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甸砖窑文化园获评“全国先进”

 苏迷 2023-11-30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3年11月30日 A07版

  苏报讯(驻昆山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通讯员 昆锦轩)日前,第五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祝甸砖窑文化园获评“中国乡村文化振兴先进单位”,并作为中国乡村文化振兴典型案例,在会上进行经验分享。

  “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是锦溪水乡风貌的生动写照,作为“古砖瓦之乡”的锦溪,早在西晋时期就有制砖烧窑的传统。在祝甸自然村,占地约40亩的古窑群遗址内,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砖窑十余座,历史上这里曾是金砖制作加工地,是江南地区现存的唯一砖窑遗址,保留着省内分布密度最集中的一组古窑址群。

  2015年,锦溪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团队进行改造,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小型砖窑博物馆、砖瓦生产实景演示和配套服务区,2016年11月完工。其中,由老砖窑厂改造而成的砖窑博物馆,保留了拱形的窑房和主窑体结构,精心设置的空间展示了砖瓦的制作过程、明清时期皇家御用金砖的制作方法以及部分古金砖,用直观的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同时,利用水岸,建设配套民宿酒店,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亮点。

  在砖砌拱形窑洞里就餐,在砖窑博物馆里感受砖窑文化,在民宿收藏室里品鉴古砖瓦……依托“窑资源”和“砖文化”,锦溪镇着力探索乡村文旅发展,借助专业团队力量,对祝甸砖窑进行“微介入”“微整形”,并结合水乡元素配套建设民宿酒店。2022年,祝甸砖窑文化园接待参观学习人员、游客25.4万余人次,21间民宿营收256.9万元,咖啡厅和窑餐厅营收286.2万元,带动本村“50”“60”后就业20余人。

  祝甸砖窑文化园建成后,当地还着力引进一批致力乡村发展的高端人才,充分挖掘各类文化遗产,让老手艺催生新经济,带动本村村民就业的同时,吸引众多青年回乡创业。如今,前来参观学习、休闲旅游的各类群众络绎不绝,一条既与众不同又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已然形成。

  此前,祝甸砖窑文化园还曾上榜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型案例(特色村镇类)。

  锦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持续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以产业相连激发内生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