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育班|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研学心得(附图)

 涓涓小泉 2023-11-26 发布于江西

编者按:人的成长起于模仿,教育在于邀请出孩子的生命力,“事上练”是不二法门。于是,有了学生研学心得。看着学生轻轻浅浅的文字,看到了生命向上向善的力量。为学生的成长感到高兴。将本次到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加80周年校庆时,听到朱斌校长报告中的一句话,作为今天编写文章的主题吧:“让笑容洋溢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文末附研学图片)

研学之旅

/程慧琳

  我特别庆幸迎来了高一8知育班的第一次研学之旅。中午早早出了门,一路上载歌载舞。到达目的地,便被眼前之景所震撼,随后便与大集体在此拍照,留下美好的纪念。

   中国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都”、“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等。其中我对宋代的青白瓷更感兴趣,正好印证了“白如玉“这一特点。

  跟随大部队,走进博物馆,戴上专用的耳机,大家瞬间化为秘密特务。博物馆主体建筑共有七层,听讲解员说,其建筑设计蕴含不少陶瓷元素,如玻璃幕墙的花纹宛如瓷器表面的“冰裂纹”,一层的大厅形似窑炉的炉膛,各层之间长长的通廊连接,其造型模仿古代烧瓷用的龙窑,称之“大龙窑”。

 接下来,我来介绍第一展厅。其中有五代,宋代,元代的瓷器,其中元代的青花瓷很有名,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青花瓷》。第二展厅以明代为主,这一时期造型多样,颜色丰富。其中对卵白童子观音这个作品印象较为深刻,人物表情生动传神。第三展厅以清代陶瓷为主,陶烧瓷炼技术在裂纹釉等中体现了。还出现了粉彩瓷,四大名瓷之一,它的制作工艺不易,第一次釉下青花是以1300度发色,出窑后在空隙处以粉彩填充,再以800度二次烧制,经历了二次烧制,方才成功。我对乾隆时期的瓷器比较动心,它的纹饰多样,造型别致,无多余留白且颜色艳丽。代表作有《乾隆粉彩百鹿尊》,其中有许多鹿,讲解员指出它的寓意为“百禄”,寓意非常吉祥。第四展厅为民国时期的瓷器,造型更是多样。其中还有最近在网上爆火的“无语佛”,许多游客竞相排队打卡。最顶层的展厅中还有奥运瓷器,造型生动别致,有划船的,有做体操的,有打羽毛球的……十分有趣,惊叹不已。

 最后看完展品,进行手工活动。有拉坯和绘画的活动。我选择了绘画,毕竟已经尝试过了拉胚。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大家陆续完成绘画的作品,有抽象派和具象派的,都很不错。对“山野田间”这部作品还挺喜欢,还有“星空图”,真的很美!

研学之旅匆匆结束了,这次体验非常开心,希望还会有。研学之旅匆匆,但意义非凡,在我平淡的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心的半天

/占子娴

1119日,高一八班迎来了高中生涯第一次研学。因为怕迟到,所以就提早出了门,大约十二点半到达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我们先在大门口拍了大合照,周老师还给我们准备了横幅,上书“读书行路悦人生,'家国情怀’筑魂根“。

接着我们就跟随工作人员入场,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一个耳机,以免场内太吵,过于拥挤而走散。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了解到人类改变自然的开端,是陶器的起源。

在上古年代,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增加了勇气,人类在长期使用火炙烤食物的同时发现了泥土经过火的烧烤会粘结变硬。偶然的发现变成有意的追求,启发了先民使用粘土成型,再经过烧烤,制成盛放食物的容器—陶器诞生了。两万年前。距景德镇七十公里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残片,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陶片。从此,作为人类文明指数的陶器在赣鄱流域不断复制。

