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少将向守志回忆交通战备保畅通

 兰州家长 2023-12-01 发布于甘肃

交通战备保畅通

交通战备工作是保障战时交通运输畅通所进行的动员和准备,它是国防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国家成立了国务院、中央军委交通战备领导小组,由国家计委、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民航总局、总参、总政、总后、海军、空军等有关单位的领导组成。全国省、地、县(市)的各级政府及铁道、交通、邮电、民航等系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南京军区和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也成立了省(市)交通战备领导小组,全区各地、市、县、区和部属局、公司(即分局级铁道、交通、邮电、民航等单位)也都设有交通战备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落实。南京军区交通战备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

开国少将向守志回忆交通战备保畅通

交通战备工作点多面广、千头万绪,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做好交通战备工作的战场准备,是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南京军区交通战备领导小组和各省、市以及地、市、县(区)的有关部门,对于如何使交通,战备工作适应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开展平战结合的同时,加强了战场交通建设;实行了军民同建共管,有效地整治了军用公路;加强了战备科研,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拓宽了交通战备工作的新路子,增强了自身发展的能力和战备工作的新活力;加强了交通战备部门的自身建设和以交通战备工作纳入企事业单位管理为重要内容的正规化建设。这些改革得到了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的肯定,并专门在我区召开全国交通战备工作现场会,使探索成果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交通战备工作是将平时的运输潜力转化为战斗力的准备。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将民用的运输工具紧急动员为军用服务,早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在我军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也记载着这方面的范例。特别是解放战争的大决战、大进军、大追击中,解放区的人民浩浩荡荡地推着独轮车,满载粮食、弹药和其他军用品,车轮滚滚支前忙。在百万雄师过大江和解放舟山以及解放沿海诸岛的战斗中,万千渔船和商船把我军送到胜利的彼岸。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举全国之力构建的钢铁运输线,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到浙江省检查交通战备工作,浙江省交通战备办公室的同志们在向我汇报时,对交通战备工作作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空中的航线,地面的铁路、公路和邮路,水中的航道,还有那交错的电线、光缆和永不消逝的电波,一起构成了共和国大交通的时代交响曲。

说起浙江这块土地,交通战备办公室的同志们了如指掌。

浙江位于华东地区中部,东海之滨,以境内钱塘江旧称浙江得名。春秋时为越国地,战国属楚,秦属会稽及闽中、鄣等郡,汉属扬州,唐初属江南道,后属江南东道,分置浙江东、西二道。五代属吴越,宋初属两浙路,后分浙东、浙西二路,元属江浙行中书省,明置浙江布政使司,清为浙江省,延续至今。浙江山多地少,有“七山一水二分地”之说。南部和西北部山地连绵丘陵起伏,有天目、仙霞、括苍、会稽、四明、天台等名山大川,多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林木苍郁,山色秀丽。海岸线从最北部的平湖县金沙湾,到最南部的苍南县沙埕港口虎头鼻,总长2200公里,大小岛屿有2.1万多个,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

省内河流众多,自北至南有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8大水系以及人工开挖的大运河。其中钱塘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源于浙、皖、赣边界,流入杭州湾。钱塘江人海处,口广而内狭,呈喇叭状,每当涨潮时,急流上涌,白浪滔滔,犹如万马奔腾,潮头高达数米,形成驰名中外的“钱江潮”。 ·

谈及浙江省的交通,他们拉开墙上的帷幕,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由铁路、公路、航运、民航和邮电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图,交通全貌,尽收眼底。

“交通线是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基地和军队之间的联系,应该看作是军队的生命线。”这是19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玛·克劳塞维茨在其经典著作《战争论》中的名言。在浙江省交通战备工作者心目中,交通线不仅是军队的生命线,也是人民的生命线。

选择了交通战备,就别无选择。最早投身于这一事业的老交通战备工作者有的已离休或退休,在这鲜为人知的领域里,他们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前来接班,为交通战备这一生命线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告别浙江,我来到上海检查交通战备工作。在车水马龙、纷繁喧闹的上海东天日路与宝山路之间,静静地矗立着几座银灰色的大楼。与大上海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相比,它也许已日益显得平凡无奇。然而,大门口那白底黑字的醒目标记以及楼顶上高高耸立的雷达天线,却依然标志着它那华东铁路指挥中枢的显赫身姿。

