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普通士兵身份,一刀一枪拼出一等公爵

 激扬文字 2023-11-30 发布于四川

嘉庆元年,爆发白莲教起义,朝廷派军队镇压,战争持续数月,非但没有镇压住起义军,反而愈演愈烈。乾隆感叹道“使海兰察在,此贼不足平也”,乾隆在此时想到了海兰察,可见他的重要性。

海兰察的祖先是满洲镶黄旗鄂温克人,先祖世代居住在黑龙江布特哈(今属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的阿伦河(嫩江支流)流域,海兰察最初的身份是布特哈打牲八旗的一个少年旗丁,出身低微,布特哈八旗是康熙初年,清廷为了增强黑龙江上游的军备力量,而专门将当地的索伦三部(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编成单独的八旗,其首领是由清廷任命的索伦总管。

从小海兰察不怕苦不怕累,后来,海兰察跟随清军西征准噶尔部,首战便斩杀五人,因战功卓著升任一等侍卫,此后跟随阿桂南征北战,每战勇冠三军。

乾隆三十二年,他两次参加清缅战争,率轻骑为先锋,多有战绩。

乾隆三十四年,因功被授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乾隆三十六年,他调任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随后参加大小金川之役,历时五年,攻碉夺卡,屡克要隘寨堡,因功先后升正红旗蒙古都统、参赞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乾隆四十六年和乾隆四十九年,他两次以参赞大臣率兵镇压甘肃农民起义。

乾隆五十六年,他再跟从福康安率兵赴西藏参加廓尔喀之役。次年,他抵后藏,克济咙,会师潜渡深入廓尔喀境,越崇山,历艰险,多次克捷。进一等超勇公

有文献记载“每遇战阵,兵既接,公乃敝衣布帽,乘骑绕自贼队后,然后集兵攻之,或以数十骑闯入贼队,左右射之。”

每次海兰察凯旋,乾隆都会亲自迎接,并告诉他切莫以身犯险。有野史记载,海兰察对于战场有特别的洞察力,在十里外便知敌方有多少兵马。

论打仗海兰察只佩服阿桂,海兰察生性傲慢,不服人,只对阿桂低头,因为是阿桂给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本身阿桂也是骁勇善战。

乾隆五十二年,他跟从福康安督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福康安是主将,他为副将,海兰察便对福康安有意见,其实福康安的战绩都是海兰察打出来的,所以福康安也只能虚心向海兰察请教战事。

历次战事海兰察没有当过主将,与他喜欢冲锋陷阵,出身寒微不无关系,论能力来说他的战力在清代无人能敌。

海兰察以一个普通的少年旗丁,最终打到了一等超勇公,在清朝绝无仅有,他的儿子们也都骁勇善战。安禄,海兰察之长子,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袭爵,嘉庆四年(1799年)镇压白莲教起义中战死,谥壮毅。

海兰察勇而有智略,每战皆微服策马观敌,察其瑕,以少胜多,威名震于塞外。乾隆五十二年(1786年)在镇压林爽文起义中阵亡。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参与镇压农民起义,赐“奇成额巴图鲁”封号。历任三等侍卫。

乾隆五十八年病逝,谥号武壮,曾四次被列紫光阁功臣绘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