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色的故事》:颜色是艺术创作的伟大资源

 在山清泉水 2023-11-28 发布于北京

有一种红色,诞生于炼金术。还有一种红色与欧洲和南美洲的跨文化相关。

有一种稀有的蓝色,来自于矿区,需要艰辛的加工才能适用于着色剂。故其价格不菲。

有一种紫色,在贝类中才能取得。此颜色在古代和中世纪里,颇为高贵,象征着等级和皇权,也运用于宗教的象征。

“颜料史也是一部科技史。”

作者斯黛拉.保罗(美,艺术史家、博物馆教育家)在《颜色的故事》一书中说道。

正是因为19世纪化学的进展,才引发了新颜料的激增。艺术家的调色板上才增多了因新工业而诞生的全新颜料,进一步赋能了印象主义的表达成为可能。

从古代到20世纪颜料史上的其他转折点,也革新了艺术的观念和面貌。

全书以240件艺术作品为样例,聚焦了10种颜色(土、红、蓝、紫、金、黄、绿、白、灰、黑)诞生的科学原理、色彩理论以及艺术家创作的故事。

充满洞见,引人入胜。

布尔乔亚说:“颜色比语言更强大。它是一种潜意识的交流。”

蒙克的经典画作《呐喊》中,他用颜色抒情,用狂放的色彩表达内心感受。起伏波动的彩色线条与忧郁、焦虑、脆弱一同悸动。

火红的天空是对情感和记忆的呈现,表达了内心感受,而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描摹。

印象派画家用颤动的颜色来描绘世界,他们时刻追随着光,并把看到的阴影、灼热的光线、朦胧的空气和潮湿的薄雾转换成绚烂的颜色涂块和笔触。

要及时的捕捉光线,就需要画家在户外工作,以便记录颜色中绚丽又微妙的变化。从而推动了颜料的储存技术的革新:不再用猪膀胱包裹成小捆,而是改用可压缩金属管储存。

可以说,“颜色和光,确实是,处在彼此最亲密的关系中。”

在各种颜色中,添加黑色和白色,就可以得到众多不同的灰色。比如,红灰色、黄灰色、绿灰色、蓝灰色等,无穷无尽。

甚至还出现了“浮雕式灰色装饰画”的专业术语。它是以灰色作为色底,其他颜色都涂在灰色的上层,灰色的底色可以影响整幅画的色调。

达.芬奇的《岩石圣母》,就是采用了灰色分层画法,产生了极为微妙的色彩效果:柔和、雾气迷蒙的阴影融合在一起,使得整幅画作呈现出统一的中性色调。

时间走到18世纪20年代,一项技术革命强化了红、黄、蓝作为确定的三原色的地位。

自此,三原色不仅被用于宗教的隐喻,而且还成为像蒙德里安一样的现代主义画家把红、黄、蓝当作形式主义思想的口号,并广泛用于艺术创作中。

作者说,从早期人类在地上挖掘赭石,再把颜料涂在骨头和洞穴墙壁上,色彩就一直是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艺术创作最伟大的资源。

从古至今,人类寻找、开发和转化原材料为色彩,进行创作艺术的冲动从未减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