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彩色老照片:袁世凯在巡抚衙门接待客人;天桥说书人;农户制藕粉;被禁锢在木架子上的囚犯

 杂家馆藏 2023-12-04 发布于四川

袁世凯在济南的巡抚衙门热情地接待了来访的客人

1899年12月至1901年11月期间,他担任了山东巡抚这个要职。在这个职位上,他成功地应对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等重大事件。他采取了强有力的镇压措施,并且与列强达成了“互保”协议,使得山东境内得以保持非常安定的局面。

在清末时期,说书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文艺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说书人坐在中间,手拿一把折扇,口若悬河,讲述着各种历史故事、传奇和民间传说。

周围聚集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群众,他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说书人的讲述,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

清末农村,农户们挑选出新鲜的莲藕,仔细清洗干净。接下来,他们将莲藕打成浆,这个过程需要用到一种特制的石碾子。石碾子在农户们熟练的转动下,莲藕逐渐被碾成细腻的藕浆。

接着,农户们会将藕浆倒入一个白茶包袋中。这个茶包袋是一种特殊的过滤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将藕浆中的杂质和颗粒物过滤掉。然后,农户们会用一个缸或者盆等器皿来接住过滤后的藕浆。

在清末的一个角落,一个被禁锢在木架子上的瘦弱身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是一个罪犯吗?他的脸庞枯瘦如柴,仿佛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他的身体无力地倚靠在木架子上,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然而,周围那些与他有着相同脸庞的人,却个个无视他的生死。

在清末的那个时代,出门的穷苦百姓过着艰难的生活。他们的衣服油光蹭亮,破烂不堪,仿佛经历了无数风霜雨雪的洗礼。

小孩子的脸上也是脏兮兮的,黑乎乎的小手和小脸蛋让人心疼不已。他们的父母可能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们的卫生问题。这些穷苦百姓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他们可能住在破旧的房屋里,没有足够的粮食和衣物,更谈不上什么卫生保健。

在清末的某个时期,两名囚犯成为了人们注目的焦点。他们的脖子上套着重重的铁环,这些铁环仿佛是无声的指控,时刻提醒着他们过去的错误。脚上,他们也戴着脚镣,虽然限制了他们的行动自由。

捕快们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些捕快身穿制服,腰间挂着刀,他们的目光严厉而警惕。他们时刻准备着,以确保这两名囚犯不会逃脱。

在清末的一个小村庄里,一名妇人坐在织布机前,熟练地纺织着布料。她的男人坐在旁边的凳子上,静静地陪伴着她。

这名妇人穿着朴素的衣裳,她的双手在织布机上飞快地穿梭,让人不禁想起那些古代的织女。她的男人则穿着一件蓝色的布衣,头上戴着一顶草帽,显得十分朴实。

1903年,应山东巡抚周馥的邀请,英辖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任廷带着随行人员访问了山东。

在4月23日这一天,骆任廷一行的船队成功登陆小清河入海口寿光羊角沟。得知这个消息后,附近的群众纷纷赶来围观,他们想看看这位来自英国的行政长官究竟是什么样子。

1903年,应山东巡抚周馥的邀请,英辖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任廷带着随行人员访问了山东。

在4月23日这一天,骆任廷一行的船队成功登陆小清河入海口寿光羊角沟,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山东当地安排了一支安保人员随行护卫。这支安保队伍由精锐的士兵和专门的护卫人员组成,他们身穿制服,神情严肃地守护着骆任廷一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