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板桥 游兴化

 非亲似亲fhf 2023-11-26 发布于上海

在兴化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外地人在兴化旅游,发现兴化出了很多古今文坛巨擘,不禁疑问:“你们兴化人是不是白天干活儿,晚上挑灯写小说?”

兴化老街上卖毛笔的店家

虽说是玩笑,但兴化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基因”,可见一斑——很多兴化的孩子们学写书法,是从“板桥体”开始的,画竹子则是他们绘画的启蒙。

板桥体,感觉有苏东坡的豪放风骨,又有一丝天然的慈悲柔情,更有如在作画的律动感。

“见字如面”,比起逃课还能门门第一、一生潇洒不羁的苏东坡,郑板桥的一生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

幼年丧母;中年时两任妻子早早离世,两个儿子都夭折;晚年当了县令,却因私自开仓振灾被诬陷丢了官职,只得孤零零一人卖画为生。

任意在郑板桥故居、兴化市博物馆、板桥文化园,了解到郑板桥的经历,你会自然发出一声感叹:我的生活不苦了!

所以——

当你觉得生活太苦时,就来兴化和丧母失妻夭儿的郑板桥“比比惨”;

当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时,就来兴化看看才华横溢的郑板桥,39岁才高中举人却没有分配到官缺,几经辗转当上一员小官,又因被冤枉,抱负难酬;

当你觉得自己太穷时,就来兴化看看,儿子早上肚子饿得呱呱叫,郑板桥还“骗”孩子今天可以贪睡一会。

经此三问,“世间皆甜唯我独苦”的心情立马平复——吃着兴化博物馆旁小巷里“板桥烧饼”,香气扑鼻,“人生真的很美好”。

生活总会遇到波折,如何像板桥那样乐观旷达地面对,坚守追求,这恐怕才是“难得糊涂”中的人间清醒。

兴化市博物馆里有一幅相当有趣的字,是郑板桥卖画的“说明书”:“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犹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看完肚子笑得抽筋,郑板桥的意思是:我的画明码标价,想买画的人,不要给我带什么礼物食物,也别跟我来套近乎、赊账、讨价还价这些“虚”的,你送现银我最开心,而且收钱后我心情愉悦,所作的书画也会熠熠生辉。

郑板桥故居一隅

这么直白地谈钱,在当时被认为有失文人体面,但现代人看来却通透到了极致——彼时六两银子够普通家庭生活一年,卖画所得大多被郑板桥转手接济了穷人。

晚年的郑板桥写下: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把人生的冗繁都削尽,最后留下来的东西,就是安身立命、不虚此生的一生功课,这不妥妥的就是给现代人看的人生和职业规划吗?

来到兴化,你一定要听一曲“板桥道情”——郑板桥创作的“歌词”与“道情”的曲艺形式结合的一种表演,被兴化本土作家毕飞宇誉为“清代摇滚乐”。

仔细琢磨板桥文化园里悬挂的“摇滚歌词”,是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子颂,更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正悲悯心。

板桥文化园里设置了一间临摹室,专门供游人现场临摹郑板桥的书法。

去兴化旅行读懂板桥一人,心满意足!

读板桥 游兴化

打卡tips

1、想要全面了解郑板桥的一生,可以去郑板桥故居、兴化市博物馆中的郑板桥展厅、板桥文化园,这三大展馆各有特色。

郑板桥故居

门票:10元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

南北8间清代民房建筑,粉壁黛瓦,兰竹萧疏,室内陈列着郑板桥书画复制品及的生活用具,也有不少有意思的文创产品,价格实惠。

兴化博物馆

门票:免费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牌楼路2号

园林般的兴化博物馆,十分幽静,在这里可以看到郑板桥书画真迹。也有不少有意思的文创产品。

板桥文化园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郑板桥陵园西北

这里每周都会举办研学活动,包括道情表演、文化讲坛、农耕体验、休闲露营等。

2、强烈推荐兴化博物馆旁巷子里板桥烧饼,猪油打底,铺满芝麻,炭火烘烤。有原味、梅干菜、肉松、龙虎斗等好几种口味,每块1至6元,外脆内酥,满口生香。

来源:江苏微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