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散之论书诗十首 王冬龄选注

 长啸_cx 2023-12-04 发布于河南

右军如龙北海象①,龙象庄严百世名。虿尾银钩②真绝技,可怜青眚③看难明。

[注释]①右军,东晋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有“书圣”之称。北海,唐李邕,字泰和,曾任北海太守,书碑极多,杜甫有 “碑版照四裔”的诗句赞叹。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指右军书变幻多姿,凤翥龙翔;北海书气度恢弘,浑厚宽博。②虿尾银钩,原指蝎尾、帘钩。后来形容书法笔力挺拔遒劲。《书苑》云:“晋索靖草书绝代,名曰银钩虿尾。”这里借指右军、北海的书法。③青眚,指眼有疾生青翳。喻无鉴赏力。

林散之老人甚推崇王右军、李北海,早年师北海最久,曾说:“人称右军如龙,北海如金翅擘海,太华奇峰,诸公学之,皆能成就,实南派自王右军后一大宗也。”李邕书直承“二王”法乳,又能在篆隶、北碑中吸取养分,熔南北于一炉,雄浑恣肆长于碑版,故李阳冰称之为“书中仙手”,后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诸家均服膺北海。

能于同处求不同,唯不能同斯大雄①。七子山阴②谁独秀?龙门跳出是真龙③。

林散之作品

图片

[注释]①大雄,
佛的尊称。李白文:“首出众圣,卓称大雄。”喻独立不倚,形成自己风貌的书家。②七子山阴,即山阴七子,指王羲之的七个儿子,王辞官后定居会稽山阴,故云。王羲之有七子,知名者五人:凝之、徽之、操之、焕之、献之。③《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上则为龙也。”这里借喻献之能跳出右军藩篱,成就最大,故称为“真龙”。王献之,字之敬,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及去,王珉代之,世因称献之为大令,珉为小令。献之书俊迈超逸,妙绝时伦。

艺术创作不袭故常,别开生面,斯为豪杰。故献之书能与其父并称“二王”。唐太宗出于偏见,加之封建伦理观点作祟,评献之书说:“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林老卧病医院时还不忘为献之辩白,有诗云:“沉沉高热压头颅,笔力犹思大令书。我叹文皇有偏嗜,千秋饿隶自成诬。”

风林有力天然得①,水净沙明画几圈②。狡脍平原③具独介,沙锥深处悟真诠④。

[注释]①喻书法因学养,功力深厚,其风韵、笔力自然而得。林老诗:“松老雄风在,下笔似游龙。”②《张长史传颜鲁公十二意笔法》张旭说:“予传笔法,得之老舅彦远曰:吾昔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闻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泥画沙。思之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地平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之,劲险之状,明利媚好,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③平原,唐颜真卿,字清臣,曾任平原太守,后封鲁国公。其书世称“颜体”。④真诠,真谛、精髓的意思。

书重用笔。不得笔,虽描龙画凤,终为下乘。颜真卿受教于张旭,得其笔法,以篆籀笔意作行楷,丰腴劲健,端庄雄伟。一变隋代及初唐方劲清瘦书风,在中唐时期可谓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在书艺上开一大流派,影响深远,至今不衰。

自谓平生眼尚青①,层层魔障②看分明。莫言臣字真如刷③,犹有天机④一点灵。

[注释]①眼尚青,指鉴别力强。《神仙传》:“东方朔于海滨遇黄眉翁,目中瞳子有青光,能有幽隐之物。”②魔障,佛教谓修道之障碍。这里喻书艺上的邪门歪道。③《海岳名言》:海岳以书学博士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几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曰:“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顾起元云:“南宫自谓其书为刷书,当自言其运笔之迅劲耳。”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曾为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是北宋四大书家之一。④天机,自然之妙趣。《庄子》: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学书要手、眼并进,而眼力的提高尤为重要,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米芾早年得游内府,有机会观摩历代名迹,故精于鉴裁,眼高加上手勤,乃成为一代大家。高士奇称其书云:“出入魏晋醖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独能画我胸中竹①,岂肯随人脚后尘。既学古人又变古,天机②流露出精神。

[注释]①宋苏轼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元倪瓒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清郑燮说:“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这句意思为书法要自出机杼,发挥性情,表现个性。②天机,在此可理解为自然的灵性。明倪苏门云:“洞见古人精微奥妙,我之笔底迸出天机来变动挥洒。”

学古不易,变古更难。学古仅是掌握书法技巧的必要途径,若只是刻意模仿,亦步亦趋,那是奴婢之书,终不免贻笑大方。因此,要在创新思想指导下,深入学习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这样才可能创造出有境界、有风格、有个性的书法艺术。

不随世俗①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②。写到灵魂③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④。

