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精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F2967527 2023-11-24 发布于北京

本篇文章小徐来讲解桂枝加龙牡汤

后附:二加龙骨牡蛎汤

图片

【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方解】《本经》谓“(龙骨)味甘,平。主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小儿热气惊痫”,“(牡蛎)味咸,平。主治……惊恚怒气……杀邪鬼”。

所谓“鬼疰,精物,老魅,邪鬼”,均指各种心神症状。

龙牡二者为强壮性的收敛药,具有收敛镇摄、潜镇浮越之效,可治疗烦惊、动悸、不眠、多梦等心神症。

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治其表虚。故本方为治具有桂枝汤证,又见胸腹动悸、惊烦不安、夜寐不宁、梦多失精等兼各种心神症者。

桂枝汤本来不是大发汗药,需食热粥,温覆才能汗出,今加龙牡等收敛药,只能调营卫和气血而不发散,是为治疗失精的主方。

六经辩证:太阳阳明合病。

方证抓手:

1.属于太阳表虚证。

2.在桂枝汤证的基础上表现出:胸腹动悸、易惊烦不安、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者;或有虚脱症候者。

3.脉多浮大而无力,若脉呈浮大坚搏动指,此阳虚极外浮无根,亟宜加附子配龙牡温阳潜镇、镇摄浮阳。

4.舌质嫩红、湿润、舌苔薄白者可用。舌质黄腻、焦干、厚腻等应慎用。

本方与二加龙骨牡蛎汤的区别在于:“虚弱浮热汗出者”。

两方均可治疗多汗,多梦等精神症状者。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精家而表现出上实下虚证者;

加了附子加强温下寒的力度,加上白薇祛除阳明虚热(清上热)。

因其人阳虚日久,故二加龙牡证者其(下)虚表现更虚,虚阳上越之浮热之像也更加明显。

图片

条文解析: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框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注解:

失精家,就是频繁失精的人。

所以失精家属于虚劳病属之内。

失精家因为其失精而其里虚寒,又有虚阳上亢的表现。(形成一种上实下虚的表现)

下虚可表现为:少腹弦急,阴头寒,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少腹弦急:因其里虚而腹部肌肉拘急。

阴头寒:因其人里精气不足,不能荣养,故而为寒,前阴处寒冷。

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意思为

若脉极虚芤迟,代表着为清谷,亡血失精。

清谷:下利清谷

亡血失精:失精,则精气不足,人体之阴损耗,自然产生寒像。

上实可表现为:目眩,发落

目眩此属热像,血热则发落(血虚则发白)

图片

~~~~~~~~~~

《说说 龙骨、牡蛎》

古人的看法是:龙骨、牡蛎是对症精神不安。

1.二药能治疗:惊恐等精神不安的症状。

二药均能使其精神收敛。

2.二药具有收敛补虚作用。

治疗遗精等,使用补虚药物效果有限,必加其龙骨牡蛎等收敛药物才能见效。

3.二药具有收敛强壮作用。

“医以火劫迫之”,“火邪者”—桂枝去芍加蜀漆龙牡救逆汤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这些情况都是医生误治之后,造成了这些情况(精神异常),故其能具有收敛及强壮作用。

~~~~~~~~~~

附:二加龙骨牡蛎汤

《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牡蛎汤。

组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去桂枝,+白薇附子各三分。

胡老常常2方配合着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附子白薇),不去桂枝因为其有气上冲(头眩、发落)。

胡老本方经验:附子不大量用(没有“大寒热”),附子少用即用本方。

因为其有下寒(阴头寒,精自出,少腹弦急)所以可加附子。

推荐附子用量3~6g

经验用量:+白薇10g,附子3g

~~~~~~~~~~

图片

医案:

叶益丰医案:

程某某,男,56岁,1981年10月8日诊。眩晕月余,诊为高血压病,服降压药眩晕益甚。

现症:眩晕耳鸣,心悸寐差,汗多怕风,面色萎黄,舌淡白,脉浮缓,血压180/96毫米汞柱。

乃阴虚阳浮,虚阳上越之证。

治宜益阴扶阳,镇纳潜阳。

桂枝、白芍、甘草各10克,龙骨、牡蛎各50克,生姜5片,大枣10枚。

3剂汗止,心悸除,略感眩晕,血压150/90毫米汞柱。

继服5剂,眩晕消,血压正常,诸恙悉瘥。(山东中医杂志i985;(5>:21)

~~~~~~

经方之加减与否,须视病情而定,非必加减而后效,故古方不治今病论,亦属无稽之谈。并举两遗精病案而阐述之。

李某某,男,40岁,湘林汽车五中队工人,遗精半载,诸治不效,于82年4月13日来院就诊。

证见:头晕神疲,面色萎黄,遗泄无梦,阳痿不举,舌存常薄苔,脉濡软如烂棉。

证属肾元虚衰,相火不蛰,由精伤导致气馁。

治宜引纳固下,益气调中,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再加黄芪、党参。

进4剂,遗泄依然。

筹思再三,以为病深药少,嘱其再进4剂,仍无寸效。

于是以原方去参、芪与之。三剂知,六剂愈,至今未发。

又齐某某,男,53岁,黔阳县竹器厂篾工。

遗精十余年,多方治疗而效不显。于82年7月14日来院就诊。

证现头晕目眩,虚赢少气,腰酸肢冷,小便频数不禁,寝难成寐,遗泄无梦,近来几无虚夕。脉来弦细而弱。

此亦精气神俱虚之候,亦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再加参、芪。

并非故蹈复辙,以图再试耳!谁知进4剂后,不效依然。

遂于原方去参、芪与之,进三剂,遗泄戛然而止。

续进十余剂,诸证寻愈。

随访至今,情况良好,间或一遗,不药而愈。

(刘雪堂·经方加味而效不显·江西中医药1984;(6):36)

最后文章声明:本文仅仅为小徐个人整理笔记,仅仅大家参考,不正之处,请大家指正。

也欢迎大家私信交流讨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