后来我们还了解到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历代名瓷精美绝伦,器行天下。“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唐代,景瓷就销往关中,时称“假玉器“且贡于朝。北宋,景德镇青白瓷晶莹剔透,艺冠群窑,引朝野青睐,真宗帝将其年号“景德“赐于景德镇。明代,随着御器厂的建立,官窑和民窑相互促进,蓬勃发展,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清代,景德镇推陈出新,精品不断,秀美的青花瓷、富贵的粉彩瓷,绚丽的色釉瓷,透亮薄胎瓷,以及巧夺天工的雕塑瓷,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语佛,拍照的人很多,队伍长的都得拐几个弯。“无语佛”身披橙白相间的长袍,脸上的表情尽显无奈,仿佛在说,“又是被迫营业的一天”。

最后我们去画了瓷盘和拉坯,真的超级好玩!我画了一只懒羊羊,一个大叔说我画的是屎羊羊,不过还是很可爱的啦!

美好的半天,很快就过去了,期待下次的研学。

寻觅岁月的光辉

——记2023年秋中国陶瓷博物馆研学活动

/方雅琪

前段时间,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馆》让我感触颇深。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安静的躺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中,无助地望着过望的行人,愁怅又无奈。1119日,我们通过班级组织形式,有幸饱览了中国陶瓷的光辉历史岁月,见到了与玉壶同类的文物,激动又内心触动。

中国陶瓷博物馆品种繁多,清新秀美。首先,我见到的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它具有元青花瓷器的各种特点,其工艺精湛,是元代青花的典型器物之一。 清康熙时期的天蓝彩釉云耳梅瓶是康熙天蓝釉瓷器的代表作,通体天蓝釉,釉质莹润,釉色浅淡素雅。清乾隆时期的粉彩兽耳百鹿尊,体现了乾隆官窑制瓷技艺的精湛,同时已是清代皇家狩猎活动的实证。此三者堪称镇馆之宝

中国陶瓷博物馆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荣光。博物馆是历史知识的具象化,是时光与岁月在器物与土地之上的凝炼。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兴趣,其实是一种对于历史知识的热爱与渴望。这是一个曾经拥有过伟大历史的文明再度发现自己辉煌过程。同时更是一个古老民族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豪,当然,热爱历史,并不一定便要在无可奈何的叹息之中怀古,更不是要跟随着陈腐的习俗回到遥远的曾经。

游览中国陶瓷博物馆,是为了展望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崇拜历史的辉煌,纪念过往的荣光,但最终目的却是超越历史与曾经,成就更加美好的未来与明天。毕竟,最精彩的历史永远要由当下的我们来创造。我们从陶瓷博物馆的历史文物中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并与这份强大的力量一同携手并进去寻找明天的美好。正所谓:“给岁月以文明,而不给文明以岁月“借助博物馆这一文化载体,我们要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而不能让他们在岁月的风霜中迷失了方向。

也许岁月早已是古老的文明,化为一颗颗沧海一珠,但我们相信水何澹澹历史的洪流将再一次激起文明的浪花。

方雅琪書

癸卯初冬

瓷音漫漫绕梁千古

/舒鉴瓴

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海的深邃粒粒尘埃堆成高山的巍峨艰苦奋斗换来艺术的绚烂与辉煌。

——题记

毛主席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要亲口尝一尝,为了让我们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认知与感悟更加鞭辟入里周老师特地组织了读书行路悦人生'家国情怀’筑魂根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的浸润与熏陶让我的心底又生出了几分对陶瓷文化的崇敬。

十一月十九日温度宜人舒适和煦的暖风将我吹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入馆的一刹那数以千计的陶瓷展品好似漫天的星子跳入我的眼中。我实在被馆内陶瓷数目之丰沛震撼为瓷都文化底蕴之深厚倾倒。

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条亘古不息的长河那么陶瓷则是夹岸而生的小花缤纷夺目、惹人怜爱。上至唐尧虞舜,下至千禧现代陶瓷的身影无处不在。