[注释]①世俗,即流俗。宋黄庭坚说:“东坡先生不解世俗书,而翰墨满世。”②真,《庄子》:“真者,精诚之至也。”林老另有诗句如:“老来风格更天真”、“书法图章各性真”。③灵魂,指人的性灵与精神境界。④宋李昭玘谓东坡作书:“譬诸解衣般礴,未尝见舟,而操之莫知为我,莫知为人。”

《艺概》云:“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书如其人,人俗书亦俗。因此读书阅世至为重要。平淡天真、物我两忘,这是书法艺术的升华。正是林老草书的卓绝不凡之处。

林散之作品

图片

摇摇摆摆飞上天,钉头鼠尾钩相连①。问君何以如此写,各有看法迈前贤②。叹我学书六十年,竟被先生走在前。书法之道真无边,大胆创造惊张颠③。

[注释]①首两句形容用笔浮滑、结体乖戾的草书。钉头鼠尾,指笔画的力量不能送到底,失之于尖、弱。《书法正传》病势中,列牛头、鼠尾。②前贤,指古代优秀书家。③张颠,唐张旭,字伯高,善草书,相传他往往醉后呼喊狂走,然后作书,世号“张颠”。

这首《惊创》,虽属风趣,却为仁者之见,“信言不美”。劝告年轻的学书者,不能华而不实,急于求成,必须在有一定楷书功底后,再作行草。以“草圣”著称的张旭,书写的《郎官石记》,楷法何等谨严。林老早年在隶、楷、行书上打下扎实基础,六十岁后才专攻草书。林老的实践,给了我们以极其有益的启发。

辛苦寒灯七十霜,墨磨磨墨①感深长。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入圆时更觉方②。窗外秋河明耿耿,梦中水月碧茫茫③。有情色相驱人甚④,写到今年尚未忘。

[注释]①墨磨磨墨,古人云:非人磨墨墨磨人。林老也常说:磨墨静功夫。②这两句讲用笔,曲处求直,圆中寓方。方笔写出圆润超逸的风味,圆笔写出方整凝重的气象。③秋河,银河。水月,水中之月,佛家喻事物空幻。五、六两句渲染出一种清华朗润而又惝恍迷离之境,指书法的境界。也可理解为因揣摩书艺,精勤不息,日以继夜,魂梦萦牵。④色相,佛家语,指一切事物的形状外貌。《华严经》:“无边色相,圆满光明。”此句可与黄宾虹喜欢的联句:“何物媚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联系起来理解。

“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功。”艺术之路无捷径可走,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书法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古人所谓“铁砚磨穿”、“池水尽墨”,正是此意。

笔法沾沾失所稽,不妨带水更拖泥①。锥沙自识力中力,灰线尤宜齐不齐②。丝老春蚕思帝女③,情空秋月悟天倪④。人间无限生机⑤在,草绿池塘花满溪。

[注释]①元苏天爵云:“鲜于公(枢)早岁学书,愧未能若古人,偶适野见二人挽车行淖泥中,遂悟书法,盖与昔人观舞剑器者同一机也。”带水拖泥,喻行笔迟涩翻绞,水墨枯湿渗化。②灰线,指藏锋笔画。米芾《书史》:“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筯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齐不齐,指线条错落有致。黄宾虹说:“作画应使其不齐而齐,齐而不齐。……参差写去,此是法,亦是理。”③帝女《山海经》云:“其上有桑焉,大五千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花,青柎,名曰:帝女之桑(妇女主蚕,故以名桑)。”这里借蚕食桑叶,加以消化而成丝的事实,说明“人书俱老”,是由功力而来,不可得鱼忘筌。④天倪,语出《庄子》,事物本来的差别。林老在这里指太和之气。意为性情恬淡,情怀如秋月一般明净,才可领悟天倪。秋月当空,朗彻万里。《文心雕龙》所谓:“物有其容,情以物迁。”书艺最高境界亦由此而得。⑤生机,生意。

笔法是书法艺术的生命,韵味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成功之作,必须两者俱备。古人云:无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草绿池塘花满溪”,向我们展示了书法艺术的一种健康向上、充满生趣、丰富隽丽的新境界。

守墨方知白可贵①,能繁始悟简之真。应从有法求无法②,更向今人证古人。云卧千山时欲起,春回万木自推陈。眼中风物③手中笔,天趣④年来又一新!

[注释]①首句指章法而言。《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邓石如说:“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②《石涛画语录》:“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③风物,风光景物。④天趣,天然的韵味情趣。

书肇于自然。“云卧千山”,变幻起伏,舒卷自如,极空灵缥缈之致;“春回万木”,姿态横生,一派生机,得葱蒨秾郁之趣。林老虽年逾八旬,其书艺仍能精进不懈,风貌日新,是由于他对时代精神、山川秀色感受深切,故得益亦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