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里的非洲特产,佐证华夏文明非洲起源论

 海西洞庭楠书房 2023-11-29 发布于湖南

本文选在《天书》第一部《遥远的中国》,前面四篇文章初步讲述了华夏文明非洲起源的观点(新刷到的朋友可以前翻观看),收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也遭受了很多质疑,没关系,我们后面还有60多章来阐释这个观点,请朋友们点个关注。我们每周二、三更新,怕错过更新的朋友也可以扫码加粉丝群,及时接收每周更新提醒。

经过以上我们对《山海经》的解读,很多人可能已经产生了怀疑,认为我们的古书《山海经》讲述的可能真是古埃及的故事,毕竟《山海经》中的各种奇物异兽与古埃及文明中的各种人、兽结合的神祇形象有的一拼,都一样的离奇怪诞,一样的匪夷所思。

难道《山海经》里的奇物只存在于神话中吗,难道书中的异兽只存在于古埃及吗?答案是否定的,《山海经》中很多看上去稀奇古怪的神兽并非只在神话传说里,《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也不只限于古埃及,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山海经》。

图片

之前提到过,《山海经》分为《五藏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四卷,《大荒经》四卷,还有独立成卷的《海内经》一卷。其中《五藏山经》又被简称为《山经》,其余四部被称为《海经》,这些都是后人为了便于表述而给它们起的名字。《山海经》全书总共十八卷,约三万一千多字,书里记载了一百多个国名,五百五十多个山名,三百多处水道,动物植物更是多得难以计数。

《山海经》中存在大量超出我们认知的神人、神物和神话故事,很多奇异的生物、神祇在现实生活中难觅其踪迹,例如九条尾巴的狐狸,三个身体的帝君,没有面目的帝江,没有脑袋的刑天,人面虎爪的陆吾,人首蛇身的女娲……按照我们常规的理解,这些生物和神祇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有谁认为他们必定在世间存在或存在过,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不可理喻的,但问题在于,古人的记载工具和传播载体都十分有限,他们必定会惜字如金,既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那他们为什么要创造这些异兽呢,为什么要花费三万多字的篇幅来记载和传承这些神怪呢?

图片

如果说书籍和文字是我们与古人沟通的中介的话,那这里面必定有一些阻碍我们理解古人意图的因素,除了人类自身的狭隘和偏见外,无非是因为隔阂与曲解,再就是被描述者自身的变化和消亡。如果《山海经》里面的生物都被列为怪物的话,那有些现实里很容易找到原型的动植物又该如何解释呢?例如下面两则记载。

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山海经·西山经》

译文:

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有座山叫黄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很多竹箭树。盼水从那里流出,向西流淌,注入赤水,那里面有很多玉石……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是鸮,青色的羽毛红色的喙,有人一样灵活的舌头,可以说话,名字叫鹦鹉。

图片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山海经·北山经》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叫龙侯之山,没有花草树木,有很多金属矿和玉石。一条叫决决之水的水流从那里流出来。水中有很多人鱼,人鱼的形状像是帝鱼,长了四条腿,声音像是婴儿发出的声音,吃了它就不会有痴呆的疾病。

图片

一只是长得像“”,青羽赤喙,能学人说话的鸟,一条是长得像“帝鱼”,音如婴儿,还长了四条腿的鱼,即便我们不知道“”和帝鱼”指的是什么,也能一眼看出书中描写的鹦鹉和人鱼,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鹦鹉和娃娃鱼,甚至“鹦鹉”这个称呼与今天一模一样。

由此可见,《山海经》中记载的内容并不是杜撰,至少并非所有的内容都不可信赖。假如今天鹦鹉和娃娃鱼已经灭绝了,我们也会觉得学人说话的鸟和长了腿的鱼太过怪诞离奇。至于我们与古人之间的沟通还存在哪些误会,就需要我们通过对《山海经》谜题的一一破解,逐一解除。

如果说《山海经》的内容不是虚构的,那它所描绘的是哪里的山川物产呢,它里面的内容只局限在古埃及吗?在解开这个谜团前,让我们再来看《山海经》中的两只异兽,鹿蜀和闻獜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山海经·南山经》

译文:

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叫杻阳之山,山的南面有很多赤金,山的北面有很多白金。山上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马,长着白色的头,它身上的纹路像老虎身上的纹路,红色的尾巴,它的声音如同在唱歌谣,它的名字叫鹿蜀,佩戴它的皮毛,对子孙后代有好处。

古人对动物的称呼与我们今天不同,只看到“鹿蜀”这个名字时,我们会自然地猜到它是一种鹿,再看到它“其状如马”时,又会将猜测范围扩展到有蹄类动物,那什么样的有蹄类动物“其文如虎”呢?很多人会想到斑马,斑马的确“其状如马”,而且“其文如虎”,但是鹿蜀还有“白首”“赤尾”“其音如谣”几个特点呢。即便说斑马勉强符合“白首”的特点,斑马的叫声也符合古人所说的“谣”的特点,但是“赤尾”又怎么讲,斑马哪里有红色的尾巴呢?这里的“赤尾”并非是古今含义的差别,也不是古人在记载和传承过程中犯的错误,因为古人所谓的鹿蜀并不是斑马,而是另一种动物,叫㺢㹢狓。如图。

