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文化】十月小春明丽美词五首:小春爱日融融暖,鸦舅霜酣红灼灼

 老沔城人 2023-11-26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诗词文化】

十月小春明丽美词五首:
小春爱日融融暖,鸦舅霜酣红灼灼

文/初衣胜雪


  十月小春美词五首:十月小春粳稻获,拾穗儿童争雀跃

  十月在江南民间有小阳春之名,是为此时虽然是初冬,气温走低,时有霜雪,但是未有雨雪时,阳光分外干净明丽。大部分树叶因为寒冷走向凋零,但是给了低小的短暂生命的草本以适合的阳光,在山地林木的间隙里快速成长,还有一些敏感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的花树,误以为这样类似早春的晴暖,是春天的到来,会反季节开花,虽然花期不长,很容易为后继的冷空气和风雪摧折,但是这一阶段的短暂清美,宛如早春,半暖半寒的气候,使人清新舒适。

  所以,早冬依旧是旅游赏景的佳期。

  当代的入冬是以平均气温在10℃以下连续5天,才算入冬,那么实际传统的早冬,在当代还属于秋天的范畴,这秋色清丽明朗,怎么不使人好心情?

  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描写这一阶段的明丽美景。


  日射平溪玉宇中。云横远渚岫重重。
  野花犹向涧边红。
  静看沙头鱼入网,闲支藜杖醉吟风。
  小春天气恼人浓。

  ——北宋·米芾《野眺》

  太阳直射在溪水上,水天明亮,晶莹可爱。而形成的水上晴烟,在天际飘荡。

  远水之外,是隐约的太阳下的层峦叠翠。

  而近处,山涧的水边,不知名的野花,向着水源,开着明艳的红花。

  我行走在山边水畔,晴暖的日光照着,看着渔夫在沙洲上上钓鱼,我喜欢那起网时候,鱼鳞在阳光下的翻腾,好个悠闲宁静的水乡之美啊。

  三两杯悠闲的酒后,拄着木杖行步,感受这清和的风,吹成一腔诗意。

  我该怎么形容这美好的时段呢?

  这是初冬,但亦是如春的小阳春,小阳春的天气,真是让人回到了春天啊,让人都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

  是的,每次说到冬天,概念里,就是寒冷,雪,萧瑟。幸好民间还生动创造出了小春一词,还显示冬天里,原也有着一种别样的晴暖和清暖,让人迷醉。


水阔天低雁字横。小春时节晚寒清。
梅梢月上纷纷白,竹坞风来冉冉轻。
人似玉,酒如渑。入关意气喜风生。
坐中有客联镳去,谁唱阳关第四声。

——北宋·谢逸《鹧鸪天》

  水阔天低,向来是秋冬景色的凝练,因为树木少,水域变得开阔。原本看不到天际的视野,此时可以看到雁阵南飞,霜天林月。

  十月初冬,虽有寒气,但是没有风雪的时段,白日清温,甚至有种暴晴的恣意。但是到了晚上,昼夜温差会加大。也正是这种昼夜温差大,有着冰火两重天的淬脆感,尤其合适健康的年轻人,感受那种温差。朋友相聚,酒酣之后,感受吹到脸面的凉风。

