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位置 真人示意图

 治骨以来 2023-11-27 发布于江西

腰椎位置 真人示意图

现代人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和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的越来越多(包括许多青少年)。胸椎的变形,小关节的紊乱,韧带、肌肉劳损是造成胸椎、背部顽固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可能引起心慌、胸闷、早搏、胃痛等许多疾病。古人说:“背脊正,不生病。”就是这个道理。驼背会导致 脊椎神经孔狭窄,即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从而出现许多疾病。

00胸椎

01胸椎图片

02胸椎图片(侧面看)

03胸椎图片(侧面看)

04胸椎图片(侧面看)胸椎骨质增生作为人体骨质老化的客观标志,胸椎骨质增生多数时候对人体并无不良影响,而且还在椎关节新的平衡过程中起着维持作用,也是椎体为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它既是生理的,又可能转变为病理的,只有发生在特殊的位置上,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胸 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高成正比例增多,而颈、肩、臂、腰、腿麻木疼痛的症状却不随年龄增高而增多。60岁以上的老人,胸椎骨质增生率为100%,而临 床症状发生率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还有许多研究资料说明,在50岁以上的男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90%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年满70岁 者,几乎在x线片上都有骨关节病的改变,但多数人并不出现症状。许多患者一见到胸椎骨质“增生”即恐惧,见到“骨刺”即心情紧张,恐怕将来会四肢 瘫痪,这是不必要的紧张。因为骨刺本身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生理性的组织反应,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老化的表现。所以,颈椎骨刺并不可 怕。就是发现有骨刺形成,也不等于就可以诊断为颈椎病,需要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并作出诊断。如有疼痛症的状,首先采用消炎止痛药、根据病情,先不要手术,以中药调理或采用药物、姜、艾、火炙、之理疗法,(如活力油、或湛江出的麝香风湿油等之类的药物)效果都很好,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淤、疏风理气、松弛肌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经络等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感觉?(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疼痛具有以下特点:1.放射痛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疼痛会向大腿前方放射2.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跪在床上缓解症状。(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三)脊柱活动受限: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椎间盘是脊梁骨的重要保护装置颈椎骨颈椎骨质增生骨质增生即俗称为骨刺,又称骨赘。它是指骨关节边缘上由于长期慢性损伤引起瘢痕组织增生,天长日久可产生钙质沉着变成骨质而形成的。骨 质增生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化,是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与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的骨关节及椎体承受的压力和解剖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 系。临床实践也证明,人体有了骨刺,并不都会出现临床症状。骨质增生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病,而是一种生理的组织反应。仅有骨质增生而无临床症 状,就不必刻意进行治疗。只有确认骨质增生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时,才需针对治疗。如果是骨质增生增生的骨质压迫脊髓:可以手术取出增生的骨质。

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而颈椎病属于疾病;颈椎在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可出现颈椎间盘病变,韧带损伤,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才能称为颈椎病。根据增生的颈椎对颈部神经、血管压迫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5种类型:

(1) 神经根型:由于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了相应的表现。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诊断要点:①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②具有较典型 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③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④患 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⑤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2)椎动脉型:增生的骨质压迫或刺激 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15%。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于头颈部位改变而出现眩晕、偏头痛、视力障碍、发 音障碍、耳鸣、耳聋和猝倒者。②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受限,旋颈诱发试验阳性。③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3) 脊髓型:多为增生的骨质及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而引起,约占10%~50%。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 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②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膝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③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 生,颈椎椎管狭窄,造影检查有梗阻现象。

(4)食管型:由于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食管后壁所致。此型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病人有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③X线片显示有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5)交感神经型: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椎两旁的交感神经。此型也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眼裂一侧大一侧小,瞳孔不等大,有时视物不清。半边颜面部干燥,出汗少等。③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样改变。(黄 芪、川芎、党参、丹参,赤芍、白芍、熟地黄、肉苁蓉、补骨脂等)治疗颈椎病。颈部疼痛加葛根汤,气虚眩晕加补中益气汤,血虚眩晕加归脾汤,血瘀加桃红四物 汤,痰湿偏寒加半夏白术天麻汤,痰湿偏热加温胆汤,手麻木伴蚁行感加黄芪桂枝五物汤,麻木伴肢体僵硬加牛蒡子汤,顽固性麻木不仁加羚羊钩藤汤,等。

