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个角度看教材:历史八上第6课 戊戌变法

 靖风 2023-11-27 发布于河北

其实这一课应该叫做维新运动才对。每课的题目都应该是本课的主题,即对本课的最高概括。然而,这两年的教材或出于突出重点,或出于彰显特色,或其他什么原因,把标题起得乱七八糟的,于是导致很多课主题不清,老师不知该从何抓起,学生不知道学了什么。

其实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原因,概况(过程),评价。更简单点也可以分为史论(原因和评价)和史实(概况),不过因为初中非选择题的考试重点往往集中在后评价,所以把后评价单拎了出来。(评价分三部分,前评价如原因背景,中评价如性质特点等,后评价如影响不足启示等)

回归正文:

一、正名

为什么叫维新运动?这就得回看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其实是对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的一次大考,考的是两者学习西方的效果。中国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技术,日本的明治维新学习的是制度(不止制度,还包括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考试的结果很不好: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让国人警醒:人家是外国人,比我们领先那么多,我们挨打是应该的。但是小日本,和我们一样是东亚封建落后国家,甚至实力比我们弱那么多,怎么就把我们揍成那样?尤其是《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人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从没受过如此大辱!即使是英法当年也没要我们这么多土地和这么多银子!

受到大刺激的中国人终于放下了自己高傲的架子:什么中体西用,我们就是错了,从里到外都错了!我们就应该像日本一样,彻底改变旧的变成新的,维新!所以谦虚的中国人决定“抄”日本的作业——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前进!所以,从公车上书开始一直到菜市口行刑,都是爱国志士在模仿日本,力使国家富强。所以本课的题目应该叫做“维新运动”。

二、知识逻辑

本节课也的确符合维新运动的主题,例如公车上书是维新运动的开端,宣传变法是维新运动的扩大,百日维新是维新运动的高潮。

1.开端——公车上书

接受西方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们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试图向朝廷表达愤怒,以书生意气提出愤青式热血建议,如不求饶,拒和继续打,大不了迁都。知识分子即使是愤怒也是带有智慧的,如提出变法这一符合时代潮流的建议。

朝廷此时正因战败而苦恼,当然不会理会这些读书人的热血抗议。所以读书人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甚至都没有送到皇帝案头就被毙掉了。但这也不是毫无意义,这次公车上书是维新运动的开端,资产阶级维新派也由此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为什么说此是开端?因为该事件表达了维新派的主张(变法),也让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向世人做了正式亮相。

2.扩大——宣传变法

维新派的变法请求没有被朝廷采纳,这并没有扑灭他们救国的热情。经过反思,他们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举国上下都没有认识到战败的根本原因(这也的确是真的)。所以他们决定换个策略:从下向上,叫醒国民,以营造足够宽泛的变法思想氛围,然后凭此影响到上层统治者。这一策略是成功的,维新派的思想传到了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的耳朵里,并使其受到很大的触动,下定决心进行变法。

在等级森严、且没有先进舆论传播方式的晚清,维新派是如何做到让宫城深处的皇帝知道维新思想的呢?

维新派人数有限,不可能满大街拉着人就说。他们选择搞个“培训班”——组织学会。名字起得很霸气——强学会。强学会一类的宣传变法思想的学会在全国建立了很多个,为培养维新派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会名额有限,终究影响不了更大范围。于是,灵活的维新派们想出新的方法——发传单。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创办了近代意义的报刊,影响最大的有天津的《国闻报》和上海的《时务报》

天津因为距离首都更近,能听到和传播最时新的“国闻”,所以叫《国闻报》(并不是)。因为距离首都近,所以文章也不能太犀利,所以《国闻报》主编是不那么尖锐的严复,用传达上下、中外讯息的方式,唤醒国民。文字是可以带“私货”的,春秋笔法嘛。国闻报的内容“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的新闻为主,字里行间渗透着维新派们“变法图强”的思想主张。能够担此重任的严复当然不是各小绵羊,虽然他没有四处搞政治活动展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写的《天演论》所传达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给了国人当头棒喝:受伤的原因找到了!出路也找到了!变强!变强!变强!

上海一方面距离首都远,空气相对自由,另一方面那里受到西方影响最早也最深,所以在上海的报刊内容肯定也会更犀利。所以主笔梁启超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多以直接表达变法意愿为主,如《变法通议》这篇文章,全文出现最高的字就是“变”如: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里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但上海么,以精明著称,所以也很是识时务,所以其报刊叫《时务报》(并不是)。其主笔梁启超也非常识时务,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秉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并没有和敌人死磕,逃跑以待来日。

3.高潮(实践)——百日维新

经过维新派们的几番努力,上层顽固的内心逐渐松动。让统治者们放下架子,还需要列强加把火: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这样的耻辱让上层再也坐不住了,以光绪帝为首的较开明的统治阶层下定了决心,决定变法。

1898年6月11日,在经过维新派康有为等人和统治阶层的拉锯后,清政府改革的诏书《明定国是》发布了:

这些政策虽然与维新派心中的理想主张有些退步,但至少向世人表明了态度: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制度了。

这里面有憋屈的地方:

如政治上。本来的计划是像英国一样,把封建皇权虚供起来,实行君主立宪制,但落实却没了影子。没办法,谁让资产阶级弱小,封建主太过强大呢,胳膊拧不过大腿。

这里面也有冒进的地方:

如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这触犯了官僚的特权;如鼓励企业发展,这触犯了封建经济体制;如废除八股,触犯了封建旧文人的利益;如裁撤绿营,触犯了军事集团的利益……这都为维新派不久将来众叛亲离埋下了伏笔。

4.结果——失败

封建专制太过强大,不是一群头脑发热的知识分子和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所能撼动的。而且维新派的改革条款不仅冒进,还有私心,条条剑指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更可怕的是,这些顽固派原本就掌握着国家实权,此时又收到了对方因冒进得罪很多人所“送”的助力。所以顽固派很容易地废掉了维新派的心血: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等出逃,谭嗣同等六君子英勇就义。

从诏书颁布到变法废除,仅仅持续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因为该事件的悲壮和重要,所以此事件以年份命名,曰“戊戌变法”。教材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于是把维新运动这一历史事件以高潮为名——戊戌变法。

5.评价

戊戌变法虽然结束了,但维新运动仍然没有停止。且不说康有为等人仍在奔走努力,单说菜市口的鲜血,以及随处可见的维新宣传报刊,都让百姓在事后无限回味这份热血。唏嘘之余也会惊叹:国家真的需要变了。更有甚者通过这次失败认识到了清政府的无药可教,蓄谋着推翻统治以救国。

所以说,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