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致清史过审失败的新清史 包藏了哪些祸心?

 独角戏jlahw6jw 2023-11-28 发布于江西

很多朋友对导致清史不过审的西方“新清史”很好奇,今天就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首先,笔者要对人文科学先定性:一切人文科学归根到底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也即人们常说的立场。

导致清史过审失败的新清史 包藏了哪些祸心?

一、什么是新清史

所谓“新清史”,是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侧重满洲特性,割裂中华文化的共同性的清代历史学派,被认为是标志美国东亚史学界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一次重要转折,即“中国研究的族群转向”。主要代表有:柯娇燕、欧立德、罗友枝(EvelynS. Rawski)、路康乐(Edward J. M. Rhoads)等人。

二、新清史的主要观点

1.内亚史观

所谓内亚,地理上指:东起中国东北平原,西至伏尔加河西部的草原地带,直至黑海,北部为西伯利亚的森林和针叶林地带,南部到中国农业社会边缘,西南为阿拉伯、波斯和东欧的地带。

2.满洲主体观

新清史强调族群属性,突出满洲主体,强调清朝的征服属性,用所谓的“满洲风”取代“中国风”,强化清朝作为“征服王朝”而非中华王朝的属性;强调满洲的族群属性,突出满洲与汉族的差异。

而内亚史观即将上述地域的文明作为独立的主体论述。清帝国乃中亚帝国而非中华帝国,而中国不过是清帝国的一部分。

3.非中华史观

非中华史观,虽不是新清史明确提出的,但是他们观点、论据无一例外就是为了证明清朝不是中华王朝。

导致清史过审失败的新清史 包藏了哪些祸心?

雍正皇帝

三、新清史对中华史观的危害

新清史主张的内亚史观,本身就是对北方少数民族区域与中华文明的机械割裂。其中,中亚至欧洲的文明,暂且不谈,但是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本身就是中华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诸如红山文化和石卯文化。汉地和东北、蒙古,绝不是两个文明,而是中华文明的不同地区,匈奴自称夏禹后裔,辽人则为炎黄后人,在近代之前,这压根不是一个问题。

亲清史强调满汉之别,而清王朝的皇帝都讲满汉一体。关于该问题,雍正皇帝说:“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满洲只是一个地区而已,并没有敌对的含义。雍正皇帝还进一步论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融合的民族,他说,舜为东夷人,文王为西夷人,中华之内的华夷之说,源自东晋偏安后南北朝时期,南北互相贬低,北朝叫南朝岛夷,南朝叫北朝索虏,不过是口舌之快。雍正还引用韩愈的话“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来证明清朝的正统性。

说到底,所谓新清史的实质是争夺对清代历史的话语权,从而达到解构中华历史的目的。其更深层的目的,则是为推动边疆地区脱离中华历史观表述,进而肢解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