当大家都争先恐后大排长龙地去打卡网红瓷像无语菩萨我却被一隅不起眼的角落深深吸引。一个风格清冷素洁高雅的瓷瓶被端端正正地放置在展物柜中,皎白的灯光的照耀下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一刻她仿佛一位身着青花纹路旗袍的曼妙女子知性良善、温恭懋著。她丹唇未启却详细诉说了工匠们在她身上花费的诸多心血。后来她告诉我她叫青花山水图凤尾尊,她来自百年前的清王朝目睹了盛世转悲的大厦颓倾承载着宫庭巷陌的悲欢离合。她就这么一直茕茕孑立等待着与她同频共振的人邂逅这次是我下一次又会是谁呢

研学活动的尾声环节我亲手下笔绘制了自己设计的瓷盘果真纸上得来终觉浅”,看着自己一笔一笔地勾勒出图案的轮廓成就的快感便不由地塞满了我的心田。做人亦如制瓷需亲力亲为、脚踏实地方能缔织精彩人生。

瓷音漫漫绕梁千古。传承的种子于今日埋下日后定会发芽成长撑起一片绿荫以呵护瓷都

游陶博有感

/金轩轩

今天下午,我班来到中国陶瓷博物馆进行一次研学活动。

中国陶瓷博物馆以景德镇地区陶瓷生产烧造历史为序,通过展品和展板形式,呈现完整的中国陶瓷史。馆内,我们看到了镇馆之宝以及许许多多的瓷器,听着讲解员的解说让我更了解到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史。其中最令我 参观完后,我们来到会议室,那里有画盘、拉坯互动体验,我选择了画盘,在此之前还有个回答问题有奖的活动

总而言之,今天玩得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不少知识。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研学活动

/张梓钰

今天下午,由周老师带队,我们班进行了高中以来首次研学活动,目的地在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1点钟赶到后,大家先在博物馆门口合影留念,之后排队陆续进入馆内参观。博物馆的外型很有一番韵味,我们登上上的台阶形似“龙窑”(古时窑的一种),非常有设计感,把瓷文化融入到建筑的外观造型中,实在别出心裁。

进馆后,我们戴好讲解耳机,就跟随讲解员叔叔上楼进馆参观了。展馆依据不同的朝代进行划分,从先秦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游客按顺序依次进行参观。

我们首先参观到的是制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我们当地的高岭土资源丰富,尚可继续开采。随后我们了解了烧制瓷器的方法,用钵烧制,这样的好处有两点,一是便于受热均匀;二是可以免受烟火污染。然后,我们看了几种窑的类型有龙窑、包子窑等,到了民国以后,我们才开始使用煤烧圆窑烧制瓷器。

再来说说令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件瓷器吧,首先是元朝的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这件器物造型优美,图案精细,被评为镇馆之宝,然后还有明朝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它的寓意为儿孙满堂,多子多福,最后是青花山木图凤尾尊,这是清代康熙的一件作品,瓶身描绘的山水秀丽。

结束参观后,我们去听了讲座,在听课过程中,我又了解到青花瓷为轴下彩绘,需1300摄氏度高温1次烧成,而粉彩瓷为釉上彩,在800摄氏度的温度下2次烧成,我回答了2个问题,得到了一本关于制瓷工序的书和一个冰箱贴。听完讲座,我们还进行了陶艺体验,分拉坯和画瓷盘两种,我选择了画瓷盘,创作了一幅海上红日图。

这次研学的活动不仅让大家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间,还让大家了解了更多景德镇陶瓷的知识,收获颇丰。

走进陶瓷博物馆,欣赏千年瓷都

/吴颖彤

这次很开心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中国陶瓷博物馆,欣赏和探索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以及完美的制瓷工艺,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下午,却让我深刻了解到这千年瓷都的来由以及体验了一番手工艺。

