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女再多,真正孝顺的只有这1个,别疼错了!

 儒风大家 2023-11-27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曾仕强说:子女有两种,一种是来报恩的,一种是来报仇的。

人到一定年纪才会懂,儿女再多,真正孝顺的往往只有一两个。

其他的人说再多都是虚的,千万别疼错了人,到最后反倒令孝顺的子女寒心。

1

负责任的孩子

英国作家毛姆说:“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关心我们的人有很多。

但真正能对我们人生负责的,只有身边最亲最近的人。

北大教授冯友兰,晚年一直受到女儿宗璞的照料。

他知道女儿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一个人扛起大大小小的事。

对于冯友兰来说,女儿既是秘书,也是管家;既是医生,也是护士。

1989年11月,冯友兰因突发心绞痛被送往医院。

当时他躺在病床上,还对宗璞说:“小女,你太累了!”

宗璞强忍着眼泪,对父亲说:“我不累。”

直到冯友兰临走前,他还在反复问道床边的人是不是宗璞。

若不是有宗璞的照顾,想必冯友兰也完成不了《中国哲学史新编》。

俗话说:“养儿防老。”

父母把孩子养大成人,孩子有了能力了之后,也应该赡养父母终老。

其实天下很多父母,都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添麻烦,亦或是觉得依靠他们很不自在。

但是要明白年老之后,一个人的生活会有许多不方便,也会有感到孤单的时刻。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负责人的孩子,才是晚年的依靠。

2

懂感恩的孩子

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钱媛,一直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

十岁时,钱瑗首次回到钱家老宅。

彼时钱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全都聚集在院里玩耍。

唯有钱瑗静静守在熟睡的祖父身旁,时不时替他掖掖被子。

长大后即使工作再忙,钱瑗总会赶回家,为睡眠浅妈妈缝制睡衣,为爱吃糖的爸爸剥好糖纸。

每当钱钟书生病住院时,钱瑗都会逗爸爸开心:“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过年给母亲拜年,钱瑗写了一首打油诗:牛儿不吃草,想把娘恩报。愿采忘忧花,藉此谢娘生。

作家杨绛在回望一生时曾感慨,女儿阿瑗是她生平最大的杰作。

一个家庭,住豪华的房子,开昂贵的车子,都不如培养出来一个知恩图报的孩子。

心里有恩、命里有福,孩子懂感恩,家自然会长久兴旺。

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家人最深的福报。 

3

最平凡的孩子

生活中有个怪现象:优秀的儿女飞得远,平凡的儿女在身边。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渴望儿女功成名就,为家族争光添彩,为自己增长脸面;

可是儿女成才之后,却远走高飞,让他们老无所依。

季羡林在外求学多年,回乡之后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母亲临终的时候留下两句话:“早知道你出去了就不再回来,我真后悔当年让你出去。

这几年我日夜想着你,这种痛苦,是你无法想象的。”

季羡林听后,趴在棺材上痛哭,伤心欲绝。

他说:“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父母和子女之间,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

多数父母认为,小时候读书厉害,懂得赚钱的儿女,以后就靠得住。

可是那些优秀的儿女,将来可能会去大城市,或者出国去施展抱负。

而成绩不好、不够优秀的儿女,反而会留在父母身边,让父母真正享受天伦之乐。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