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如平:“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清源渭水 2023-12-02

进入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学上”的问题总体上得到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需求更加凸显,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显著标志。2019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推动多样化办学,为不同性格禀赋的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这赋予因材施教更加丰富更加鲜亮的现代内涵和使命担当,对于教师、家长、学校,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深远而全新的意义。

“因材施教”古已有之。宋代大儒程颐最先从孔子教人的经验中,概括出“圣人教人,各因其材”的说法。另一位大儒朱熹接着说道:“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因材施教”由此而得,这是古代圣贤留下的一项弥足珍贵的教育财富,是凝结了两千多年深厚教育思想的重要法宝。实现因材施教既是人类的教育梦想,也是千百年来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

从根本上说,因材施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也是一条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还是一种最佳的教育方式。在它的指导下,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不同个性特征,运用不同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育,最后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由于因材施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因人而异、各尽其才,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它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根本的、普遍的、深远的,必须为任何正常的教育所遵循和运用,不得违背和篡改,要成为推动学生走向成人、成才、成功的必由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教育条件下,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实情况是,应试演变成了应试教育,学习被练习取代,训练被刷题取代,所有教育教学都直奔分数、成绩和升学率,简单粗暴、罔顾一切,功利色彩浓厚。因材施教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甚至是一种标签。很多学校办学“千校一面”,教师教学“千生一面”,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并没有想到和做到因材施教,这必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最终影响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真正的、真实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关心和成全学生的生命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要针对性地实施个别化教育,“抓两头、促中间”,如同邓小平早在1977年就提出的“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我们既要照顾到学习困难学生、身心障碍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也要探索在普及化、均衡化背景下,对资质优异的儿童如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英才教育的路径、机制和方式。要实施差异化评价,尤其要防止以分数论英雄、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此外,还要探索运用好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让新技术为因材施教插上有力的翅膀,使因材施教真正变得近在咫尺。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中国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更是通往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本文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小学管理》2020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