中药外治疗法: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应用在颈椎病患者的有关部位。颈椎病中药外治的常用治法有腾药、敷贴药、喷药等。

推拿和正骨手法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

如何正确对待颈椎骨质增生,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治理,这是许多中老年人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些人在照X光片后发现有颈椎骨质增生后,心理负担很重,心情十分紧张,这实在是没有必要的。首先,颈椎骨质增生是一个骨关节生理退行性变化的过程。

随 着年龄增长,每个中老年都会出现,犹如人老了眼睛会"老花"一样,不能一概认为是一种疾患;其次,就大多数人而言,有颈椎骨质增生不等于有病,没有症状就 不需要进行治疗;第三,颈椎骨质增生产生压迫症状轻的可以进行适当休息、理疗、封闭及服药来缓解。颈椎骨质增生产压迫症状严重的病人,则需要通过医生的认 真诊断,选择适当的中医药或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

近年来,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病人,对颈椎骨质增生症都比较重视,特别是有些中老年人,在体检 时发现某些部位有颈椎骨质增生时就忧心忡忡,认为颈椎骨质增生是不治之症,可引起瘫痪、于是到处寻医问药,为了治这个病,药了不少钱,服了不少药,但见效 甚微。也有一些医务人员,一见到片子上有颈椎骨质增生就诊断为增生性关节炎,给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颈椎骨质增生果真那么可怕吗?让我们先对颈椎骨质 增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颈椎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到了三十五岁以后,人体的骨骼就会发生不同程度 的退行性改变,但大部分人无明显症状或体症。发现有颈椎骨质增生后不必过于紧张,只要不引起症状,可以不做任何治疗,只有出现相应的症状后才考虑治疗。而 且本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治疗方法得当,就能消除或缓解症状。

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肌肉 紧张、理筋复位的作用,是治疗各型颈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我们的基本手法有摩法、揉法、点法、按法与扳法。特别强调的是,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颈 椎病手法治疗宜柔和,切忌暴力。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后关节整复手法。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 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颈椎骨质增生症,轻则可见颈项不适,酸楚疼痛;重则可合并脊髓、椎动脉、神经根等受累而成为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出现相应的以下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症状:颈后与肩背部疼痛,有针刺样或触电样的麻木感;颈部活动受限,握力减弱,手指活动不灵,精细动作困难等。手握不住东西。

(2)脊髓型症状;此型最易导致瘫痪,多表现为步态不稳,行走笨重,感觉脚底好似踩在棉花上,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手无力,或持物易失落等。

(3)交感神经型症状:视力模糊,眼睑无力,眼窝肿痛,流泪;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和血压高,肢体发凉,体温下降。遇冷肢体有针刺感,继而出现红肿或疼痛加重;头、面、颈部也可发麻或疼,耳鸣、耳聋、舌麻木等。

(4)椎动脉型症状:头痛、头晕、脑缺血;头转向某一方位时,即感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突然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无力或突然摔倒等。对于那些因骨质增生引起椎管狭窄的颈椎病患者,由于椎管变窄,造成管内脊髓神经和脑动脉长期受压,致使神经传导和血流受阻,引起大脑长期供血不足、营养不良、逐渐萎缩、坏死、产生老年性痴呆,最终成为“植物人”。颈椎骨颈椎骨质增生

05椎间盘是脊梁骨的重要保护装置如上图所示,人的背脊梁由颈椎、胸椎和腰椎三部分组成。

06椎间盘是脊梁骨的重要保护装置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脊神经位于椎间盘后狭窄的椎管内。而脊神经是掌控我们身体一切感觉及运动的重要中枢,所以一旦出现疾患,由此处发出的神经纤维所控制的相应内脏器官或肌肉组织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椎间盘向后方突出就会压迫到脊椎神经,在腰椎处则称为腰椎间盘突出。常见症状是相应神经控制的肌肉群疼痛无力。而秦海璐的早期表现就是拍戏的过程中突然腿部无力而摔倒, 且她是女性,又是在疲劳状态下发病,所以初诊为肌无力是可以理解的。

