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经络与五腧穴的神秘联系(身体探奇38)

 长啸_cx 2023-12-02 发布于广东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表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五脏在生理功能上的活动不是孤立的,通过经络的联系,五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题记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主要讲人体生命的基本理论及治病的基本原则,而《灵枢》呢,它主要讲的是针灸与经络、腧穴等内容。说到这里,好奇心强的人可能会问:“灵枢是啥意思?”论其字面意思,是主宰生命的枢纽,也就是神气、灵气运行的通道,而于人的身体而言,经络便是和五脏六腑密切联系的通道。

说到这里,有人又问了:“我们又不是医生,学这些有什么用?问的好!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学习这些有什么好处。其一、可以了解人体生命的秘密,尤其是经络的秘密,这是在其它学科里学不到的;其二、可以了解一种特殊的、不用吃药就能治病的方法——针灸和按摩;其三、可以养生,了解经络、穴位的用途,用艾灸、按摩、刮痧、导引等方式养护身体。

怎么样,说到这里是否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想要深入探究一下神秘的经络与人体的五脏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十二条经络与五腧穴

图片
图片

和往常一样,在深入学习之前,我们先要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即经络与腧穴的关系。人体总共有十二条经脉,每条经脉又各有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及脾大络,合起来便是十五条络脉了。这左右二十七条经络的遍布全身,在人体分布有三百六十五个腧穴。这些腧穴又按照作用不同进行了分类:五脏经脉分别有井、荣、输、经、合共五种腧穴,合起来是二十五个。这些穴位和五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等你学完此篇就明白了。

五种穴位从手指,脚趾开始到肘关节,膝关节附近,从下往上排列,好比水流从小到大、从浅到深的一个过程。

“井”指经气的起点,如泉水刚刚冒出来,是水的源头,大多位于手指、脚趾端。

“荣”指经气还很小,如流水涓涓、萦绕迂回的小溪,大多位于手掌指或足跖趾关节之前。

“输”指经气渐盛,好像水流汇聚,由小而大,注此输彼,渐入深处,大多位于手掌指或足跖趾关节之后。

“经”指经气更盛,有如滔滔江水经过,水流变大,畅通无阻,大多位于手腕、脚踝关节以上。

“合”指经气汇集,好像百川归流进入大海,经气会合开始进入体内脏腑了,大多位于肘关节、膝关节附近。

五输穴和五行是相配的,但六条阴经和六条阳经的配属是不同的。六条阴经的五输穴井、荣、输、经、合的五行属性分别为木、火、土、金、水;而六条阳经的五输穴井、荣、输、经、合的五行属性却分别为金、水、木、火、土。就第一种穴位井穴来说,其属性是“阴井木,阳井金”,阴经的井穴属性为木,阳经的井穴属性为金,但都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而排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肺属经络五腧穴及功效

图片
图片

手太阴肺经的五输穴是少商穴、鱼际穴、太渊穴、经渠穴、尺泽穴。

少商穴,肺所属经脉的血气首先出于此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角外侧0.1寸处,为井穴,属木。主治咽喉肿痛、鼻衄等肺系实热证,以及高热、昏迷、癫狂、指肿和麻木等症。

鱼际穴,在大鱼际后边,为荣穴,位于第一掌骨的中点,赤白肉际处。主治咳嗽、咳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实热证,以及掌中热、小儿疳积等症。

太渊穴位于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大鱼际后一寸的凹陷中,是肺经的输穴,也是原穴。主治咳嗽、气喘、咽痛、胸痛等肺系疾病,以及无脉证、腕臂痛等症。

经渠穴位于腕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的高点与桡动脉之间,手腕后寸口中有脉跳动不止的地方,是肺经的经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以及手腕痛等症。

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的桡侧缘,在肘中有动脉处,是肺经的合穴。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证,肘臂挛痛,以及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属经络五腧穴及功效

图片
图片

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是中冲穴、劳宫穴、大陵穴、间使穴、曲泽穴。手少阴经是心经,但后面跟着的五输穴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这是为啥?这一是反映了十二脉系统的一个过渡情况,二是反映了心和心包的密切关系。古人认为“心,君主之官”,心脏是不能受邪的,因此要让心包代为受邪,这样便把心经的五输穴补充进来了。

中冲穴,心脏所属经脉的血气出于此穴,位于中指指尖上,为井穴,属木。主治昏厥、热病、心烦闷、心痛、中风昏迷、舌强肿痛、中暑、小儿夜啼、咽喉肿痛等症。

劳宫穴,在中指本节后手掌中间,心包经的荣穴,在手掌中心,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的位置。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等症。

大陵穴,在掌后腕与臂两骨之间的凹陷中,是心包经的输穴,也是原穴,位于腕横纹正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烦、惊悸、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症,以及胃痛、呕吐、臂腕痛等症。

