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产大佬孟晓苏:楼市未来的价格趋势

 supermbt 2023-11-30 发布于浙江

#时事热点头条说#

文章图片1

  孟晓苏与经济学者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错对不论,诚实。

  年初银行个人存款大增,刺激了孟总的神经。

  他与马光远有一个共同观点,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没有泡沫。相反,三条红线限制了房地产的正常发展,特别是限涨令与一线城市限购,等于帮了富人的忙,对穷人一无好处。

文章图片2

  没有泡沫这个说法不成立,限涨令的说法也不成立。

  有没有泡沫不是统计学的事。

  与美国比城镇化率,美国80%,我们63%,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中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土地集体所有制决定了农耕的碎片化,机械化程度差了不止三、五个数量级,怎么可能以中国的国情与和美国做城镇化率的比较?美国80%正常,我们真到了80%不正常。

文章图片3

  泡沫不仅仅对应着城市人口,也对应着收入。

  房地产泡沫根本不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没有泡沫你全卖出去呀?认房不认购出来了,一线城市的限制打开了,销售又如何?金九银十救不了楼市,不是泡沫又是什么?

  现在要解除的不是限涨令,即便是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价格也在降,限与不限都是在讲故事,本来就是根大葱,定价高了60%,限涨那就是个故事,限跌也是故事,结果是价格稳住了,葱没人买了。

  孟总也有说对的地方,年初谈房地产销售,得罪了很多网民,他说:“只要老百姓拿出五万亿买房子、装修,2023年经济就恢复了”。孟总话是没错,房地产能增加五万亿,年内GDP增速保5%,妥妥的。问题是,银行趴着的是谁的钱,为什么要拿出来买房,孟总说了不算,要市场说了算。

文章图片4

  关于楼市未来的走势,孟总也有特立独行的看法。

  如果你要问未来房地产的价格趋势是什么情况?马光远会说:“房地产价格到底高不高,没那么简单”。你听懂了吗?没听懂。

  任泽平会说:将出现分化式复苏,总有一天房地产还会成为黄金赛道,将造就一大批新富。你相信了吗?不信。

  孟总的回答却很实在,未来房地产的价格趋势分三期:

文章图片5

  短期楼价看供求

  这话说对了一半,既然是商品,当然要看供求。

  但是,中国的房地产是不完全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地方是土地资源的唯一供应者,地价还是计划经济的模式,市场只是提供了一些指令性价格的数据。说是土拍,其实都是地方、开发商、银行三方做的一个局。

  从市场的角度看供求,早已供过于求,停止供应了吗,停止土拍了吗?

  地方财政的收入一半以上靠土拍,明明供过于求,仍然在加强供应端,市场的无形之手管不了这只手,谁又能说供过于求是一个短期现象?

  另一方面,价格也没有完全市场化,如果交给市场,那一定是大跌,现在没跌,是因为政策不支持,并通过金融十六支撑动性,给开发商更多的销售时间,所以,短期一定是看政策,看政策能在多大量级上扭动价格趋势的斜率。  

文章图片6

  中期楼价看地价

  孟总的这句话算是说到根子了。

  这等于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开发商修成的正果,瓜众们或者不明真相,或者是只敢撞纸糊的墙,骂开发商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一件事,不需要什么勇气,然而,从根本上说,决定房价的并不是开发商,是地方财政。

  地价是政府定价,地价上涨,带动了房价涨,如果地方想拍出高价,一定会说服开发商,商协如何提高周边区域内的价格。价格是地方、银行、开发商的合约。

  为什么说中期看地价?

  这等于说要看地方有没有提高地价的冲动,如果地价不涨,开发商赚份内的钱,随建设成本水涨船高,价格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如果大降,前提也是地价要下来,否则开发商与银行都要破产国;反之,地价又涨疯了,楼市也一定会涨疯了,没有办法,就这么个中期看地价。

  中期的焦点不在地价,在土拍本身,价格不太可能有大的波动,这只是一个维度,另一个维度是土拍面积,未来的趋势是减少。修复供求关系是主旋律,价格趋稳。如果继续扩张土拍,那一定会崩盘。

文章图片7

  长期看发钞

  发钞是在暗示货币对冲。

  这就有意思了,房地产的开发空间总归是有限的,何况,中国人似乎失去了创造生命的冲动,人口有下降趋势,随着老人时代的过渡,以后房子没有理由再大涨,但是,房子是重资产,在中国,实际已经成了银行发行货币的锚定,如果按孟总说的看发钞,它的未来还是涨。

  货币贬值具有必然性,那就看贬值的速度了。如果贬值的速度加快,房子的资产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改开前北京西红柿一分钱两斤,小朋友在地上拾到五分钱,一定要交给警察叔叔,那可以买一根纯正的奶油冰棍。现在五分钱还能干什么?

  在一个长周期中,现在的一百万还能值多少?

  只要发钞不止,楼市的价格最终会是震荡向上。

文章图片8

  孟总对楼市价格趋势的判断,并没有任何结论,只是提出了判断的角度:短期看供求、中期看地价、长期看发钞,有道理吗?

  不管是不是有道理,它道出了房地产价格趋势的背后的逻辑,这就是地方财政主导楼市,中国的楼市不能做纯粹的市场分析,在做市场分析时需要加入一个维度:土地财政。

  结论:短期看跌、中期看平、长期看涨。

  元芳怎么看?

文章图片9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