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新娘”去世了,这首诗所有人都会...

 古典图书馆v37w 2023-11-26 发布于贵州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据媒体消息
已故知名诗人余光中的妻子范我存
由亲友证实于24日晚间逝世于台湾高雄
享年92岁
她就是《乡愁》里的“新娘”

图片△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图源/@看台海

范我存生于1931年,祖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年少时在乐山念书,小名“咪咪”。她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与余光中相识超过70年,两人于1956年结婚,至余光中2017年去世。

作家张晓风曾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两人在文坛被奉为模范夫妻,几乎没吵过什么架。余光中曾分享婚姻幸福的心得: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范我存的名字很特别。她曾说,因父亲留学法国时,受到存在主义“我思故我在”的影响,于是为她取名“我存”。她与余光中为表兄妹,余总唤她的小名“咪咪”,两人走过战乱,相识携手70年,恩爱逾恒,白首偕老。

范我存是古玉研究者,著有《玉石尚:范我存收藏与设计》等书。余光中于2017年去世,范我存与女儿为余整理遗稿,发表数篇诗作。余光中女儿余幼珊表示,母亲一直受到肠胃道出血困扰,这次住院出血一直止不住,最后放弃积极治疗,后来转到安宁病房。母亲的最后一程走得很安详洒脱,四个姊妹也都回来在旁陪着,她没有遗憾。

图片

惊鸿一面,72年相守

余光中和范我存是远方表亲,二人的母亲是堂姐妹。

17岁那年,余光中跟随父母回南京,在一位姨妈家中巧遇范我存。回家后,余光中按捺不住心情,给范我存寄了份他亲自翻译的刊物。由于余光中太害羞,没有问范我存的大名,只知道她小名叫咪咪,就把收信人写成“范咪咪”。

1949年初至1950年6月,范我存和余光中先后到台湾,两人不顾各自家长的反对,从知己发展成情侣。

年轻的余光中,将范我存频繁地写进情诗中。他写得最多的,是她的眼睛:“细长的睫毛”、“淡褐的眸子”……

在《咪咪的眼睛》中,他说:“咪咪的眼睛是一对小鸟……直到我吻着了我的咪咪,它们才合拢飞倦的双翼”。

她懂他,她对文学艺术有着敏感的品味,他们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他写了什么新的作品,总是会先给她看过,她是他的第一读者。

1956年,余光中与范我存结婚。随后几年,范我存共生下五个孩子,余光中幸福地称她为“小袋鼠的妈妈”。

图片

不完美爱人
把“袋鼠妈妈”写进情诗

成为妻子后,范我存包揽了家里的琐事。面对一个进入写作状态就对现实生活完全不闻不问的丈夫,她说:家里已经有一位诗人了,不能再多一位。

婚后,范我存为余光中撑起了一方安心写作的空间,她真的就如同一个袋鼠妈妈,悉心照料了一整个大家庭。

结婚30周年,余光中给妻子写了一首诗,《珍珠项链》。诗里,他把和妻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比成珍珠,幸运、珍贵,串成一起,就成了“因缘”线。

图片

“乡愁诗人”的爱给了祖国
也给了相濡以沫的妻子

1971年,43岁的余光中写下了《乡愁》一诗,自此便开始了独属于他的“乡愁时代”。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于台湾高雄病逝,享年89岁。《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谈其人与其诗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情感,并称“余光中,对于一个中国的叙事,是一束强光”。

图片

虽然诗人已逝,但他早就在《三生石》里,和范我存做好了下辈子的约定:“我会在对岸/苦苦守候/接你的下一班船/在荒荒的渡头/看你渐渐地靠岸/水尽,天回/对你招手!”

余光中也曾在讲座中说:“杜甫一辈子只写了一两首诗给太太,真是扫兴!我就不一样了,我写给太太的就多多了。”在他心里,终生对范我存心存感激:“我人生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是正确的,妻子选对了,儿女自然就对了。”

从17岁的惊鸿一面,到72年的漫长相伴,两人之所以爱久弥深,不仅因为三观相合的默契,也因为双向奔赴的珍惜。

余光中在《余光中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图片
余老先生离世前一个多月的生日上大方地亲吻着妻子

网友纷纷表示
“一路走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