首先,景区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观赏并讲解了每个时期的景德镇陶瓷,让我们知道每个陶瓷背后的小故事,看着那些造型优美、风格独特的陶瓷,我不禁感叹历代景德镇劳动人民的精湛手法和高超技艺,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打磨,精益求精,才能让景德镇成为现在的“千年瓷都”。

随后,我们听了一节讲解小课堂,从景德镇的四大名瓷:颜色釉、玲珑、青花、粉彩及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让我们更加了解这四种名瓷。关键我们还亲自体验了制瓷过程及手工画瓷,虽然我画的不是最好看,但自己还是挺满意的,毕竟是用心画的嘛!整个活动结束前,还请了其他同学总结并分享了一下自己这次研学心得。

回家后,我也总结了一下。这次研学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我丰富了有关陶瓷方面的知识,还体验了一把制瓷工序。我相信这一次体验,让我更加爱上自己的家乡以及传统文化!

游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有感

/廖丽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研学便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这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在初中也有过研学的经历。不过只是认为这是一次出去玩的经历,但当我看到陶瓷博物馆看到专业的讲解员时,我意识到这次不仅仅是玩这么简单了。这次将会是一次充满知识,充满对历史的回顾,对前人对美的认识的探索的经历。

景德镇陶瓷馆,又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紫晶北路1号。景德镇陶瓷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馆最早、藏瓷丰富的唯一所陶瓷艺术专业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景德镇陶瓷馆于19541月正式开放,总占地面积5.9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进入博物馆后,我们便被分为了两组,由不同的讲解员带领参观,刚一进入展馆就看到了气势恢宏的刻有景德镇三个大字的石门。

展馆共分为六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着不同时期的特色瓷器,如第一展厅展示了新石器时代至南北朝,隋朝、唐、五代,宋代,元代的中国陶瓷发展史。其中以宋代的影青瓷、印花瓷和元代的青花瓷、高温颜色釉瓷最为夺目。每个朝代的瓷器各有特色,这都反映出每个朝代的审美观念。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康乾时期的瓷器,给人以富贵奢华之感。

在参观完展厅后,我们去了第一会议室进行了陶瓷体验,有捏陶瓷和画瓷盘两个不同的体验项目。当然在参观完展厅后肯定会收获不少知识,讲解员小姐姐也同我们进行了有趣的问答互动,同学都踊跃参加,本来有一题我会,但是举手没被看到就没被选中,真是太可惜了。互动结束就可以开始体验了,我的绘画天赋实在不高,本来画的莲花还看到过眼,可惜后来被改的“喜庆多了”,但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他们的天赋就在这里很好发挥出来了,每个都有着不同的想法,都把心中所想画出来。都很好看。

这次的研学相较以往来说是不同的体验,以前的研学就是玩,拍照,但这次不一样了,来到了博物馆,看到了几千年前的瓷器,体会到了几千年前人们的审美。在展厅的透明柜中里面封存的不仅仅是精美的瓷器,更是古人们的智慧,审美与当时经济的发展的体现。景德镇的瓷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接续奋斗。我们应接过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火炬,为陶器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承挥洒自己的智慧与青春。

博物馆之旅

/石月群

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今天是我们知育班到景德镇陶瓷博物馆进行研学活动的日子。

刚到博物馆门口,我就被惊讶到了,博物馆的设计大气又好看。往里走了几步就看到了同学们,我们拍完了集体照后就前往参观了。

到了大厅之后,我们随即分成了两队,戴上了蓝牙耳机,里面传来了讲解员亲切的声音:“各位同学,请跟我来二楼......

