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9)民国演义第二部第七章中东路事件(一)

 金色年华554 2023-12-03 发布于江西

第七章中东路事件(一)

由于桂系、冯玉祥等人的反叛行为,使得蒋介石把主要精力和所属部队放倒平息叛乱上面,从而也间接地造成了中共所领导的红色政权得以发展壮大,并促成了由方志敏等人领导的赣东北红色政权的建立。

在革命的浪潮之下,江西省德兴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张家畈饶家祠堂内召开,会上选举方远辉为县苏区主席,黄开湘为县苏区军委主席。两天后中共德兴县委、团县委同时召开代表会,选出吴先民为县委书记,彭高为团县委书记,并成立了德兴赤色独立营,黄开湘兼任独立营政委。到了5月,德兴的革命形势已成燎原之势,县红军独立营在全县赤卫大队的配合下,一鼓作气占领德兴县城,实现了全县一片红,成为赣东北苏区三个全红县之一。共和国开国海军中将、原东海舰队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饶守坤便是在这时候参加了德兴红军独立营的。

黄开湘是一个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在后来的中央红军战略转移途中,由黄开湘任团长、杨成武任政委的红4团一直都是全军的开路先锋,为战略转移作出了杰出贡献。红军到达陕北后,由于黄开湘身患重病,当时又没有消炎药品盘尼西林(即青霉素),万般痛苦之中的黄开湘,乘杨成武不注意之际,抽出藏在枕头底下的手枪,开枪自杀了。

5月,由于桂系的土崩瓦解,国民政府任命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绥靖司令。由于俞作柏的弟弟俞作豫此时己加入中共,俞作伯和李明瑞也开始倾向中央。不久,中共中央遂派遣邓小平为代表,到广西全权处理中共与广西俞作柏、李明瑞的合作事宜,并具体领导当地党的工作。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相继派出张云逸、陈豪人、龚楚等人赴广西工作,何畏也被派往广西,并被安排到广西警备大队。

5月间,东北黑龙江哈尔滨特区行政长官张景惠向张学良报告,从苏方得到确切情报,苏联正发生大饥荒,国内人心惶惶,国际上又被欧美各国封锁孤立,如能趁机将中东路一举收回,不但苏联无力反抗,欧美列强也会举双手赞成。

清末,当时的沙俄出于霸占远东的战略需要,在中国东北修建了一条长约2500公里的铁路,史称中东铁路,也称中东路。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和利益,其中就包括中东铁路。但随着苏联政权的日益巩固,归还中国权益的问题就变成了空头支票,水中泡影。1924年,苏联政府与张作霖签订了《奉俄协定》,名义上将中东铁路改为中苏合营,实际上仍由苏方把持。

此时,张学良正好收到国民政府从南京发来的一封紧急密电,称:苏联领事及中东路苏方人员宣传“赤化”并勾结冯玉祥叛乱,情况危急,要求立即派人搜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并查找相关证据。

5月27日下午,东北当局以苏联在中东路“宣传赤化”为由,包围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正在哈尔滨总领事馆内举行会议一干苏方人员,突然遭到全副武装的东北军警搜查,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及中东路苏方人员等39人被悉数逮捕。

事件发生后第二天,苏联外交委员会立即向中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夏维菘,提出严重抗议。对于苏联政府的严重抗议,东北当局与国民政府均未作出任何对应。

针对中国方面的强硬态度,斯大林觉得颇为头疼,进退二难。根据协议中东路应属于中苏合营,但实际上仍是有苏方人员在垄断着铁路的经营权,中方权益根本就到不到任何保障。但是要让斯大林就此放弃中东路,不管是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考量,都不愿意把这么一大块肥肉吐出来。届时,苏联在中东路乃至东北的利益势必不保。

权衡再三,斯大林不甘心到手的肥肉就那么轻易地吐出来,遂命令苏军向中苏边境增兵,准备以武力作为谈判的后备力量。同样,年轻气盛的张学良也不甘示弱,随后也派出东北军开往满洲里一带,做出强行收回中东路的姿态。至此,中苏边境上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当时苏共中央认为,中东路事件,是帝国主义联合进攻苏联的信号,要求共产国际号召世界各国共产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立即行动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对苏联的进攻。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把拥护苏联和保卫苏联当作党的中心任务。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在《红旗》等报刊上连续发表文章,宣传中东路事件的严重性,以大幅标题写出“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瓜分中国了”,要求群众起来为保卫苏联而斗争。

中共中央提出为保卫苏联而战斗的提法,引起了党内元老陈独秀的不满。他认为,战争爆发后,战场不在苏联,而是在中国,直接遭受蹂躏的是中国人民。因此,他不同意中共中央以“保卫苏联”作为动员群众的口号,认为这只是“说教式地”、“超群众地”、“单调地”宣传世界革命的大道理,而不是根据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来唤起群众。他认为,首先应该提出反对国民政府的“误国政策”,然后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国民政府借中东路问题向苏联进攻的阴谋,这样才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同情。于是,陈独秀向中共中央写信表明了自己的意见。中共中央在《红旗》、《布尔塞维克》等杂志开辟专栏,对陈独秀的意见进行了驳斥,将其与“社会民主党”、“资产阶级的左派在野党”等同起来。

1929年5月25日的子夜时分,北平城的上空轰然响起了101声礼炮。10分钟内,礼炮响彻天空。

5月26日的凌晨1点,孙文的灵柩由32名彪形大汉扛着,沿途经过玉泉山、万寿山、海淀、西直门、新街口、西四、西单、西长安街,由天门向南,出中华门、正阳门,于下午4点才到达北平火车站。

闻讯前来送殡的北平市民,自发地肃立在街道的二旁,向孙文的灵柩致敬。一时间,北平大街上万人空巷。

护送孙文灵柩的专列,下午5点从北平火车站出发,途经天津、济南、浦口,于28日到达了南京。

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治丧委员会为孙文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此日也被称为奉安之日。上午4点15分,狮子山炮台101响礼炮轰鸣。4点25分,灵车发动。到了9点30分,把灵车运送改为了杠夫抬棺材。

孙文的葬礼仪式隆重而又讲究。中山陵的建造结构呈现了“自由钟”的模样,暗含着“唤起民众”之意。

装殓孙文遗体的是美国产紫铜棺材,被安放在卧像的下面五米处,墓穴四周,由钢筋水泥隔墙,紫铜棺材的四周由八条钢索固定,紫铜棺材悬正中,没有跟四周进行接触,即所谓“入土不沾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