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首次发现,动脉斑块竟能完全消退,不过需要满足这5个条件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3-11-27 发布于上海

  

说到动脉粥样硬化,大家的普遍反应都是,这是一种慢性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严重,而且不可逆转。

动脉粥样硬化是形成多种慢性病的罪魁祸首,比如冠心病,其实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比如脑卒中,其实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但是最近西班牙的一项研究,却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由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Borja Ibáñez和Valentin Fuster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心血管疾病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一项重磅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利用多区域三维血管超声(3DVUS)成像技术,对3471名年龄在40-55岁之间的参与者展开了长达6年的研究。他们发现,在这6年间,32.7%的参与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体积增加100%及以上。

研究发现,在体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参与者中,竟然有8%的人在6年后体内斑块完全消失,而且不吸烟是斑块完全消失的最强预测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是不可逆转的,这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所以很多人干脆破罐子破摔,但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却让人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预防有了新的认知,让人眼前不由地一亮。

但是该研究也指出了,并非所有的动脉粥样硬化都能完全消退,可以逆转的只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你可以理解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而且多以青年人群居多,如果不做任何干预,到了中老年的时候,就会形成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了。

所以对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而言,从年轻时就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为医生,今天就想和大家说说,要想动脉斑块竟能完全消退,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降低LDL-C水平

所谓的LDL-C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它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当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所以,LDL-C被称为坏的胆固醇,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如果你在体检的时候发现LDL-C明确升高,但是相对应的高密度脂蛋白又是明显降低的,那么可要重视了。

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3.37mmol/L之内是最好的,3.37-4.14mmol/L范围内为边缘水平,如果超过4.14mmol/L,那就是升高了。

如何才能降低LDL-C水平?饮食至关重要,一定要远离油炸食物、形形色色的甜品、动物内脏、肥肉和动物油。

2、戒烟

很多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吸烟,殊不知,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问题是,在大家看来,吸烟伤害的不应该是肺部吗?

香烟在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碱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吸入肺部后,也趁机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对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吸烟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缩血管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达到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所以,要想远离动脉粥样硬化,从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戒烟。

3、控制高血压

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关注血压?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容易罹患的疾病,所以中老年才应该关注。

大错特错,我国每3个成人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但高血压的知晓率却非常低。

任何一个人,只要成年,就应该开始关注自己的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疾病,对于高血压1级(≥130/80mmHg)的年轻成人患者,当单纯生活方式调整无法控制血压时,建议启动药物治疗。

4、控制肥胖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肥胖的困扰,你以为肥胖影响的只是你的颜值吗?那就大错特错了,肥胖不仅有损颜值,还会伤害健康。

肥胖人群更易罹患三高,如果不控制体重,可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会被动脉粥样硬化找上。

5、释放压力至关重要

同样年龄的男性和女性,男性罹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更高。

快节奏的生活,让男性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虽然男女平等,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家庭里,男性往往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他们可能要承受来自经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的压力。

在巨大的压力下,身体里的内分泌很容易紊乱,在应激的作用下,男人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更高。

再加上,很多男人都有吸烟、熬夜、酗酒、缺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更高。

所以,相对于女人,男人更应该学会释放压力,男人更应该重视血管健康。

在JACC发表的这项研究中,也明确指出了,年龄较大是SA(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最强预测因子,随后分别是LDL-C水平高、男性、吸烟和SBP(收缩压)升高。不吸烟、女性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是SA消退的最强预测因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