  十月早冬,也有耐小寒的早梅花含苞初放,寒玉梅花,冷翠绿竹,恰恰激发年轻人的热血酒怀。

  大家青春正好,喝着酒。

  都谈着进入边关后的那种壮怀和期待,去往更远的地方,去沙场报国。

  都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是这年轻人聚会在一起,哪里像伤别。

  大家喝酒之后,一起骑着马奔赴边关,用热血和青春去主动领略塞外霜雪,自然也就没有悲怀。

  哪里有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只有故人一起出阳关,带去满身的青春气和壮怀。

  这首诗词写得非常有意思,一反冬天送别,凄凉伤感。反而小春天气,浅浅冬寒,助力着年轻人的慷慨和理想。

  都是梅花都是竹,人如玉,心如火,更有慷慨同奔赴。


  胜概朱楹俯碧湖。萧萧风月一尘无。
  只堪绿蚁满尊浮。
  况是小春天正爽,杖藜相与探梅初。
  半皴枝上未成珠。

  ——宋·史浩《浣溪沙》

  这是十月早冬,去踏湖寻梅。因为节气是小雪,气候是清暖参半,天气是晴朗干爽,适合旅游。

  站在湖上的朱楼上俯瞰辽阔的湖水,那湖水碧绿,黄昏时节,晚风清月,水天一色。

  湖水如酒,当然也必要饮酒,只当饮下如醉湖光。

  喝了酒后,就出来相约找梅花。

  拄着登山的木杖,一起沿着山路,去探访梅花。

  结果,梅树是找到了,梅花刚刚打着最小的花芽,还看不到成珠子的花蕾。

  他们来得太早了点。

  但是宋朝人的踏雪寻梅,很有意思,因为小雪节气看梅花,不管有雪无雪,也算踏雪而来。没准你会找到一两朵早开的梅花。

  宋朝人有梅花情结。因为梅花向寒而生。心中有春天。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的宋朝人,一反唐人的奢华,不重牡丹而重梅花,因为梅花能在恶劣的气候中坚韧生存。

  所以宋朝的赏梅,早至早冬,也培育了很多早梅品种,要的就是寒意而守春,上升到人生和命运的祈福。


  小春爱日融融暖。危亭望处晴岚满。
  江静绿回环。横陈无际山。
  清霜欺远树。黄叶风扶去。
  试探岭头梅。点红开未开。

  ——宋·赵师侠《菩萨蛮》

  冬天的太阳,叫爱日,这是古人的浪漫,因为冬天的太阳暖而使人舒适,愿意亲近,如同有着慈悲和爱的人。

  小春时节的冬阳,那是何其的暖融融,站在高楼上远眺,阳光铺满山峦。

  俯瞰之下,一江绿水静静回环流淌,两边无数历历山峦。

  好个高瞻远瞩的山河壮丽啊。

  我站在楼头,目光在山中寻找,看到了无数黄叶树,红叶树,它们都在风中落叶。

  我决定去山上找梅花,我想知道,那梅花的红色花蕾,此时开了还是没开?

  我喜欢这首诗的清朗,大气。

  江静绿回环。横陈无际山。好个诗好如画,诗好如歌啊。

  这是赵师侠的千里江山图,但是比宋朝皇家的《千里江山图》更有真实感。他是宋朝太祖赵匡胤儿子燕王的七世孙,一种开阔的气质或有遗传,比起深宫里的《千里江山图》,我更爱这首。


  十月小春粳稻获。堆场囷廪鸡声喔。
  拾穗儿童争雀跃。开缸酌。
  新篘酿就田家乐。
  鸦舅霜酣红灼灼。闲花点缀丛林薄。
  风急一行寒雁落。惊剥啄。
  荜门客至无人诺。

  ——清初·董元恺《渔家傲》

  来看看这首具有乡村气息的小春诗。

  十月小春时节,是农家收获晚稻米的时候,那晒场上,稻草堆里,有鸡群啼叫。

  孩子们争着在稻田晒场,拣稻穗。

  而男人们则在劳作的间隙,打开堆在晒场上的酒缸,用竹漏撇开浮在酒面的酒糟,你一碗我一碗的喝酒解渴。欢声笑语,酿酒此是农家的快乐。

  男人们孩子们都在晒场收拾稻谷入仓,女性们肯定也没有闲着,几乎一村的人都集中在这里。

  那么镜头拉远,这是一个乡村的十月,晒场之外,乡村笼罩在一片火红的乌桕树林中。

  而乌桕红叶则像红色的花一样绚烂,开在树梢。

  而更远处,有雁阵,有水泽。

  是谁在敲门,那声音在寂静的村庄传递得分外清晰。

  只是有客人来,却没有人回应。

  因为这里的人,都在晒场上去忙碌了呀。

  这里动静结合,晒场的热闹,乡村的寂美,构成一幅初冬的乡村画卷。

  可以说,不深入农村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美词的。

  小春不在风物,在人间的丰收热闹里。十月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