上海铁路局战备办公室设在西楼二层中段的几间房子里。房间有些陈旧、拥挤,采光也不太好,但是室内却浮动着一团团红晕,显得亮晃晃的。原来,墙上一面接一面挂着“战备工作先进单位”的锦旗和奖状,这些荣誉都是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交通战备领导小组以及南京军区与上海市的领导机关授予的,它不仅映亮了房间,而且给人带来一片喜悦和振奋的心性。

我来到这里检查工作,因为铁路运输在未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看到挂满四壁的锦旗、奖状、计划、图表,翻阅橱柜内井然有序的一册册保障计划和抢修预案,聆听着交通战备办公室的同志们的娓娓长谈和坦诚倾诉,耳畔不觉响起汽笛高亢的呜叫、车轮隆隆的滚动与撼人心魄的时代潮声;眼前也不断浮现一根根钢轨、一座座桥梁、一条条银线以及干群群奋然跃动的身影……

上海铁路局地处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最为繁荣发达的地区,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铁路线东起上海,西至醴陵,北至符离集,南达厦门。铁路网贯通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和上海五省一市,营业里程长达万里,大小车站600多个。区间河网稠密,湖泊众多,铁路纵横,跨越长江、淮河、钱塘江、赣江、闽江、瓯江……江宽、水深,共有桥梁3000多座,其中,单是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就达6772米;加上数不清的隧道、明洞、枢纽、渡口,以及与之配套的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给水排水、场站工厂、电力供应……平时的保障工作已经十分繁重,一旦发生战争,要坚决抗击敌人对交通线的疯狂破坏,顶住侵略者的突然袭击,制止敌人长驱直人,使铁路运输迅速转入战时体制,采取一切手段保障运输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战争对铁路运输的需要,任务是何等艰巨啊!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都懂得战备工作重要。”在上海铁路局,战备科长郑金华的一席话感人至深,“虽说本世纪无大战,但是这个地球上的局部战争哪一天停止过?何况平时还要抢险救灾,防止突发事件。国家在交通战备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光是我们管辖的交通战备设施就有好几百个,器材物资价值上亿元,我们要不把它管好用好,一旦有事,怎么向国家交代?”

出于崇高的责任感,郑金华和同事们不光忙于编制交通运输的各种保障计划、抢修方案,精心管理着许多个指挥所、专用线以及车辆、设备、器材、物资,同时还进行了多项战备科研项目的研究,并经常开展平战结合的演练。大概正是由于肩负重担、辛勤操劳,才使他早生了华发。

在上海,我听交通战备部门的同志介绍了林山锚地一位守护员的故事,我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杨芳田。

江水滔滔,荒草萋萋。林山锚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孤寂地躺在远离城镇的长江边上。杨芳田孤身一人守着这一片锚地,已经度过了6400多个日日夜夜。

林山锚地是临近一座特大桥梁的应急轮渡点。一旦发生战争,大桥遭受破坏,便在此处迅速开启轮渡,以保持南北交通继续畅通。除了码头,这里还备有发电、机械等抢修渡轮的整套设施。由于几十年没有战争,锚地自建立以来一直没有启用。备战之弦,引而不发,既然锚地不撤,战备设施必须经常保持完好,这里也就得有人长期守护。那么,让谁远离单位,独自坚守在这荒郊僻野之中呢?

1972年初夏,刚从非洲援建铁路回国的杨芳田接受组织的派遣,来到这里任守护员。他这一干就是许多年!他除一年一次回山东老家探望妻子儿女,一直寸步不离地看管着这里的机器、码头和一草一木。这里的战备设施从未发生过偷盗、损坏、火灾、治安等大小事故。

这些年来,他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风吹雨淋、酷暑、严寒、饥饿疾病,他都默默地承受着。野鼠一次次咬破他的被絮,他缝补了一遍又一遍;煤炭给养供不上时,他就拾点树枝生火做饭……对于这一切,杨芳田无怨无悔,处之泰然。他对前来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说,他的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孤寂。由于很少有机会与人交谈,他的舌头似乎变得有些笨拙了。于是,他就对着蓝天说话,对着大江谈心……