图片

㺢㹢狓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刚果东部热带雨林和高山森林的大型哺乳动物,1901年被正式发现,已经濒临灭绝,现在基本只有在动物园才能看到了。㺢㹢狓皮毛细短而绒腻,总体上是红褐色,形体像鹿又像马,雄性头部有长颈鹿一样的类角状物,雌性则没有。㺢㹢狓头面两侧面颊呈白色,前后腿和臀部有老虎斑纹一样形状的纹理,臀部的白色纹路衬得尾巴的颜色格外凸显。㺢㹢狓的叫声低沉婉转,犹如在哼唱歌谣。

“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山海经》对㺢㹢狓的描述可谓是既简练又准确,不存在任何歧义与偏差。

图片

因为㺢㹢狓只生活在今天的非洲刚果地区,所以《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至少涵盖了今天的非洲地区。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山海经》描绘了非洲地区,那应该记载非洲最常见的马斑马才对,为什么只记录㺢㹢狓呢?首先来说,《山海经》要记载什么,不记载什么,有作者的意图所在,我们将《山海经》研究透彻前不好妄加猜测;其次,《山海经》经历了千年的传承,记载的内容难免有缺失,少了什么,漏了什么也不奇怪;再者,《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叫作水马的动物,很可能是非洲的斑马。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纹臂牛尾,其音如呼。——《山海经·北山经》

译文: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叫作求如之山,山上有很多玉石,没有花草树木。滑水从求如之山流出……那里多出产水马,水马的形状像马,四肢有花纹,长着牛一样的尾巴,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喊。

水马虽然叫作“马”,但是在《山海经》作者眼里它还不能算作马,只能说是“其状如马”,因为它与马有所不同,水马除了有“纹臂”外,还有“牛尾”,可以看成是一只长了牛尾巴的花马。

我们来看一下马尾巴和牛尾巴有什么区别:牛尾巴像是一条鞭子,鞭子的末端长着丛生的毛;马尾巴则更像女孩子扎的马尾辫,从末端就生出长毛。再来看一下斑马的尾巴,也像是一条短鞭子,末端长着丛生的毛,总体来说更像是牛尾巴,而不是马尾巴。所以说,文中的水马很可能就是斑马。如图。

图片

从“水马”的名字也能看出,这种动物经常活动在水源旁边,这与斑马的生活习性近似,斑马也喜欢逐水草而居,容易在沼泽池塘边成群聚居,饮水对斑马来说非常重要,不但能解渴,还能补充斑马生存必需的盐和矿物质。

也就是说,原产非洲的㺢㹢狓、斑马等动物都曾出现在中国的古籍之中,只不过当时的名字与现在不同罢了。以斑马为例,斑马在《山海经》中被称作水马,而在《左传》《史记》《后汉书》等史学文献里,有一种被称作“文马”的动物,很可能也是来自非洲的斑马。

图片

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史记·周本纪》

译文:

闳夭等人担心姬昌的安危,就设法找来有莘氏的美女,骊戎地的文马,有熊国的三十六匹好马,还有其他珍奇怪异的宝物,通过殷的宠臣费仲献给纣王。

宋人以兵车百胜、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

宋国人用兵车一百辆、文马四百匹,从郑国赎取华元。

“文马”的“文”通“纹”,文马指的是一种身上有纹路和花纹的马,古人将其视为宝贝,用来作为国礼。因为人们不相信商周时期的中国与非洲之间有往来,所以将文马解释为一种身上天然生长花斑的马匹,或者是被人工雕琢花纹的马匹,然而这样的马匹显然没有斑马这种天生黑白花纹的物种珍贵,所以所谓的文马是斑马的可能性比较大。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在商周时期就有人将斑马引入中国,那为什么现在的中国没有斑马呢?这个是斑马的特性导致的,因为斑马只适合观赏,不能用于骑马打仗,没有太高的实用价值,不会被特别重视,很容易缺乏专业人士饲养,又因为中国的环境不适宜其生存,所以后来很可能被淘汰,慢慢地在中国绝迹了。

说完了鹿蜀和水马,我们再说一种《山海经》异兽,闻獜。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几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獜,见则天下大风。——《山海经·中次十一经》

译文:

又往东三百五十里,叫作几山,山上的树木多是楢树、檀树和杻树,那里的草多是香草。那里有一种兽,形状像是猪,长着黄色的身体,白色的脑袋,白色的尾巴,名字叫作闻獜,见到它的出现,天下就会刮起大风。

