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册子的价值仿佛“密档”

 胡洪侠 2023-11-23 发布于广东

《万圣书园排行榜2001-2023》册子的封三,有一个万圣三十年店面搬迁大事年表,列明门牌号码,时间精确到日,距离精确到“步”与“米”。如下:

1993.10.31 于北三环西路三义庙开业
1995.3.15 迁至成府街58号
2002.2 迁至成府路123号
2012.12.09 向东198步 成府路59号
2023.10.31 继续向东1000米 成府路28号

有了这样一份年表,我就可以“考证”自己首次闯进万圣的年份大概就是1995年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1995年创刊,为此我专门去北京组稿,请作者吃饭。之前不管在北京还是回北京,我常去的书店是琉璃厂、三味书屋、三联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社科院书店、五四书店、海淀图书城等等。那年回北京,有位朋友对我说,有家新开的万圣书园,得去看看。于是忍痛坐出租车,东找西找,好不容易找到了。我在万圣背了一套《王力文集》回深圳,另外还买了什么书今天已毫无印象。如果这些记忆都不错,据万圣“搬迁年表”,我首次踏足万圣,应该就是1995年。

这些天一直惦记着万圣最新的搬迁工程。这本万圣排行榜册子也收到很多天了。苏里为小册子专门写了一篇《继续走在成府路上》,开头几段是小册子序言,其中特别谈到城府街——

……成府街大约在2000年冬拆迁,过程中万圣栖息在海淀体育场内一年多,也算成府街时期吧。……万圣是在成府街里成型的,我们怀念那个时期的万圣。……搬迁后我写过一篇短文,《成府街生命史》,附在后面。但我认为,到了成府路上,作为独立书店的万圣才成熟起来,经营理念和规则才固定下来。坚持为学术服务,为读书人服务,“每天进步一点点”“通过阅读,获得解放”……

因我第一次去万圣,正值它的城府街时期,所以我特别想读苏里文中提到的《城府街生命史》。今晚终于想起,文章就在“万圣榜册”里啊。

这个以二十多年间“万圣月排行”为主题的册子,专为万圣第五次搬迁而编,非卖品,十六开,以骑马钉分装两叠,正文148页,以专用暗印万圣符号铜版纸印刷,封面为活页,装帧堪称“朴素”,甚至“简陋”,印数不详。除前后各安排一篇苏里文章外,其余皆为书目,有“万圣三十年年度图书(学术-思想),有“万圣三十年年度图书(影响力),有“万圣月排行”(2001-2023),前前后后,密密麻麻,信息量极大,堪称一份“数十年间中国知识人阅读档案”。

册子最后的《城府街生命史》,是刘苏里2004年2月写的,近二十年前的文字了。那时的苏里生命力比现在饱满得多,笔下的句子比现在激情得多。那依然是万圣的黄金时代。

“城府老街哟,让人说什么好呢!?”二十年前刘苏里如此抒情地说,“你血管里流淌着的鲜血,何时再能浸泡出知识与思想肥美的花朵?”

他对这条街的感情确实非同一般。他说,2001年,这条总长不过三百米、历史却有三百年的小街在尘土飞扬中永远消失,他竟然联想到了罗大佑的“鹿港小镇”与王国维自沉太平湖事件,以致于感叹道:这“坚固的东西”永远地烟消云散了,寿数不再可能超过292年了。

苏里听侯仁之先生讲过,1709年始建圆明园时,这条小街就开始了有记载的历史。之后几度兴衰,简直血泪斑斑。

文章最后是刘苏里的“大哉问”——

2002年,老万圣不再。新万圣落脚离城府街一路之隔的成府路,依然是不偏不倚地居北大、清华之间。临着喧闹的大街,万圣于孤独之中还能续上城府老街近乎传闻的生命史么?

每次万圣搬迁,这个问题都会再次浮现。苏里在万圣三十年“榜册”上给这篇文章“压阵”的位置,可证他依然在问同一个问题。他想续的,是“城府街的生命史”,这让我对万圣书园的存在价值有了新认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