此前,曾经有一名守护员利用看守锚地的条件,在当地的农村承包养蟹塘,赚了一笔钱。有人劝杨芳田趁机搞些副业,也弄点钱花花。他不为所动,说:“领导上安排我到这里看守锚地,为的是搞好战备。要是为发财,我何必到这里来?”不过,这件事倒也启发了他,杨芳田利用闲暇时间,为单位饲养了几百只小鸡,只只喂得体壮肉肥,只是他自己从不多吃一只,就连喂鸡的饲料,也坚持登记人账,绝不随便动用。

组织上关心这位纯朴、忠厚的老工人,特地为他配发了收音机、电视机,并多次准备抽调人来。杨芳田十分体谅别人的困难,总是说:“有我一个够了。再说我也习惯了,还是让我留下来吧!”

杨芳田初到锚地时种的一棵小树,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粗可合抱,它和主人一起,在这里默默扎根生长,一心为了报答它们的大地母亲!

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交通战备工作也十分重视,深知交通运输具有经济和军事的双重意义。每次,省里领导和我们军区领导见面,谈起交通战备,他们都说,交通运输既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又是巩固国防、进行战争所必须依赖的重要条件。

尤其是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准备,范围更广、内容更多。除了精神、组织准备外,大量的是物质技术上的准备。交通运输恰恰又是战争准备中极为重要的物质准备,是战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在相当程度上关系到战争的全局。江苏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是好的,多年来,一直走在前面。

一次,我在江苏听取交通战备工作汇报时,了解到他们创造的许多新鲜经验。思路决定出路。对如何搞好交通战备工作,江苏省交通战备领导小组有一个完整的设想,并且通过各级交通战备办公室的工作得以具体贯彻和落实。

首先以国防教育引路,然后抓好交通战备的专业队伍建设。有了国防意识,才能在所有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中形成重视战备的自觉性;交通战备专业队伍建设的好坏,又是决定遂行各项交通战备任务质量的关键。这一点,对一个领导而言极为重要。一有主意,二有队伍,如此方能胸有成竹。

江苏省交通战备办公室按照南京军区、省、市三级交通战备专业队伍统一的编制序列,组建了包括一批战备汽车团、内河战备船舶大队、海洋战备船舶大队、长江战备渡运大队、工程保障大队、港口交通战备专业队伍、邮电机动通信队和战备通信大队在内的交通战备专业队伍。在组建上述战备队伍的同时,各市、各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需要又组建了应急保障队伍。可以设想,未来战争一旦发生,这批专业队伍为达成战略战役或者是战术的机动,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徐州,为历代兵家争战之地。“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从彭祖建大彭氏国,这里便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独领风骚。4000年来,这里发生的著名战役,仅有文字记载的多达400余次。刘、项垓下大战,蒋、冯会战徐州,抗日战争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国共淮海之役……

辛亥革命元勋、卓越的军事家黄兴说:“南不得此(徐州),无以图山东;北不得此,无以窥江东,是胜负转战之地。”历史上得徐州而得胜利,那是因为地理和兵源的缘故。苏、鲁、豫、皖4省交会之处,使这里成为问鼎逐鹿的最佳竞技场。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枢纽交会于徐州,并不是历史的误会和偶然。在这沉重的钢铁“十字架”前,一场场激战在这里陡开奇观,别具一格。

徐州铁路枢纽是中国第二大枢纽工程,以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打下宿县,为了阻敌北援和徐州之敌南逃,一夜之间,徐州南郊至宿县间100余里的铁路不翼而飞;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粟裕将军也正是从徐州方向传来敌人的炸毁火车头的猛烈爆炸声中,判断敌人放弃徐州的作战意图的。

徐州解放后,为确保以徐州为中心的铁路畅通,仅20天,徐州四周就恢复了68座桥梁、228座涵洞、200余公里的铁路。

20多年前,我在南京军区工作期间,曾专程到徐州市调研交通战备工作。在著名的“小五栋”大院军代处会议室里,我盯着徐州铁路分局交通战备办公室主任张庆福,向他出了一个情况:“现在的情况是,敌人已经摧毁了我徐州铁路枢纽,但我们的部队必须通过铁路北上作战,你看怎么办?”

