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灭叛将一家6口,却死也没想到,明朝后来13位帝王流着叛将的血

 无风起念 2023-11-28 发布于广东

公元1366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捕获了叛将谢再兴及其家族六人之后,决定施行极刑,让他们一个个遭受凌迟之苦,在这场血腥的报复中,他唯独饶恕了谢再兴的幼女。

然而,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明朝后来13位帝王,身上却都流着叛将谢再兴的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要从一个寡妇身上说起。

故事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353年,朱元璋攻下滁州后,打算回乡募兵以壮大自己的军队。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寡妇,携带着一个男孩,坚持要求见他。朱元璋出于好奇走出军帐,一看到寡妇的面容,不禁惊呼失色。

原来,这位寡妇竟是他失散多年的嫂子王氏,而那个男孩,则是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得知大哥早逝的消息,朱元璋悲喜交加。他自小丧父丧母,兄弟姐妹多因饥荒或疾病而夭折,如今能与剩下的亲人重逢,对他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慰藉。

朱元璋对朱文正倾注了极大的关爱,视其为己出,耐心教导。他甚至亲自为侄子安排了婚事,选择了自己手下的大将谢再兴的长女作为儿媳。朱元璋认为这是给谢再兴的一种恩赐,然而谢再兴对此并不满意。他在朱元璋麾下浴血奋战,却未曾想到自己的家事会被他人擅自决定。而朱元璋对此并不以为意,认为与自己成亲家是谢再兴的荣幸。

在诸全州(今浙江绍兴境内)的战场上,谢再兴表现英勇,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突然背叛了朱元璋,投靠了对手张士诚。这一行为令朱元璋怒不可遏,尤其是得知自己的亲侄子朱文正也有背叛的意图时,朱元璋的心情更是复杂难言。

1363年,朱文正在洪都城(今南昌)镇守时,面对陈友谅的大军,他坚守城池,最终撑到朱元璋率军援救。在随后的战役中,陈友谅战死,朱文正的功绩斐然

但当朱元璋论功行赏时,朱文正却谦让不受,想不到侄子如此深明大义,这让朱元璋感到欣慰,于是分封赏赐了所有的功臣,唯独没有封赏朱文正,仍让他驻守洪都,但也导致了朱文正内心的不满和怨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文正的行为变得越发放肆,甚至有了叛变的念头。他的这些行为最终被朱元璋发现,幸亏马皇后的劝阻,才免于一死。朱文正被幽禁,不久后与妻子谢氏先后去世。

后来,朱元璋的一系列决策最终导致了谢再兴的背叛。首先,朱元璋处死了谢再兴的两名心腹,并将谢再兴的幼女私自许配给了自己的另一位大将徐达。此外,朱元璋还解除了谢再兴的兵权。这些举动彻底激怒了谢再兴,促使他背叛朱元璋,投靠了敌对势力张士诚。

朱元璋在平定陈友谅后,转而对付张士诚。1366年,谢再兴在战场上被朱元璋军队所杀,其家族中所有的男性成员也遭到了残忍的处决,但是因为朱元璋还非常依赖徐达,因此就放过了徐达妻子,也就是谢再兴的幼女。

谢再兴的幼女与徐达结婚后,生下女儿徐妙云,也就是朱棣的妻子。而在朱棣靖难成功后,徐妙云成为了皇后,她的血脉中蕴含着谢再兴的血统。由此,明朝后来13位皇帝的血脉中,竟然流淌着叛将谢再兴的血液,非常讽刺。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