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内孤品,经典巨制——辽代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天宫楼阁

 隐隐青 2023-11-30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大同位于山西省的北部,她像一颗塞上明珠镶嵌在内外长城之间。从春秋战国开始,在23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先后有北狄、匈奴、鲜卑、契丹,女真和蒙、满十多个民族聚居交流,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此得以水乳交融,从而铸就了北魏、辽、金三代之京华。
图片
华严寺即座落于今大同市的西南隅,寺内现存有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两座辽金建筑,二殿毗邻一上一下,大雄宝殿面阔九间。薄伽教藏殿为寺内最早的建筑,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
图片
薄伽为梵语薄伽梵之略,译作“世尊”,是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教藏指佛教的经典,薄伽教藏殿即贮存经书的处所。
图片
当年从辽圣宗开始,经兴宗和道宗两代皇帝对佛教的极力推崇,兴建寺院,刊刻佛经,完成了著名的辽代《大藏经》的雕刻。薄伽教藏殿即为贮存这部《大藏经》之处所,经藏浩繁达五百七十九帙,规模相当于一个大型的国家级图书馆。
图片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曾对大同地区的古代建筑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与测绘,出版了《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一书,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壁藏亦在调查之列。
图片
宋代《营造法式》中壁藏和天宫楼阁的记载分为三层,形制颇为繁锁,此处的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壁藏简单而实用仅为两层,下面将其结构略作分解;大殿面阔五间(25.65米),进深四间(18.41米)。
图片
壁藏是环绕薄伽教藏殿的四周一列排开,上下两层呈重檐楼阁式,经橱共计三十八间,南北壁各十一间,东壁左右稍间各二间,西壁左右次稍间各六间。
图片
上层于平坐上设佛龛,外绕单勾栏栏板镂刻精美的几何纹图案有三十余种,腰檐下为帐身,两扇橱门对开,下设须弥台基。台基外凸约是下层檐柱高的一半,橱柜进深又窄为台的二分之一,平坐上栏内神龛面阔进深均与经橱相同,高度仅及下层的三分之二。
图片
南北壁中央三间及西壁稍间转角第二间与东西壁尽头共六处屋顶一部升起,覆九脊式大屋顶。
图片
后壁天宫楼阁共五间中央三间为龟头殿,外随形绕单勾栏,殿身九脊顶左右挟屋半九脊式稍低,整体轮廓呈高耸的阶梯式造型,以栱桥连接壁藏上层的两端,使整座壁藏玲珑极致,气势恢宏。
图片
从其设计独特、用材科学、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及制作精准等方面,都称得上一座标准的辽代实物小木作,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品。它最忠实地体现辽式建筑实状,无愧于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称之为“海内孤品”的美誉。
图片
辽道宗对华严宗的研究更是造诣颇深,曾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颁示群臣。据《佛教史》载“当时辽西京大同府所辖五台山,为华严宗的中心”,华严寺因《华严经》而得名。
图片
中国建筑最为突出的形式特点,是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所形成的体量巨大的屋顶、正脊和翘起飞檐的柔美曲线。辽朝始又在殿内采用“减柱法”金柱后移,有效地拓展空间为供设佛像和参拜等宗教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整体空间的布局又产生了迂回含蓄的空间意象。
图片
首先,在薄伽教藏殿中央设置一佛坛,坛上塑有一组辽代佛教彩色泥塑像,像高三米左右,以三世佛为中心两侧配置四大菩萨、弟子、协侍菩萨、供养童子和四大天王共计三十一尊,其各个表情生动,形象逼真,呈现着一派如来讲经说法的场面。
图片
再此为中心,四周被五米多高的壁藏所包围;塑像的后壁窗外阳光如泻照射着佛像与壁藏之间形成的一条窄窄的甬道,信众们穿行于此凝视佛祖仰望上空,聆听着袅绕佛音,正是建造者理想中要达到的环境、气势和心理处于一个围合的状态。
图片
西壁当心间明窗的设计非常具有科学的价值,它不仅烘托天宫楼阁的凌空高悬气势,还具有采光通风室内外温湿光照的调控功能,为这千年遗构与经卷的良好保存创造条件。
图片
大同华严寺还是少数在保留契丹族原有习俗的基础上建筑中有所创新的佛寺之一,如天宫楼阁龟头殿勾栏和当心间突出及平坐上斗子单勾栏做法与同时期独乐寺观音阁上层一致,檐柱头铺作皆七铺作重抄双下昂重栱造类似于独乐寺观音阁和奉国寺大雄宝殿,抹角栱自二层增至四层则首次出现在此北壁中。
图片
在其它辽代遗构中常用撩风,唯此壁藏和应县佛宫寺塔使用了撩檐枋。上翘的屋角、弯曲的檐端及鸱尾、悬鱼、正脊和垂脊等处更多地保存了辽式建筑的风貌,特别鸱尾作鱼尾状并饰鱼鳞纹可佐证唐宋鸱吻之变迁。
图片
统一里求变化,造型中具匠心。壁藏依大殿坐西朝东,以当心间西壁上的天宫楼阁为轴心将壁藏分为南北两部分。壁藏外观从平坐腰檐以下皆为一致,台基的上下边缘部分繁密叠涩的直线与曲线混饰。
图片
物境的营造是中国式建筑所遵循的一个原则,这里长达三十八间的壁藏为避呆板与雷同,渗透其中的诗情画意般浪漫的三十多种勾栏栏板纹样和脊兽雕刻玲珑剔透,变化多端。
图片
在各壁间还分别设计了六组对称的升起大屋顶,极大的增强了壁藏的造型艺术。每组曲线优美的飞檐翼角错综变化的抱厦,被较低矮的重檐所蔟拥成一体,珠联壁合,跌宕起伏,仿佛置身于建筑丛林之中。
图片
建筑之美分雕塑型和结构型两种形式,薄伽教藏殿壁藏是属于结构型的建筑之美,其美的精粹之处——天宫楼阁所展示的又是杂技式的建筑之美。
图片
为了充分体现这种结构的力量,为此,在重檐高屋的壁藏中央设置了一座天宫楼阁,楼阁并以纤弱的栱桥大跨度地连接,而且在紧贴桥下又开一位置较高的明窗借景设险,造成桥似蓝天上的飞虹,白云在桥畔间流动,天宫楼阁安然稳定的气势,以强调结构的轻松与自如。
图片
辽代建筑从单体建筑到周围环境,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序列,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都特别注重环境的整体经营。在平面布局上,因皇家的信仰与推崇沿袭中国古代中轴线分割规制,以天宫楼阁将壁藏一分为二,两边对称;立体结构上,大殿矗立于高二十阶宽阔月台之上,殿内佛菩萨群塑面相皆朝东立于近一米高之佛坛上,天宫楼阁又悬于佛像后上方足有六米之高,如此一级级地递增一步步地攀升至十余米的高度,难怪每当你驻足于此时便只有景仰之势,虔诚之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