通袖五彩妆花四兽麒麟袍儿”。后来春梅成了周守备夫人,第九十六回重访西门家时的穿着极为相似:“大红通袖、四兽朝麒麟袍儿”。麒麟图案还两次出现在西门庆到东京打点的礼单里:第三十五回从李瓶儿那里找到的送蔡京的“两匹玄色织金麒麟补子尺头”,和第七十回给朱太尉的“一匹大红麒麟金缎”。吴月娘蓝氏和春梅等的丈夫都到不了“公、侯、驸马、伯”的地位上,但毕竟有官位(西门庆在第三十回得了官)。而孟玉楼只是个布商的妻子,她穿得如此华贵,也太夸张了。绣像者的编者可能也觉得这几句过了,把“麒麟补子”等语删了。有研究者认为孟玉楼原型是官妇,这种索隐文章多无扎实的证据,文学与现实也不可能完全对号入座。《金瓶梅》反映了不少官僚生活的元素倒有可能。西门家的种种华贵用品往往是内廷级别的,又与高官有紧密联系。虽然晚明成了商品社会,很难想象一个普通商人家能有这种富贵。
“妆花”是金瓶梅中常出现的布料。看了一篇“金瓶梅妆花服饰考”(黄强著,收入《金瓶梅与临清》),里面提到妆花是云锦的一种。这云锦是南京的特产,因美若云霞而得名,是元明清三代御用贡品。据说云锦因织艺繁复,一天只能制得几寸,有“寸锦寸金”之名,所以被定为“章贵贱,别尊威”的特殊奢侈品(见“南京云锦”一文)。严嵩抄家时就被发现拥有大量妆花衣料。清时,则有江宁织造这一重要职位监制包括妆花在内的御用丝织品。曹雪芹祖上世袭此位,也与丝绸文化渊源甚深。
妆花在孟玉楼和西门庆家的屡屡出现,又让人对他们的身份产生怀疑。这遍身妆花,蓝衫红裙(“宽襕”应指裙子,后文就提到潘金莲穿“玉色绫宽襕裙”) ,着麒麟补子,满头珠翠凤钗,胸前还佩着叮当作响的玉玲珑的孟玉楼,去参加皇帝的加冕礼也不逊色,怎么竟只是个住在神马猪市街上的布店老板娘?(好,不妨望文生义,玩把索隐,猪朱也,孟玉楼本是某贵妃娘娘的又一力证。)
接下来描绘孟玉楼外貌的一首词两个版本文字上区别很大,但都提到孟玉楼身材高挑,脸上几点微麻(不知是否是小时生天花留下的)。还提到她的“金莲小脚”。明清的恋足癖渗入每个汉族人的性别审美观,脚不小,就嫁不出去。所以才有那么多母亲狠心给自己的女儿缠足。相亲时看脚是关键,《红楼》里贾母就这么审视过尤二姐,说真是个“齐全孩子”。杨家相亲这一场里,薛嫂在孟道万福时掀起她的裙子给西门庆看,“正露出一对刚三寸、恰半叉、尖尖趫趫金莲脚来,穿着双大红遍地金云头白绫高低鞋儿”(词话本文字稍有出入)。西门庆爱红鞋,这以后许多章节都可看出。所以见了“满心欢喜”。相亲间还喝了两盏“蜜饯金橙子泡茶”,可能象现在还吃的金桔。互报年龄时,孟玉楼实话实说自己“青春是三十岁”,长西门庆两岁。这时谎报了玉楼年龄的薛嫂赶紧出来打岔,“妻大两,黄金日日长。妻大三,黄金积如山”。现在还有俗语“女大三,抱金砖”。用在此处正应景,西门庆主要冲着孟玉楼的钱来的。又所幸这富婆还真是个可人,华贵俏丽,又会应承,给西门庆递茶时,先“纤手抹去盏边水迹”。她用的茶具也不一般,“银镶雕漆茶钟,银杏叶茶匙”(据词话本)。杏叶造型在明清茶匙中似乎很流行。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出土了一件“金漏勺”,“细长的匙柄做出一段竹节纹,匙叶轻薄形若一枚杏叶,叶心图案为团花,花心一朵小簇花镂空做”,可能与孟玉楼用的式样差不多,正好配茶里的蜜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