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娄美琴 | 从《青春破晓》联想到柔石的三次“青春出走” —— 电影《青春破晓》观后感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11-29 发布于浙江

从《青春破晓》联想到柔石的三次“青春出走”

  —— 电影《青春破晓》观后感

文/娄美琴

江南风格的道地,廊檐下挂着几串鱼鲞,一位朴实青年在忙碌着,他是赵平西,帮助父亲赵字廉用心经营着祖传的一家咸货店。弟弟赵平福凑过来,向他讨钱,说是上学需要的书簿费用 ,赵平西倾尽衣袋,掏出铜钱塞给了弟弟。一转眼,赵平福把钱送给了发小春宝,让他早日赎回被典的母亲……这是电影《青春破晓》里的一个镜头,让我们看到学生时代的赵平福虽然还不能深刻了解社会不公和黑暗的根源,但他富有同情心,已经具有与世抗争的思想萌芽。由此,我联想起赵平福短暂一生的三次“青春出走”。他在“出走”中经历激荡岁月的磨砺,找到了人生的奋斗方向,从而成就了从“苦闷和彷徨”的青年成长为文化战士的壮丽人生。


1918年/去杭州

1918年,赵平福16岁,风华正茂。考入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只要自己苦,努力,再读书,将来总不负父母之望”(《柔石家书》)这是少年赵平福出门求学的意义。在“浙一师”的五年,正是“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高涨的时期,时代风云深刻地影响着这一代知识分子思想的形成。1921年10月,他与魏金枝、冯雪峰等20余人加入了学校中由潘漠华负责的文学社团“晨光社”。“晨光社”还在杭州的报纸上辟有《晨光》副刊,赵平福经常在此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开启了自己的文学之旅。1923年,他从浙一师毕业,赋闲在家,满怀的希望和理想遭到无情的挫折。此后在杭州和镇海当过家庭教师和小学教师,但在“苦闷和彷徨”中仍坚持着文学创作,并用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把自己较为满意的六篇短篇小说结为集子,托人在宁波升华书局印刷了第一本小说集《疯人》,署名赵平复。

 
1925年/去北京

见识和经历过外面的“风雨”,赵平福不甘囿于当家教与小学教员的圈子。1925年春节后,春寒料峭,他青春的胸怀却升腾着一股热望,去北京,与机遇去博弈一次。

  
“京中景色非同小可,堪供青年游憩。”初到京城,印象不错。但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抱负如何实现?赵平福成了北大的一名旁听生,生计也十分窘迫。但令他欣慰的是,这里有他“浙一师”校友潘谟华、冯雪峰等当年的风云人物一起听课,此中更让他感到幸福的是聆听鲁迅先生的讲课。他在给妻舅吴文钦的书信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听鲁迅先生讲授的《中国小说史略》,真是平生之乐事,胜过十年寒窗!”当时鲁迅讲文艺理论,曾以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为教材,后来他在宁海中学教书时,也将《苦闷的象征》的其中一章选为自编《国语讲义》中的第一篇,足见聆听鲁迅先生讲课之后的影响之深。在京城北漂一年,生活困窘让他陷入“苦痛难受”,但学识见识大为长进,也为此后的与先生的相遇以及命运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1928年/去上海

1928年6月,因“亭旁起义”失败而受牵累的赵平福罢去了四个月的“宁海县教育局长”的官帽,带着20万字的《旧时代之死》小说手稿,再次“出走”来到了当时的革命文学的中心——上海。在此碰到了王方仁和崔真吾两位宁波老乡,他俩是紧随鲁迅先生的“铁粉”。在9月的某天,他们带他去拜见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对他印象很好,认定他是“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优秀青年,“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这种珍贵的共情力,让他沉浸在深厚的真情里,也促进着他的觉悟与成长。


  
鲁迅阅完《旧时代之死》书稿后,赞曰“优秀之作”。并把《人鬼与他底妻子》放在自己与郁达夫主编的《奔流》刊物连载发表。赵平福第一次用“柔石”署名。在鲁迅的真诚关怀和帮助下,柔石找到了有意义有价值的奋斗方向。1929年,小说《二月》诞生,鲁迅作《小引》。1930年,柔石在《萌芽月刊》发表了小说《为奴隶的母亲》。这是他最后的短篇,也是其接触革命,参加革命,改变世界观的见证。此刻,柔石的文学创作进入了全新的境界,真正成长为无产阶级文学阵线的一名文化战士。

娄美琴,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21年9月被中共宁海县宣传部评选为“文化优才”。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摆渡人》;创作散文、通讯等达80多万字,在《文学港》《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报刊杂志刊登50多篇,入编书籍15本。为《早春》杂志组稿编辑发表宁海乡土文学作品约180万字。小品、故事《茶女婿》获宁波市现实题材剧本金奖和浙江省“浙里小康”故事创作金奖,并已完成微电影拍摄。《想上城的婆婆》获宁波市2021年新故事创作大赛金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