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年谭友林被授少将军衔,8名将军联名请愿,罗荣桓:我承认错误。

 云端书馆 2023-12-04 发布于河北
1955年9月的一天,中南海怀仁堂名将云集,他们都是为了新中国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高级指挥员。他们个个身穿笔挺的将帅礼服,参加这场盛大的国家授勋典礼。

时任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谭友林,被授予少将军衔。可惜由于公务的原因,未能亲临北京参加这次盛典。随后叶剑英受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委托,在沈阳举行了授勋典礼。

谭友林被授予军衔的同时还获得了一级解放勋章、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但令谭友林没想到的是,在授勋结束后,原红二方面军的八名老同志,联名给总政治部写信,他们认为给谭友林所授的军衔过低,要求为谭友林授予中将军衔。

负责军衔评定工作的罗荣桓元帅亲自找到了谭友林,他亲自向谭友林道歉:“我要向你承认错误啊,都怪我们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啊。”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1916年,谭友林出生于湖北江陵,14岁那年就参加了红军,成为一名“红小鬼”。谭友林年龄虽小,但不怕牺牲,打起仗来很勇敢,确实是可造之材。

红军“肃反”期间,谭友林被当成“改组派”抓了起来,特务队大刀向他砍去时,恰好被贺龙发现了。贺龙很生气,指着特务队的人骂道:他算啥“改组派”,我替他打包票,快把谭娃娃放了!

就这样,贺龙救了谭友林一命后,把他留在身边工作。红军长征时,谭友林和贺炳炎搭档,分别担任红二军团五师政委、师长一职。一路上,五师打了不少恶仗,师长贺炳炎身受重伤,无法指挥战斗时,谭友林承担起了重任,多次指挥部队击退来犯之敌。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部队到达陕北后,周恩来见谭友林这么年轻,笑着说:你这个娃娃政委,部队服你管吗?

谭友林回答得非常有水平,他严肃地说:主要是靠党组织。周恩来点点头,称赞谭友林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委员。

抗战爆发后,谭友林变得愈发勇敢,担任了游击队团政委、新四军第四师旅长等重要职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359旅担任副旅长,这支旅队曾由开国上将王震领导,而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359旅一直是主力部队之一,为开垦荒田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我军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队前往东北,谭友林也随之前往。初到东北,他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指挥359旅进行“剿匪”工作。当时,合江地区的剿匪总指挥是贺晋年,谭友林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谭友林与贺晋年通力合作,彻底清除了合江地区的百年匪患,为我军后方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剿匪之后,谭友林前往战场前线,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2师政委、49军145师政委等职务。而在1949年,随着东北野战军的整编,他升任了39军的副军长。

在朝鲜战场上,谭友林所在的39军打出了非凡的战绩,给朝鲜军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称之为“常胜军”。彭德怀不断的称赞道:“39军真厉害,连美骑一师都能败在39军手里,他可是咱们的王牌军。”

1955年,罗帅在给谭友林评选军衔时,主要考虑的是他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职务,所以就定为少将。

但谭友林早在红军时期就已是师长,职务并不比王震、贺炳炎等上将低多少,一路以来的付出也都看得到。并且当年红二军团的老人已经所剩无几,(红六是后来会合的)谭友林应该在军衔上要更高。

罗帅知道后,认真翻阅了谭友林的履历,发现自己的确是失误了,于是就遭到谭友林说自己搞错了,要增补谭友林为中将。

谭友林对此看的很开,他说一路以来牺牲了那么多优秀同志,自己能看到革命胜利并且成为将军,就已经很满足了,所以不用再更改。最后组织还是遵从了他的意见。

军衔只是荣誉的一部分,当年其实还颁授了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分别是为了表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贡献,谭友林三个勋章都是一级,这点有部分上将都没有!所以,他的付出,组织还是看在眼里的。
#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