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茱萸治胃痛

 徐向太中医 2023-11-27 发布于上海

吴茱萸是临床常用中药,它是一种闻起来有辛味儿,吃起来很苦难以入口的中药。吴茱萸治疗范围非常广,常用于肝火犯胃所致胃痛,症见胃脘疼痛,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吞酸,胃中嘈杂,呕吐酸水,口苦,不喜热饮,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上述证候者。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咽喉口舌生疮者,用醋调吴茱萸末,贴于两足心,引火下趋一夜即愈。

山东名医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中提到,火神派没把吴茱萸放在和附子、乌头同样地位进行深入研究,实属一大缺憾。张老数十年亦不断效颦,对脾虚,胃肠停寒,用量皆10克以上,常予30克,无不良反应,疗效确切,患者满意,道友称奇。

李可老先生《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认为,《伤寒论》吴茱萸汤之吴茱黄一升,约合今制50g。故用量10g以下无效,15g显效,30g攻无不克,50g治大症。唯当今各家皆用1.5~6g,药难胜病,故其效不著。

吴茱萸辛温燥烈有一定副作用,过服久服吴茱萸会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失眠上火。邓中甲方剂学教学视频中讲到,吴茱萸副作用也是它的治疗症状,服后20分钟平躺休息,药稍凉再服,当配伍黄连,栀子,黄柏之类制约燥烈之性。

朱丹溪有一个很有名的方子叫左金丸,就是用黄连和吴茱萸来治疗肝脾不和所致的腹胀呕吐和恶心吞酸等。本方治证为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以及肝火犯胃所致。方中重用黄连苦寒泻火为君,佐以辛热之吴茱萸,既能降逆止呕,制酸止痛,又能制约黄连之过于寒凉。二味配合,一清一温,苦降辛开,以收相反相成之效。

药物组成:黄连六两(18g)、吴茱萸一两或半两(3g)。

主治:肝火犯胃,漕杂吞酸,呕吐胁痛,筋疝痞结,霍乱转筋。

黄连

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黄连大苦大寒,清泄而燥,泄降纯阴,主入心经与胃、脾经,兼入肝、胆、大肠经。既清热泻火,又燥湿、除湿毒而解湿热毒,为治湿热火毒之要药,广泛用于湿热火毒之病证。与黄芩相比,其清热燥湿力较强,作用偏于心及中焦脾胃,最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

吴茱萸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吴茱萸辛热香散,苦降而燥,有小毒,力较强。主入肝经,兼入脾、胃、肾经。善疏肝降厥阴上逆之寒气、暖肝散寒、温阳燥湿、和肝胃而制酸、止痛、止呃,并兼杀虫。外用既燥湿杀虫而止痒,又引火、引血下行而降血压。善治肝寒气逆(滞)夹湿兼阳虚诸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