07椎间盘是脊梁骨的重要保护装置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治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再加上腰椎的X光片检查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胸椎胸椎棘突定位图解2

09上纵隔(平第4胸椎

脊柱弯曲度

(一)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前后方向的弯曲,即颈椎段稍向前凸、胸椎段稍向后凸、腰椎段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类似“S”形,称为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直立位时脊柱无侧弯。检查脊柱有无侧弯的方法是: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二)病理性变形患者站立位,仔细查看是否有畸形,通常可见三种基本的畸形:

1.脊柱后凸(kyphosis)指脊柱过度后弯,也称为驼背(hunchback)。多发生于胸段脊柱。

(1)小儿脊柱后凸多为佝偻病引起,其特点为坐位时胸段呈明显均匀性向后弯曲,仰卧位时弯曲可消失。

佝偻病性脊柱后凸

(2)脊柱结核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病变常在胸椎下段。早期仅见其局部棘突稍隆起,如纽扣样;以后逐渐变大隆起,形成成角畸形,如“驼峰”样隆起。坐位时为了减轻对患椎的压痛,常以两手支撑躯干;行走或站立位时,也呈尽量仰头和躯干后倾的姿态。

脊柱结核后凸畸形

(3)青少年胸腰段均匀后凸畸形可为发育期姿势不良或患脊椎骨软骨炎的结果。

脊柱后凸

(4)成年人胸段成弧形(或弓形)后凸见于类风湿性脊椎炎,常有脊柱强直固定,仰卧位时脊柱也不能伸平。

(5)老年人脊柱后凸多发生在胸段上半部,其躯干多稍前倾,头前伸,肩前移,为骨质退行性变,胸椎椎体被压缩造成。

(6)外伤致脊椎骨折后造成脊柱后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

2.脊柱前凸(lordosis)指脊柱过度向前凸出性弯曲。多发生在腰椎部位。

腰椎过分前凸畸形,在站立位时观察最清楚。其上腹部明显向前鼓出,臀部明显后凸,骨盆倾斜度增大;如其背部与臀部靠墙,则可看出其腰椎后方与墙壁之间的空隙加大。

腰椎前凸

可见于:

(1)因脊髓灰质炎等背肌无力、第五腰椎向前滑脱、佝偻病、进行性营养不良、过分肥胖等;

(2)因腹部过重,如妊娠后期、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引起的代偿性前凸;

(3)髋关节后脱位、髋外翻、髋关节结核后期、膝关节屈曲畸形、胸椎过分后凸畸形等引起的腰椎代偿性前凸。

3.脊柱侧凸(scoliosis)指脊柱离开正中线向两侧偏曲。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胸部侧弯、腰部侧弯和胸腰部联合侧弯。

脊柱侧凸

(1)观察脊柱侧凸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棘突线来观察病人站立,检查者用示指与中指在病人的棘突上从上向下快速压划,皮肤可见一条红线,可以此判断是否侧凸及侧凸的部位和方向。

2)根据胸背部形态的改变来观察侧凸一侧的上背部抬高,胸廓饱满,骨盆降低;其对侧,上背部与肩部降低,胸廓扁平,骨盆抬高。具体标志有:

①侧凸一侧的肩峰、腋后皱襞的最高点和肩胛骨下角等抬高;

②肩肱角(上臂与胸侧壁之间的夹角)变小或消失;

③髂肋间隙变长,髂嵴、髂后上棘下降;

④腰部内凹曲线消失;