乘坐了电梯进入了展示厅后,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石门,上面写了“景德镇”三个金色大字。往左转有一处模拟高岭土开采的场景,往后走有这七八个小罐子,里面有画瓷器的各种颜料,讲解员一一给我们介绍了它们的特点以及各种用处。

往左转就是各个朝代文物的展示部分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新石器时代的瓷器,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大罐子,它虽造型普通,但是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再往前走就是商朝、周朝酒器酒杯之类的了,它们虽然造型不是很精美,但也反映出了当时的技艺高超。经过了五代展区后,就来到了唐与宋的展区了,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糖吃的制瓷业开始飞跃,造型开始丰富多彩,给人很强的冲击感。反观宋朝,瓷器大多朴素典雅,以白瓷为主,这是不是反映出了当时宋朝的社会风气呢?给我留下来思考,其中有一件从宋朝墓中挖出来的陪葬品给我留下来深刻印象,前两排是形态各异的小人,讲解员说是墓主人希望在死后的世界里也可以像这样生活丰富多彩,后两排是各种猛兽,讲解员说是为了墓主人希望它们可以保护自己真是十分有趣。

再往后走就是元明的瓷器了,主要以青花瓷为主,造型丰富。其中有一个被打碎后修复的明朝大缸,明朝的瓷器要经历严格的审查才能送到皇手上去,有一面墙上挂了九片因官窑检查不合格被打碎的瓷器。

清,民国与近代现代展厅挨在一起,清朝瓷器中最令我印象深的是一个看上去直径有一米的一个大碗,讲解员说这是慈禧太后为了闻果香装水果的盘子,连闻果香都要这大的盘子,足以想象到当时的奢靡程度。走进民国与近代,龙舟一样的瓷器很快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龙舟做工精美,上面还有亭台楼阁和小人以及家具,令人连连惊叹。

后面还有三个我记得最深的三个瓷器:一是最近网上很火的“无语菩萨”,但其实这是罗汉,它被围的水泄不通,人们竞先恐后的拍照;二是一座神女飞天雕像,神女表情栩栩如生,衣袂飘飘,好像下一秒就要从展示柜中飞出来一样;三是一个木头,上面立满了白色小蝴蝶,细致到完全看不出来是瓷器所制成。

参观完后,我们体验了拉坯与绘瓷,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这次的研学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景德镇的魅力,也让我们为传承发扬景德镇文化打下了更厚的知识储备。

/刘嘉怡

今天我们去了中国陶瓷博物馆,领略了家乡瓷都的风采,更深一步了解了瓷器的历史。

首先,大家在博物馆门口集中,拍了集体照后,大家有说有笑地进入场馆内。因为这是大家的第一次研学,还是很激动和开心的。

当然在这其中也看到了网络上红出圈的“无语”佛和“鸡哔你”佛,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它是元朝的,自1271年至1368年,高42.4厘米,腹径24.4厘米,底径14.2厘米。其特点:小口、溜肩、鼓腹、腹下渐内收,足底涩胎。器身自上而下绘上层纹饰,肩上覆莲内绘八宝纹,腹部绘枝牡丹纹,下腹绘仰莲瓣纹。器物图案层次多,纹饰满,釉色清白,白中偏青,料色青翠欲滴,并有铁锈斑,整个器物端庄厚重,青花浓艳,构图精美。是元代青花瓷中的极品,正应了那句“天青色等烟雨”。

后来,我们又去体验了陶艺和手绘画盘。我选择了做陶艺,这捏陶泥也是一项技术活啊,泥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双手还要掌握转盘的速度。以至于一开始的我手忙脚乱泥水溅得到处都是,渐渐地掌握了技巧的我,手中可爱的花瓶形成了。虽然中间有些小插曲,花瓶也并不是很完美,但我体验到了工匠精神以及工匠们的不容易。

高一(8)班第一次研学活动顺利结束。活动充实,内容丰富,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景德古镇文化,体会到“天青色等烟雨”的意境。