张庆福,解放初期毕业于济南机车车辆钳工学校,做过检车员、调度,干过保卫、秘书,当过段长、书记,就是没有军人的经历。但是,他务实勤奋,好学肯钻,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大约正是他的这个特点,才被分局领导放到这个重要位置上来的。

张庆福站起来,以完全是军人的干练与简约,指着挂图向我汇报起早有腹稿的“迂回环线”来。

我听完后,高兴地说:“很好!”

借着国家投资6.1亿扩建改造徐州枢纽工程的东风,为增强战备交通的运输能力,徐州连接西北、西南“迂回线”全面开工。原计划1990年竣工,而1987年9月便全线通车,成为平战结合的范例。

当然,和平时期的交通战备工作,就像部队的地图作业一样,大量的是预定方案。徐州铁路分局为了让这些预案更贴近实战要求,会同第16工程局、徐州军分区、铁路分局军代处等有关单位,统筹安排,以期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最科学的保障方案。仅3个月的时间,1个概述、13个保障方案、102张绘图、80种表格,计10大分册,很快编写完成。我在组织会审时,对徐州铁路分局的交通战备保障预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铁路分局交通战备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就有这么一群人,做着这么一个十分神圣的事业,把他们的才智一点一滴地熔炼在这钢铁十字架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早已森严壁垒。

在浙江沿海前沿小岛上,提起老渔民叶祝芳,谁都知道他是战备公路建设的有心人。他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路神”。这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就是浙江省远近闻名的一位全国拥军模范。

我听说千岛要塞蛛网般的公路上,有一位白发老人日夜不停地行走在高山哨所的每一条路上,风雨无阻,心中不免有几分感动。

岛上的每一条路,叶祝芳熟悉得就如同自己的手纹。哪一段路况如何?刮风了,下雨了,哪一段道路必须先去察看。一次,一场暴雨之后,部队搞紧急演习要通过某路段拐弯处,恰被巡路的叶祝芳遇上。他拦住汽车,告诉驾驶员,通过该路段时,一定要减慢车速,那里可能有险情。驾驶员不信,结果到达那里一看,车子果然不能通过了。望着深不见底的山沟,驾驶员出了一身冷汗。

在我看到的叶祝芳先进事迹材料中,他没有空话、大话和豪言壮语,一句句都实实在在。他说:“岛上原来一条路都没有,是解放军上岛后,才为我们修了路。想起小岛上有了今天,哪一样不与解放军有关。解放军为我们渔民修路,我们为解放军护路,这不是应该的吗?”我和军区交通战备领导小组的同志们都被他的这段朴实无华的话语感动了。

在叶祝芳的带动下,岛上渔民纷纷自觉地担任军用公路护路管理员。岱山是全国最早开展“军民共建文明岛”的县,有着军民同守共建的优良传统。他们把军民共管公路作为国防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此纳入军民共建活动之中,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军民共建共管军用公路的实施办法》,对军用公路的范围、领导职责、新建和改建、管理及奖惩作了具体的规定,下发到各乡、村执行。

岱山本岛的岱中、岱东两乡是营区外和阵地军用公路比较集中的乡村,渔民们深感责任重大。这里的军用公路维护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部队的战备训练和后勤保障.也反映了全县军民共建共管工作的面貌。为此,当地政府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要求村里有人兼职负责。石马岙车站到家家岙是部队通往营区的必由之路,但由于路面窄小、杂物多,既影响了部队的正常训练,也给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当部队决定投资修建这条军用公路时,岱中乡政府主动与部队联系,投人大量资金,并让出一片承包的土地,为军用公路拓宽创造条件。附近有的乡村虽然经济比较困难,但在修建军用公路时,他们让出土地,解决石块、砂石等材料,无偿出工帮助修建军用公路。

年复一年,舟山群岛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先后集资和出资20多万元用于修建军用公路。为了修路,群众主动拆除路障250多处,无偿出让道路用地5000多平方米,支援砂石材料4500多立方米,义务出工6500多个。

1985年部队整编之后,驻军从部分岛屿撤出。部队走了,但军用公路维护却一天未断。东洛华、西洛华两岛近百里公路,无一处损坏,渔民对公路的维护都是自发行动。公路管理员夏阿大说:“也许有一天部队还要上岛,只要解放军有一天用得着这公路的可能,我们就要把这里的公路维护好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