⑤腋前皱壁的最高点、乳头、乳房下缘等抬高,胸廓丰满。

侧凸的对侧上述诸标志高低位置则相反,且其髂嵴上方有一深凹的皮肤皱褶。

脊柱侧凸躯干两侧的高低变化

3)垂线观测法用一长线,下系重锤,线上端按在枕外粗隆中点或颈7棘突,线的下段让其自然下坠,但要调整病人站立姿势,让此垂线正好对准臀裂。如棘突偏离此线,说明其侧凸,并可观察其侧突的类型、部位和程度。

脊柱侧凸检查法

(2)临床意义根据侧凸的性质分为姿势性和器质性两种侧凸:

1)姿势性侧凸(posturescoliosis) 其特点是脊柱的弯曲度多不固定(特别是早期),改变体位可使侧凸得以纠正。如平卧或向前弯腰时脊柱侧凸可消失。

姿势性侧凸的原因有:

①儿童发育期坐、立姿势经常不端正;

②一侧下肢明显短于另一侧;

③椎间盘脱出症;

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

2)器质性侧凸(organicscoliosis) 其特点是改变体位不能使侧弯得到纠正。

器质性侧凸的病因为:

①佝偻病;

②慢性胸膜增厚、胸膜粘连;

③肩部或胸廓的畸形等。

人体进化的过程中少不了直立行走这一项,而腰椎对人体的直立行走起着决定作用。腰椎被称为人们的顶梁柱,作为人体的中间部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腰椎的健康会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应该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腰部,那么腰部到底对人们有多重要呢?

腰椎的功能

1.负重

腰椎是人体中连接胸廓和骨盆的唯一骨性结构,上身的重量经过腰椎传到骨盆和下肢,因此腰椎是脊柱中负重最大的部位,不仅仅负担着上半身的体重,还要完成各种体力劳动。

2.缓冲震荡

腰椎具有生理性前凸,类似一根弹簧,同时配合椎间盘的弹簧垫作用,能有效地缓冲从下肢传导而来的震荡,保护头部和椎管内的脊髓免受伤害。

3保持平衡

人体能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即使是在负重情况下,还能保持良好的平衡,腰椎的局部平衡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4全面保护

腰椎不仅能保护腰段的脊髓和神经,还能与腹部肌肉和骨盆协同保护腹腔和盆腔内的脏器。

腰椎的结构

腰椎侧面图

腰椎骨共有五块,每一块之间靠具有弹性的腰椎间盘组织链接,椭圆形柱状体的是椎体,腰椎的椎体在脊柱中最为粗大,承受着上半身所有的重量。椎弓根、椎弓板和椎体之间围成了一个孔洞叫锥孔,我们的脊髓、神经从中间穿过,起到保护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另外就是多个突出,包括横突、棘突、上、下关节突等,他们与肌肉紧紧的结合在一起,稳固我们的脊柱。

腰椎发病机制

除退变和外伤因素外,腰椎疾病还与年龄、性别、发育和工作等有密切关系。另外,腰椎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结蹄组织发育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

比如,六七十岁之后的骨质变形,受到撞击或摔倒,驾驶员长期久坐、妊娠期间韧带松弛、长期坐、卧、站、负重的不良姿态,以及结核与肿瘤的扩散感染等,都会造成腰椎各类疾病的产生。

好发部位

腰椎活动度较大,脊柱做各种方向活动时对下位椎间盘,尤其是纤维环的牵拉力最大。

因为骶椎是固定的而不参与脊柱活动,脊柱活动时骶椎不产生相应的协调缓冲动作,脊柱上位各节段的活动最终均集中在最下方的2个活动节上。因此,第四块与第五块腰椎之间,第五块与骶骨之间的椎间盘损伤机会最多。

腰椎常见病

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结核、腰椎骨质增生、退变性腰椎侧弯等病症。

张西峰微创脊柱中心运用自主研发的简式脊柱内镜技术,能够用微创手术的方式解决脊柱95%以上的适应症。

01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从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

主要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多见的症状为疼痛,可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

据临床统计,约95%的腰突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80%的患者有下肢痛。特别是腰痛,不仅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病因

✦退行性病变:由于椎间盘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弯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退行性改变。 