闻獜的形状“如彘”,我们通常认为“彘”是古人对猪的一种称呼,那么闻獜看上去就是一头黄色的身体、白色的头和尾巴的猪,世界上有这种猪吗?有,那就是红河猪。如图。

图片

非洲红河猪是非洲特有的一个物种,是生活在非洲中部热带雨林和热带稀疏草原地带的一种野猪,主要分布在西非、东非、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海一带降雨丰沛的地带,它们喜欢生活在有淡水分布,气候比较潮湿的河流、湖泊、沼泽附近。非洲红河猪是群居性动物,喜欢昼伏夜出,它们多数情况下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生育能力超强。

成年的非洲红河猪体长1米至1.5米,体重50130千克,是非洲最小的一种野猪。成年红河猪身体呈现艳丽的黄褐色,头顶至脊背有一条细长的白色毛发带,一直延伸至尾巴,情绪激动或者遇到危险时,白毛会竖起来。红河猪脸部较长,吻部较尖,它的耳朵尖长,端部有一簇长长的毛,看上去很有喜感,因此被人称为猪中精灵。非洲红河猪最典型的特征是雄性眼下有疣,面部有很多鬃毛,鬃毛呈花白颜色,看上去像长了一张白脸。所以说《山海经》对其“黄身”“白头”“白尾”的描述非常准确。

图片

还有一种生活在非洲的动物也出现在《山海经》中,只看描写,人们似乎能确认它是什么动物,但是碍于个别细节和人性化的描述,又不太敢确认了,这就是驩头。

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是食。有驩头之国。——《山海经·大荒南经》

译文:

有一种人,鸟嘴,有翅膀,正在海里捕鱼。在大荒之中,有人名字叫驩头。鲧的亲子是士敬,士敬是儿子叫琰融,琰融生了驩头。驩头有人的面孔,鸟嘴,有翅膀,吃海里的鱼,凭借着翅膀行走。只吃宜、芑、苣、穋这些东西。有一个驩头国。

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一曰在毕方东,或曰讙朱国。——《山海经·海外南经》

郭璞注:讙兜,尧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海而祀之。画亦似仙人也。

译文:

讙头国在毕方鸟的南面,那里的人长着人的面孔,有翅膀,鸟的嘴,正在捕鱼。一种说法说讙头国在毕方的东面,也可能叫作讙朱国。

郭璞注解说,讙兜是尧帝的臣子,犯了过错,自己投入南海中死了。帝怜爱他,就让他的儿子居住在海中祀奉他。画得也像仙人一样。

图片

两段文字中,不管是“讙头”“讙朱”“讙兜”还是“驩头”,首字的字形都接近,词组的发音也相似,再结合不同版本的近似描述,可以肯定的是,这两则内容讲的是同一事物,我们下面统一用“讙头”来称呼它。如果表述一个事物的名字,字形不是一个特定的象形字,不同版本的表述发音又很相似,可能性最大的原因就是音译导致的。

我们从文中抽出能判断讙头身份的信息:鸟喙、有翼、南海、捕鱼吃、杖翼而行,综合这些信息,只要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此刻应该都已经猜出来了,这不就是企鹅吗?企鹅是生活在南极洲的动物,难道说《山海经》的作者还去过南极洲,记载了南极洲的生物?其实这倒未必,因为企鹅并非南极洲特产,非洲也有一种企鹅,叫作斑嘴环企鹅或者非洲企鹅,又因为其求偶时发出的声音像驴叫,也被称作公驴企鹅,公驴企鹅主要分布在南非和纳米比亚南部的诸海岛上。上面的两则描述,一则是出自《海外南经》,一则是出自《大荒南经》,都是“南经”,应该都在南边才对。

图片

但是文中还有几个不容忽略的细节,对讙头的描述中还有“有人焉”“有人”“其为人”的表述,而且讙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人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讙头到底是人、是动物还是神祇呢?

《山海经》中的很多奇物异兽都有“人面”的特征,我们知道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长着人脸的生物,所以很多人解读《山海经》时都把其中的“人面”解读为“像人面”“如人面”,实际上这里的“人面”很可能并不是一种比喻,指的就是人脸。

这该怎么理解呢?我们现在知道,《山海经》中的很多内容描述的都是非洲和古埃及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古埃及文化的特征解读这个问题。古埃及文化中有诸多神祇,这些神祇很多都有多种形态的呈现形式,有时是以人形示人,有时是以动物形示人,有时则呈现出人兽结合的形态,其中人兽结合的形态时常表现为人首兽身或兽首人身,也有动物形态时局部细节为人形器官的。

图片

以古埃及的哈索尔女神为例,她有时候是以一位慈爱的女性形象呈现的,有时候是以一头母牛的形象呈现的,有时候是以狮首人身的形象呈现的,有时候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呈现的,以母牛形象示人的时候,哈索尔女神的眼睛有时呈现为荷鲁斯之眼的形象,也就是人眼的形象。所以《山海经》中讙头的“人面”特征很可能也是一种人兽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片

感谢朋友们的观看,欢迎关注、点赞、转发,下期我们只专注解读一种《山海经》异兽——九尾狐,感兴趣的朋友请留意观看,不要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