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好4招,祛湿、防病,效果好!

 woainijingzhi 2023-11-26 发布于广东
 

雨水多、湿气重,为了避免湿邪入里导致孩子生病,今天我来介绍几个祛湿好招。4招都是外治法,单用或搭配食疗都可以,特别适合不爱喝祛湿茶、祛湿汤的孩子,家长要赶紧收好、用好!

中医认为,十病九湿。常见的小儿问题,如积食、腹泻、湿疹、咳嗽、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大多与痰湿有关。

在春季这个多雨多湿、容易生病的季节里,家长要积极帮孩子做好祛湿、防湿的工作。除了可以给孩子安排祛湿茶、祛湿汤外,一些外治疗法对祛湿也很有帮助。

下面,我来推荐4个辅助祛湿的外治法,简单易操作,能帮助孩子祛除滞留在体内的湿气,维持脾胃、气机的正常运转。这些外治法可以叠加使用,也可以与祛湿食疗搭配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片

1、运动:发汗排湿

带孩子去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打开皮肤上的毛孔,让体内湿邪随着汗液一同排出,达到发汗排湿的效果。

临床上,一些湿气重的孩子,通常都是不怎么爱运动的。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只是懒惰,其实这也反映了体质问题,脾虚湿困导致气血生化无源,孩子气虚自然就会懒动少言、四肢沉重、容易累。

对这类孩子来说,适当运动是很有好处的。天晴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慢跑、散步、快走;下雨时,在家做做广播体操、八段锦都是可以的。

一方面,孩子可以通过运动发汗排湿,锻炼身体,提升阳气,增强脏腑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春主肝,肝气旺盛,运动可以疏肝解郁。而且在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加深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增进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很需要、很必要的。

但家长要注意,在孩子运动出汗时,要及时帮孩子擦干汗液,必要时更换衣服,避免汗出当风、外感生病。而且运动排湿的效果相对有限,因为祛湿的主要脏器是运化水湿的“脾”,祛湿的根源在于健脾,所以,运动排湿只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方法。尤其是春分后,湿气越来越重,光运动祛湿是不够的,家长一定要配合其他方法帮孩子祛湿、防湿。

 图片

2、泡脚:解表化湿

春季的天气乍暖还寒,这几天,强对流天气来袭,降温 阴雨,又寒又湿。此时给孩子泡脚不仅可以驱春寒,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祛湿。

想要达到更好的祛寒湿效果,光用温水泡脚是不够的,要适当在温水中加入一些温中、祛湿的药材。

常用的、适合孩子的药材可以选择:艾叶、藿香、荆芥穗、生姜、肉桂等等。家长要注意控制量,否则煮出来的泡脚水会很辛辣,孩子接受不了。家庭比较常用的是艾叶,可以买50克的干艾叶或紫苏叶煮水,放温至38℃左右,给孩子泡脚或者泡澡。

另外,也可以使用我的经验方“感利通”沐足液,兑入温水就可以使用,组方也更匹配孩子体质。这个方在艾叶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解表的药材,如香薷、荆芥穗、藿香等,能在孩子受寒初期,更好地驱逐寒邪,预防感冒。尤其是有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的孩子,日常用感利通泡脚、泡澡,也能很好地缓解、改善虚寒。

感利通驱寒方

材料:香薷、荆芥穗、艾叶、藿香各10克

做法:香薷、荆芥穗、艾叶、藿香加水煮,晾温后给孩子泡;

如果有感利通沐足液成品的话,直接取1包兑38℃的温水泡。

小贴士:

1、水温不宜超过40℃,不宜太烫,以免烫伤孩子肌肤。

2、水位没过脚踝、三阴交穴位更好,每次泡10~15分钟。

3、一周不要泡太多次,保健的话1~2次就可以了。

4、水温不宜过热,孩子的脚不敢放进去,就不要强迫。

5、受寒初期泡最好,可以连续泡2~3天。

6、如果孩子感冒时,家长没办法判断是热证还是寒证,就改为温水泡脚发汗解表。

 图片

3、推拿:健脾运湿

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尤其是3岁内的,没法做运动,不适合吃食疗方,也不愿意乖乖泡脚,那小儿推拿就是祛湿的好选择。

小儿推拿是一个安全、无害、有效的外治疗法,我向来都是很推荐的。不同手法有不同功效,选对手法搭配起来,能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

以下这套手法,很适合春季用,可以消积、祛湿、健脾。脾胃健运了,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祛湿也会更有效。对1岁内的孩子来说,功效尤其明显。

健脾祛湿的推拿手法:顺时摩腹100~300下,消食化积;逆时摩腹100~300下,健脾助运化湿;捏脊3~5次,健脾祛湿。

图片
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图片

4、敷贴:补阳祛湿

推拿可以利用穴位的功能来辅助祛湿,敷贴药膏同样可以,而且效果更为直接、明显。

“春夏养阳”,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阳气初生属少阳之气,而孩子又是“少阳之体”,此时脾胃的阳气是稚嫩不足的。而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阳不足,运化功能受损,水湿在体内得不到运化,容易蓄积起来形成湿邪,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湿重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穴位敷贴帮孩子补阳气,效果最明显的穴位就是“神阙穴”。神阙穴,是脾胃的要穴,日常要温养好这个穴位。当孩子的脾阳充足,运化能力变强,就能有效祛湿、排湿。

敷贴穴位,用艾贴、热敷贴都是可以的,但孩子的皮肤娇嫩,家长一定要注意挑选,要买儿童专用的,可以直接选择许暖贴。

许暖贴由藿香、丁香、肉桂三种药材组成,这三味药材都是偏温性,能温阳散寒,而且力度不会太强,可以有效缓解寒证和温补阳气。但注意要在孩子无热证、无病痛的情况下用。

春季保健祛湿,可以每周贴1~2次许暖贴,贴在孩子神阙穴的位置(肚脐眼),每次贴2~4小时,就可以帮孩子增强脾胃动力,驱赶滞留在中焦脾胃的寒、湿邪。

图片

如果孩子湿气重导致肚子痛、拉肚子,还可以把许暖贴贴在天枢穴(肚脐旁开2寸),每次2~4小时,饭后1小时贴,可连续贴2~3天,早上、晚上贴都可以。在此基础上,搭配醒脾化湿的茯仙清效果会更好,每天喝1~2次,连续喝2~3天。

图片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以上4个方法都是辅助祛湿的外治法,想要祛湿效果明显,家长还是要搭配好、利用好“药食同源”的食疗方,或者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使用祛湿中成药。

春季祛湿,关键是要把握好“消积、祛湿、健脾”的调理思路:

1、湿邪的源头多为积食,用新三星汤帮孩子消积、防积;

2、湿困脾土要及时祛除,用茯仙清祛湿,缓解脾虚湿困;

3、水湿靠脾土运化排解,用新四神汤健脾祛湿,强脾胃。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孩子的喜好,搭配运动、感利通泡脚、小儿推拿、贴许暖贴等外治法,就能顺利帮孩子祛湿、防湿,安然度过湿气重的春夏季。

图片

【许暖贴】4盒装

直降55元

赶紧抢购

图片

【健脾祛湿套装】

直降108元

内含新四神汤2盒 茯仙清2盒

买就送《春季祛湿食谱》

仅限200套,赶紧抢购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