研学之旅

/胡煜沁

班级组织的景博研学之旅顺利结束了,一下午非常开心从中也收获到了很多。

在游览过程中我不断感于精美的陶,从先秦遗址反映了江西早期高超的制工艺水平,虽然景德镇自古陆路通相对闭塞 但水路十分便利,昌江就是景德镇外部世界沟通的纽带。

序是按照时间顺序的每一个年代的瓷陶都各具特色。唐朝的的三彩双峰”,宋代惟妙肖的小陶元代的青釉鼓腹长颈瓶”,代宣德红瓷,清代的红彩双龙纹天鸡钮高足盖碗“矾红描金云龙纹天球瓶新中国的”涩雕花篮”等等,精致丰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新中国时期的陶公元1949429景德镇解放,陶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当我看龙舟时,震惊于它的细致,龙舟上的人在向我们招手,各种各样姿势的小人在龙舟上。还有陶花篮,就像真的一样,龙的各种细节都体现出来了,真“薄如纸。让我眼前亮的是“毛泽东去安源图绘瓷板似乎象着中国的新象,毛席坚定的神也触动着我的心。

观完陶后,我们就集合去拉胚、绘画了。我选择是绘画,画完觉得十分可惜,应该先想好画什么再动笔,不然就像今天画的一样很难看。

一下个下午真正体到陶瓷的丰富多彩感叹于陶精湛的技术以及景像镇陶悠久的历史,陶瓷体现着中国优秀传统工艺与文化。我们青少年也应当更多了传统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与传播

瓷业高峰是此都

——周日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研学纪

/李羿辰

此周日,班上组织去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研学,虽说本馆已去过几次,但本回大家一起的研讨总结,收获颇丰且长在市东郊上学的我,也能乘空回到自己童年生长的西郊,见自己最熟悉的景德镇。

本次参馆,有些展区令我一下记起来小时候这参观的初见惊奇,那是一股厚重的乡土历史之气扑面而来,是家乡曾有过的极致繁荣。元区的镇馆之宝、元青花的美丽青花与素雅之白结合成了大元王朝蒙古人的长生天,亦有明区一些传世珍品,洪武之气势雄浑,永乐之历史先河。最有意思属大清里爷孙三代康熙之博亲众长,雍正的正雅,乾隆的繁荣当然,创伟业宋景德的青白瓷,更是一抹悠长的天青色。

景德镇除了进贡瓷器,得皇帝青睐,自元以来更是为皇家设机构服务了六百多年,皇家乃集天下之珍奇,瓷业高峰不于此又在哪儿呢?.

今天还有拉胚画盘手工体验,虽说为老景德肯定不是第一回了,但每一次都是景德人最切感受乡土的方式啊!是土与火的艺术洗礼。

今日之景德陶博馆,记录下了这一切,负着传承的使命,与景德其它的遗迹努力在历史长河冲刷中保留这份情怀;我们同样也可以相信,景德镇的未来,同样辉煌,继续向前。

奇妙博物馆日

文/赵馨玉

周日我们全班进入了中国陶瓷博物馆欣赏中国陶瓷的历史。

景德镇,众所周知,有四大名瓷: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具有四大特征: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讲解员给我们讲述了景德镇从汉朝至建国后期的几千年制瓷史。“景德镇,一座绝无仅有的单一陶瓷产业支撑多年的城市,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听了讲解员的解释,我对景德镇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镇馆之宝——元代的青花牡丹纹梅瓶,由上而下器身绘制五种花纹,造型精美。

后来我们又体验了手工拉坯工序,这一工序要求十分严谨,要做成功很不容易,要做好更是难上加难。我尝试了许多次,虽然没有成功,但我十分快乐,并体会到了制瓷公认的艰辛。

这次博物馆之游,让我更清晰深刻地感受到瓷都的历史,也让我发自内心的更加尊重爱护我的家乡——景德镇。

结语:知育班读书行路悦人生,家国情怀筑魂根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研学活动,在家委会及各位家长的精心组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之下,取得圆满成功!感谢为本次研学活动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用百年的用心,结千年的情缘。努力做好陶瓷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宣传。

再次感谢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感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