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吸道合胞病毒来势汹汹,孩子有这些表现要高度警惕!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3-11-30 发布于江西

文章来源 “”医会宝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各种呼吸道病毒轮番“登场”。近期,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似乎已取代支原体,成为新一轮感染高峰的主要病原体,#合胞病毒#更是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RSV是一种RNA病毒,优势病毒株每年变异,易反复感染,传染性强。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如何传播?

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RSV主要通过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但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2d即有传染性,传染性通常持续3~8d,但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幼儿和老年人,即使临床症状消失,其传染期可长达4周。

 

二、RSV感染有哪些临床表现?

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儿童感染这种病毒之后的典型病症是发烧、咳嗽、鼻塞、流涕,成人感染之后的典型病症与普通感冒十分相近,例如低烧、咳嗽、鼻塞、流涕。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感染人的年龄越小病症越明显,比如2岁以下孩子的感染病症,可能会伴有喘息,6月龄以下儿童的感染病症还有窒息甚至呼吸衰竭的风险。

儿童患者即使是轻症,若不及时治疗,也有可能会发展成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气喘、哮喘。

1.RSV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早期RSV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同时,往往伴发热。

2.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RSV感染患儿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婴儿及<2岁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初通常存在2~4d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鼻塞和流涕,之后很快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喘息,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呼吸做功增加)和喂养困难等。

3.RSV引起的其他系统疾病

除了呼吸系统疾病,RSV感染可导致其他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受累可以出现心肌损伤、右心功能不全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中枢呼吸暂停、癫痫、RSV脑膜炎等。

 

三、如何区分RSV和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感染?

1.流感

流感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至4天,平均为2天。

流感临床表现一般是突发高热,咳嗽、咽痛,可伴寒战,年龄较大的儿童会感到头痛或肌肉关节酸痛,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不好好吃奶甚至少动等。

2.腺病毒

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另有部分分型的腺病毒可引起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胃肠炎,导致腹痛、腹泻等。

腺病毒感染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免疫力正常的人群病程在7天左右可以自愈。

3.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起病时表现为有剧烈的阵发性的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头疼、流涕、咽痛、耳痛。

但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早期症状区别不明显,通过核酸检测等实验手段才能明确具体的病原体类型。

 

四、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及发热,大多数病情较轻,予常规对症治疗后病情便可好转。

若患儿出现发热持续3天以上、咳嗽喘息明显,甚至有鼻翼偏动、呼吸急促、呻吟、呼吸时胸部凹陷,或有精神不好、烦躁不安、喂养困难或脱水等症状,家长需及时送孩子就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物,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对于一些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吸氧、呼吸机治疗、雾化、用吸痰管排痰等,有些感染者可能要进行肺灌洗等。

 

五、如何预防?

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常通风,在人群密集场所要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

此外,要注意营养均衡,保障充足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低龄婴幼儿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1.提倡乳母喂养至少6个月

因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可以抵抗RSV感染,提倡给婴儿母乳喂养,至少喂养6个月。

2.洗手和接触防护

RSV可在手和污物上存活数小时。因此,洗手和接触防护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呼吸道合胞病毒来势汹汹,孩子有这些表现要高度警惕!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RSV感染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等,尤其是高风险婴儿在暴露于有呼吸道感染风险的年长儿童时。

同时加强居室台面、门把手、电灯开关、儿童餐具、玩具等接触频繁部位及浴室、卫生间等共用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3.养成良好的咳嗽卫生习惯

咳嗽和打喷嚏时捂住口鼻;或用纸巾、肘部内侧遮挡,阻断呼吸道分泌物喷射并及时处理;或把头远离他人,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在咳嗽后注意手卫生。

END

参考文献:

[1]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 专家共识[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 35(4):241-250.

[2]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监测与防控专家共识(2023年)[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3,16(5):337-353.

[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等.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3, 38(6):413-420.

[4] 刘慧;代小佩. 谨防婴幼儿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N]. 科技日报, 2023-11-23 (002).

[5]央视新闻、健康中国、央广网等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