✦外力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例如长期开车、长期保持弯腰劳作等。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腰骶段先天异常。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膨出,轻微突出):卧床休息是最好的恢复方式,到医院进行适度按摩、理疗、牵引等方法也能缓解症状,还可以使用消炎镇痛药(口服、外用)。大部分问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减少或解除症状。

微创手术治疗(严重突出、脱垂、游离):当疼痛、麻木、无力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难以入睡的程度,需要立刻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不打钉子不融合的方式,简单轻松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问题。

02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黄韧带肥厚增生,小关节增生内聚,椎间盘膨隆突出,骨性退变导致的腰椎中央管,神经根管或侧隐窝狭窄引起其中内容物-马尾、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主要症状

✦腰背痛:相对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常常较轻微,并且有慢性加重的趋势,有些患者不活动时出现疼痛,活动数小时后反而减轻,但若活动过久反而可产生更加剧烈的疼痛。

✦间歇性跛行:行走数十米或百米即出现下肢酸胀、乏力、疼痛甚至麻木、步态失稳,难以继续行走。坐或下蹲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继续行走后又可重复上述表现。

✦马尾神经综合征:当狭窄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病因

临床上更为多见的是后天获得性腰椎管狭窄症,多是由于腰椎的退行性变引起的,包括黄韧带的肥厚与松弛、小关节和椎体后缘骨质的退变增生肥大、椎间盘的突出与脱出等病理解剖改变,在临床上分为椎管的中央狭窄、周边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以及腰椎滑脱。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轻症):遵医嘱进行卧床休息、功能锻炼、支具应用(腰围或腰椎保护性支架)、牵引、局部封闭等。

微创手术治疗:椎管扩大术、神经根孔扩大术等。

03腰椎滑脱

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正常人的腰椎排列整齐,如果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其中一个腰椎的椎体相对与邻近的腰椎向前滑移,即为腰椎滑脱。

主要症状

发生腰椎滑脱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是拍片时发现;也可能会出现各种相关症状,如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异常。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

病因

✦创伤:急性外伤、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可导致腰椎滑脱。  

✦退变性因素: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的小关节磨损,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椎间不稳、前韧带松弛,从而逐渐发生滑脱,但峡部仍然保持完整,又称为假性滑脱。  

✦病理性骨折:多由于全身或局部肿瘤或炎症病变,累及椎弓、峡部、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病理性滑脱。    

✦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人体处于站立时,下腰椎负重较大,导致前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  

✦先天性发育不良:腰椎在发育时有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每侧椎弓有两个骨化中心,其中一个发育为上关节突和椎弓根,另外一个发育为下关节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如果两者之间没有愈合,则会导致先天性峡部崩裂不连,引起腰椎滑脱。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轻症):卧床休息、服用止疼药物、支具应用(腰围或腰椎保护性支架)、理疗等方式。

微创手术治疗:椎管扩大术、椎管减压术等。
手术治疗:后路滑脱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等。

04腰椎结核

腰椎结核俗称"龟背炎",发病率较高,为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一位,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一半,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最多,所有脊柱均可受累,以往以腰椎结核最多,近年来以胸椎多见,腰椎次之,其次是骶椎和颈椎等。

主要症状

腰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加重。

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或死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时,可出现放射痛。

病因
腰椎结核和其他部位结核一样大多是由肺结核引起,结核菌随血液流传到骨组织,大多数结核菌被消灭,腰椎结核的病因只有少数结核菌逃避抗结核药物,隐藏在身体内,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定植感染,造成骨质破坏发展成为骨结核。

结核菌喜欢生长在血液丰富的地方,脊椎椎体以松质骨为主,它的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静脉血流到这里速度缓慢,结核杆菌容易停留在椎体部位。

而腰椎的活动度在整个脊柱中最大,因此在骨关节结核中,以腰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治疗方式

如果感染比较轻微,可以选择抗结核药物保守治疗。如果局部已经形成冷脓肿,明显的椎体破坏,腰椎不稳定抗结核治疗一段时间以后需要进一步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前微创手术的技术已经可以替代传统开放手术,让患者减少手术损伤。