间使穴,在掌后三寸两筋之间的凹陷中,为经穴。本经有病时,这一部位便会有反应。其位于腕横纹上三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等症。

曲泽穴屈肘才能取得,在肘内侧的凹陷中,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尺侧(内侧)缘的凹陷中,是心包经的合穴。主治心痛、心悸等心脏病症;胃痛、呕吐、泄泻等急性胃肠病,同时,对热病诸症,神志疾患,以及肘臂挛痛、头项痛、腋胁痛、瘰疬等症也具有一定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肝属经络五腧穴及功效

图片
图片

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是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曲泉穴。

大敦穴,肝脏所属经脉的血气出于此穴,在足拇指趾甲根角外侧0.1寸处,位于足大趾的背面尖端和三毛中间,为井穴,属木。主治疝气、少腹痛和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症;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和前阴病症,以及癫痫、善寐等症。

行间穴,是肝经的荥穴,位于足第一、第二跖趾关节前,趾间缝纹端,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病症,对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症,以及阴中痛、疝气、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症,胸胁满痛等症也有疗效。

太冲穴,是肝经的输穴,也是原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趾关节后方的凹陷中。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对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眼歪斜、咽痛等肝经风热病症;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症;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症,遗尿、癃闭等泌尿系病症,以及下肢痿痹、足跗肿痛等配合治疗,也有疗效。

中封穴是肝经的经穴,位于内踝高点的前方,胫骨前肌腱内侧的凹陷中。针刺该穴时,如果违逆经气运行的方向,就会使气血郁结,顺应经就会使气血通畅,伸足即可得穴。主治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等症。

曲泉穴为合穴,在膝内辅骨的下方,大筋上,小筋下,位于膝关节内侧横纹头上方,胫骨内侧髁之后的两筋间的凹陷中,屈膝才能准确得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等妇科病症;疝气、阳痿、遗精等男科病症,以及小便不利、膝髌肿痛、下肢痿痹等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脾属经络五腧穴及功效

图片
图片

足太阴脾经的五输穴为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商丘穴、阴陵泉穴。

隐白穴,脾脏所属经脉的血气出于此穴,为井穴,属木,位于足大趾端的内侧,足拇37指趾甲根角外侧0.1寸处。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出血症,以及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泄泻等症。

大都穴,位于足拇指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的赤白肉际处的凹陷中,是脾经的荣穴。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等症。

太白穴,在足内侧核骨的下方,位于第一跖趾关节后缘的赤白肉际处,是脾经的输穴,也是原穴。主治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胃痛、呕吐等脾胃疾病,以及体重节痛等。

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足舟骨与内踝连线的中点,足内踝微前的凹陷中,是脾经的经穴。主治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足踝痛、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等症。

陵泉穴,在膝内侧辅骨之下,位于胫骨内侧髁下方的凹陷中,伸腿取之可得,是脾经的合穴。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症以及膝痛等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肾属经络五腧穴及功效

图片
图片

足少阴肾经的五输穴为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复溜穴、阴谷穴。

涌泉穴,肾脏所属经脉的血气出于此穴,为井穴,属木,在足底心,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足底第二、第三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的分界交点上。主治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等急症;神志疾患,头痛、头晕、目眩、失眠等症,咯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症,以及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等症。

然谷穴,是肾经的荣穴,位于在足内踝前大骨下面凹陷中的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病症,与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以及咯血、咽喉肿痛、消渴、腹泻、小儿脐风、口噤等症。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的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在跟骨上的凹陷处,即是肾经的输穴,也是原穴。主治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症;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以及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腰脊痛、下肢厥冷等症。

复溜穴,在内踝上二寸,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动脉跳动不止的地方,是肾经的经穴。主治水肿、汗证等津液输布失调疾患,腹胀、腹泻等胃肠疾患,以及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等。

阴谷穴,在内辅骨的后方,位于腘窝内侧。屈膝时,在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有动脉应手的地方,为合穴。主治癫狂和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等泌尿生殖系疾患,以及膝股内侧痛等症。

图片

以上讲了许多,这些都是与五脏经脉密切相关的五输穴。五脏在五行中属阴,与其对应的经脉也都是阴经,因此,无论上面说到的是手还是足,阴经对应的位置都在人体的内侧。

想象一下,如有外邪侵入人体,正常顺序都是由表及里,即表皮、六腑,最后才能到达五脏。然而,一旦病邪到达五脏,这病也就严重了,不那么好治了。今日所学的这些五脏与其对应腧穴的有关知识,就象是给了我们一条诊疗的通道。——身体无恙时,施以按摩,用来保健身体,而一旦发现对应腧穴按摩异常疼痛时,是在提示我们是否对应五脏健康。所以,你说这篇内容对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否非常有实用价值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坚韧   执着
积累   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