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企工作37.8年,退休后一个月到手1800元,这是怎么回事啊?

 办公室老周 2023-12-04 发布于河北

王老师在一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工作了37年8个月时间,去年退休时期盼已久,想着自己在这里辛勤工作这么多年,退休后应该可以过上没有经济担忧的生活。但是当他拿到自己每月仅有1800元的退休养老金时,还是不禁有些失望。


其实,像王老师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参差不齐。就像文章中提到的,效益好、创收高的国企,员工的缴费基数也相应较高,积少成多后退休金自然更丰厚一些。而王老师所在的这家钢铁企业,可能由于行业环境等因素,经营效益并不突出,员工工资处于中下水平,导致王老师的缴费基数偏低。

二,不同地区的社保政策也存在差异。文章里举例说,在经济发达的上海,不仅企业效益好,而且该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较高,这直接拉高了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所以上海的退休老人可领的养老金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王老师所在的城市,社保政策可能相对保守,给退休人员的保障不如上海等发达地区。

第三,个人缴费年限的长短也很重要。王老师虽然总共工作了37年多,但他开始工作的前几年,由于企业效益不佳,个人缴费基数偏低,导致这一段时间的缴费对退休金的提升作用有限。如果换成一开始就在高薪企业工作的人,退休金自然更高。

第四,是否享受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效益好的国企,除了交纳法定的社保外,还可能为员工缴纳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险,退休后可领取两份养老金。而王老师的企业可能没有设置补充养老保险,退休后只能拿到社保养老金。

综上所述,想要退休后拿到较高养老金,就业选择和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会对此产生重要影响。选择实力雄厚、效益好的国企工作,重点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争取更高的薪资待遇,也许能在退休时过上比较滋润的生活。当然,个人储蓄、负债情况、退休生活规划等也都会对退休收入产生影响。退休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做好积极的财务规划与管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