脊柱结核的治疗相对漫长,需加强营养支持,定期随访复查。

05腰椎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的主要病因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有关,腰椎的骨质增生是因为中年以后,腰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之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面产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质增生。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为腰腿酸痛,程度较轻。腰椎骨质增生发病缓慢,早期症状较为轻微,不易被患者引起重视,仅表现为腰腿酸痛,时轻时重,尤以久坐、劳累后或晨起时疼痛明显,适当活动或休息后减轻。

随着腰椎骨质增生的严重,会出现椎间盘退变,椎体变形,相邻椎体间松弛不稳,活动时感觉腰部僵硬,疼痛无力。退变后形成的骨赘刺激,可使腰部僵硬感更加明显,休息时重,稍事活动后减轻,过劳则加剧。

腰椎骨质增生严重时,增生物刺激或压迫脊神经,可引起腰部的放射痛,也可以出现腰腿痛及下肢麻木。椎体前缘增生及侧方增生时,可压迫刺激附近的血管及植物神经产生机能障碍。

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

病因

✦年龄因素:人体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由于运动磨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退行性改变,绝大部分60岁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时均可发现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间隙狭窄等退变老化现象。

✦劳损因素:腰椎的退变过程,除随年龄变化以外,还与腰椎劳损有很大关系,腰椎长期受到反复劳损以及过度活动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则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变,使椎间盘突出,骨刺的形成并不断增大。反之注意腰部的休息和保养,就可以减缓腰椎的退变速度和骨刺的进展。

✦外伤史:青少年时代的腰椎外伤,也是中年以后发生腰椎骨质增生的重要外因。

✦姿势不正确:腰椎骨质增生症年轻患者主要是与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长时间睡姿不正确也会导致腰椎骨质增生。

治疗方式

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关键不是消除骨刺,而是在于消除骨刺周围的无菌性炎症。如果有疼痛,可用消炎镇痛药或封闭治疗进行对症处理,也可辅助采用热敷、理疗、按摩与牵引等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肌肉放松和缓解疼痛。

06退变性腰椎侧弯

指在骨骼发育成熟的患者由于脊柱退行性变而引起的侧弯畸形。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节段性失稳和由此引起的畸形和疼痛。

主要症状

不同于青少年脊柱侧弯,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的外观异常往往并不是主要矛盾,侧弯发生后常合并出现腰腿痛,原因在于椎间盘、椎体、关节突的不对称退变造成的脊髓、神经受压。

病因

发病机制可能与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退变、肌肉韧带退变、骨质疏松等综合因素有关。

治疗方式

退变性腰椎侧弯的治疗应该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第一,对于仅有外观异常,并无症状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的影像学随访评估对判断侧弯的进展非常重要。第二,对于仅有单纯腰痛的患者来讲,由于产生腰痛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数为盘源性腰痛、腰椎不稳和椎旁肌肉劳损所致,可以行保守治疗,措施包括卧床休息、理疗、腰围固定、腰背肌功能锻炼、热敷、口服神经营养药物、消炎止痛药等。第三,对于存在下肢神经症状(腿痛、腿麻、憋胀等)的患者来讲,考虑多数为神经受压所致,同样建议先行保守治疗,措施同上。当上述措施无效时,可以进行封闭与射频治疗,也可以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腰椎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腰部长期承受超负荷以及劳损是引起腰椎疾病的主要原因,日常要注意腰部的正确姿势、防止腰部受到外伤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避免腰部负重、避免久坐、避免干体力活。

另外背部肌肉的锻炼对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锻炼。

即使患上了腰椎疾病也不要怕,大多数腰椎疾病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有效的生活管理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如果症状严重到需要手术治疗的程度,那么要尽可能的选择微创手术的方式,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费用低、对身体损伤小、恢复时间短、复发率低

我是治骨以来,我爱健康、爱分享。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中医传承、让家人健康、让众生无疾、让祖国强大。让我们相约中医,久久相依,成长成事,成就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