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色列2600年前莎草纸信件:奇特现象一再出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百家杂评 2023-11-26 发布于江苏

1947年,以色列建国前夕,在死海西北基伯昆兰旷野的山洞,一个牧人在洞中无意间发现众多藏有羊皮卷和纸莎草卷文献的陶坛,羊皮卷是用希伯来文书写的早期犹太教、基督教经文,这就是“死海古卷”,距今已有2100余年,且表明古犹太人“的确”曾经在此生活过。

2021年,继三星堆出土了一大批文物惊艳世界后,在死海旁边悬崖上的洞穴里,以色列考古专家发现一个完好无损的篮子,其中篮子里只有少量的土,并非被泥土完全掩盖而尽量隔绝空气,且篮子都还能立起来(见下图),测定之后宣布已有10500年历史。

近些年来,以色列考古“神迹”层出不穷,每一件的横空出世,都震惊了世界,都让中国考古黯然失色。去年,以色列又有一个重大发现。

新华社报道:以色列文物局获得一份莎草纸信件碎片,认定距今大约已有2600年历史。该莎草纸信件残片上,写了四行不完整的古希伯来语文字,以“致以实玛利……”开头(名字很重要,下文会谈),表明这是一份信件的片段。下图,莎草纸信件残片。

以色列文物局宣称:信件是从美国居民手中获得,该居民母亲1965年访问耶路撒冷时,被一名博物馆馆长和一名古董商赠予该碎片。同时又申明:还有与之一样的两份莎草纸文件,都发现于沙漠地区。但没有给出具体出土地点、出土层位、现场照片等。

显然,这又是一个极其惊人的发现,展现了犹太民族与希伯来语的悠久历史。但问题是,纵观此次发现的莎草纸信件残片,却会发现奇怪现象一再出现,如此也就让人不得不对西方考古产生质疑。

首先,文物总是单一

死海古卷、万年篮子、信件残片等,出土时的文物极其单一,只有单一或少数几样东西。类似的情况在欧洲考古也屡次出现,要么青铜雕像、要么石头雕像、要么寒光闪闪的青铜剑、要么钱币、要么石碑等,比如去年意大利出土2000年前青铜雕像(其中之一见下图)时,除了青铜雕像就是金币。

与西方考古不同,中国一旦发现遗址,总能发现一大堆东西,鲜有孤零零的莫名其妙的发现一件重大文物的情况出现。即便无疑中发现单一文物,但在周围也会有相关发现,比如镇江农民在田里无意中挖出的西周宜侯夨簋(cè guǐ),随后在其周边发现“烟墩山土墩墓”。

其次,文物地点奇怪

中国考古发现的文物,基本都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土层”非常清晰,水里捞的都很少,更是鲜有在山洞等地方发现重大文物的。但西方很多文物不是“出土”的,很多不是水里捞出来的(古希腊很多青铜、石雕等都是海里捞出来的),就是山洞里发现的,又或者其他什么莫名其妙的地方。

死海古卷是在山洞里发现的(下图,死海古卷残片),万年篮子是山洞里的(且篮子里只有少量泥土,说明没有被洞内泥土掩埋)........至于这份莎草纸信件残片,以色列文物局申明宣称“发现于沙漠地区,那里干燥的气候使其持久保存”,大概率也是某个洞穴吧。

第三,文物过于脱俗

纵观西方考古发现的文物,各种雕像、金币、信件、账目(以色列还出土过石刻收据)等等,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瓶瓶罐罐却很少,似乎古代西方没有什么日常生活生产,显得过于超凡脱俗。但问题是,古今谁都要日常器具,既然已有高大上的文物,又怎能没有日常生活生产器具?

与之不同的是,中国考古发现的遗址,基本上都有各种生活生产用具,且是琳琅满目一大堆,比如吃饭的器具,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每个时代都有;还有农业生产工具——耜,每个时代不同材质变化,造型的进化等,如今基本可以列出完整的演化链。

第四,保存过于良好

一百多年前,两个年轻的英国学生,在埃及的俄克喜林库斯,发现一个古代城市垃圾堆,里面竟然还有保存良好的超过50万片的莎草纸文献,距今大概2000年左右,让人惊奇。以色列发现的这份信件更厉害,距今高达2600年,虽叫“残片”,但与中国很多战国竹简相比,已经非常良好了,字迹清晰,可以直接阅读,乃至还可以在民间流传数十年而无损。

中国考古发现的竹简,基本都是战国或秦汉的,春秋时期的极其稀少,原因在于春秋竹简距今太久,基本已经腐烂了。战国时期的竹简,其中很多在出土时犹如“煮熟的面条”(见上图,这还算比较好的状态),需要非常小心的分离,甚至需要100多道程序,需要多种药水浸泡,需要数年时间等等。问题在于,难道莎草纸比竹简更耐保存?

第五,一再证明圣经

包括以色列在内,西方考古特点之一,就是往往都与圣经有关,要么证明圣经内容,要么证明圣经历史悠久,故而被称为“圣经考古学”。以色列这份信件残片,“致以实玛利”恰好保存了下来,而圣经创世纪第16-21章的重要人物之一就是“以实玛利”,巧不巧?

去年,以色列考古发现石刻“收据”(下图),其中提到了人名“希蒙”、钱币、数字,而“希蒙”恰好在圣经中出现过,他曾向使徒彼得和约翰行贿。因此,以色列学者认为收据上的“希蒙”,就是圣经中的西蒙,换言之圣经记载了真实可信的历史。

因此,莎草纸信件、石刻收据等等西方考古发现,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圣经的“真实”!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思考:

首先,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偶尔违反常理并不奇怪,但一再违背常理,显然就不正常了。如此,想不让人质疑都不行。更重要的是,中国考古发现一直符合规律,这或许是一面“照妖镜”,可以照出很多妖魔鬼怪!

其次,按照西方历史叙事,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等区域,古代发达的一塌糊涂,但这些地区的考古,除了巍峨的建筑、各种材质的文书、精美的壁画或雕刻等之外,其他反映日常生产生活的器具却极其稀少,为啥?

参考资料:《新华社:约2600年前古希伯来语莎草纸信件残片移交以色列》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