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保时捷车身跳舞,才发现比亚迪云辇的强悍,中国车企又破局了

 数评时代 2023-11-29 发布于北京

临近年底,在一波波新品发布后,中国的新能源市场也将迎来收官阶段。而再回顾今年的产品竞争之路,技术竞争之路的时候,我们发现,竞争的激烈程度早已超出国内市场,而进入全球顶尖技术的范畴。

最近,一则保时捷的智能车身控制技术Active Ride的展示视频引起了关注。具体来说,第三代保时捷Panamera在国内进行了全球首发,相比上一代,新车主要的变化之一就是Porsche Active Ride,在诸多新科技加持下,实现了更高的舒适性和更好的驾驶动态。其原地舞蹈也成了技术展示的亮点。

但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比亚迪就已经展示了云辇-X技术,采用该技术的仰望U9,不仅实现了车身跳舞,还能实现原地起跳,以及三轮行驶等绝技,技术更为强大。

相比于保时捷的Active Ride,比亚迪云辇-X更为强劲和复杂,其采用了抗压能力更强的油气弹簧,包含阻尼控制技术、高度控制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刚度控制技术、四轮联动技术以及全主动控制技术,提供舒适驾乘体验同时,还打造极致安全。

而保时捷Active Ride技术的推出,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车企已经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变革。这里包含两方面深远意义:一是技术上的突破,可与国际顶级品牌在技术上分庭抗礼,甚至还有领先;二是中国车企自主研发实现破局,自研打造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这里,我们可以着重了解下云辇,这个将在2024年大放异彩的技术。

云辇,是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也就是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其围绕的核心,就是车身控制,或者说车辆动态控制。

我们知道,车身有三向六自由度(横向、纵向、垂向),新能源车通过超强的电机,已经实现了零百4秒甚至3秒的性能,此外如环绕车身的雷达、摄像头,也提供了周边感知能力,新能源车在横向纵向上都有了大幅进步。

但是,在垂向方面,提及的企业并不多,而比亚迪的云辇,正是垂向智能控制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主要就是在垂直领域发力,全面融合感知、决策、控制、交互等软硬件技术,提供更强的智能车身控制,以高端技术打造极致安全。

那么,云辇能带来哪些方便和安全性提升呢?

这就要从具体产品来说了,包含多个产品: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云辇-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以及云辇-X全主动式车身控制系统。

云辇-C每秒可接收上千次信号输入,云辇智算中心运算处理时间快至微秒级,通过控制减振器电磁阀,可实现减振器阻尼快速调节,且是无级自适应调节。

具体到驾驶上,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采用高频小阻尼的舒适性控制策略,云辇-C可使底盘变“软”,可有效缓冲路面颠簸。在60km/h通过连续振动路面工况下,云辇-C可助益整车达成96%的隔振率,舒适性大幅提升。

此外,当车辆处于快速过弯、加速、制动时,采用低频大阻尼的操控性控制策略,使底盘变“硬”,提供更大支撑力。在时速100km/h的时速下,云辇-C可帮助整车侧倾角速度降低39.7%,操控性大幅提升。

简言之,有了云辇-C,用户在颠簸道路,过减速带,急刹车,一定速度过弯情况下,既有更好的体验,又能控制车身姿态,提升安全性。

再看看云辇-A,其通过控制空气弹簧进排气、刚度转换阀、减振器电磁阀等调节高度、刚度、阻尼,实现车身控制的动态调节,使整车具备极致的舒适性、平稳性、支撑性与通过性。

在具备云辇-C的能力下,云辇-A不仅有阻尼滤振能力,还更进一步:在高度调节方面,悬架调节行程可达150mm;在刚性调节方面,车辆的抗俯仰能力提升25%以上;在智能侧翼座椅主动调节方面,车辆高速过弯时,可快速控制智能侧翼座椅,实现腰部支撑自适应调节。

接下来看看云辇-P,其集机械、液压、电控三项核心技术于一体,是全球首款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

云辇-P在技术方面更进一步:在高度调节方面,云辇-P悬架调节行程可达200mm,也可实现四轮同步升降能力,系统举升力高达5吨,越野能力更强;在刚度调节方面,可实现三级刚度调节,当车辆遭遇飞坡跌落等紧急情况时,可应急触发三级刚度,有效减少50%的冲击载荷;此外,云辇-P的四轮联动功能可使车辆最大轮差达620mm,越野通过能力更强。

而云辇-X则更为强大,我们可以关注仰望U9的发布,其将展示出云辇的全部潜力。

耗时5年的云辇加速普及,将彻底颠覆汽车驾乘体验。

实际上,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极为复杂,由云辇智探架构、云辇智算中心、云辇智控技术、关键零部件构成。举例来说,单单云辇智探架构,就从人、车、路、云、系统五大维度出发,通过50+个传感器实现全方位感知。其可识别车辆前方5-150m范围内的路面特征及高程曲线,识别精度高达±3mm,15m内识别精度达99%以上……

复杂的系统,精密的计算,更快的反应,对应的是更高的门槛,这也让比亚迪汽车历时5年、耗资数十亿元,才全栈自研打造出云辇系统。

这可以称之为一个海量庞杂的工程:零件方面,比亚迪自主搭建了60+零部件台架,共累计进行了3000+项零部件测试;软件方面,比亚迪自主建立了10+份技术标准、20000+个测试用例,累计进行了40万个测试事件;整车方面,实车耐久验证历经超30个月,跨越全国6种温区,完成1000万+公里验证……

实现从0到1,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之后,比亚迪目前正在从1到2,超越国外技术水平。而从底层开始,全栈自研的优点在于,产品技术可控,成本可控。目前,比亚迪唐、汉、腾势、仰望等多种车型都已采用了云辇技术。明年,更多人将有机会买到带有云辇系统的新能源汽车,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